亲宝小说>总裁豪门>重回1977,活个不一样的人生>第274章 闲逛广场,藏餐美食

杨宇在驻拉萨部队的军营中打完电话出来之后,就换上了便装,同海星公主逛起了拉萨市的市区来。

两人首先来到了拉萨最大的广场,布达拉宫广场。

广场上的人很多,大多都是穿着民族服装的藏族同胞,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家一家、一村一村,托儿带母、扶老携幼,都在广场上朝着布达拉宫方向匍匐长身跪拜。

广场上,根本就没有前世在广场周边摆摊卖吃食和纪念品的商家,也没有见人就问你照不照像、留不留影的摄影人,更没有四处乱窜、大声吆喝兜售小商品的商贩。

广场上,跪拜的人们个个都面带郑重之色,把心都交给了布达拉宫中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显得特别虔诚。

海星公主说道:“宇哥儿,这些藏族人真是很淳朴、很善良、很真诚的人们,他们这都是在跪拜谁呢?”

杨宇看着海星公主,朝着南面双手一拱说道:“这座宏伟的宫殿叫做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此座宫殿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修建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是藏族人的祖先,藏族人的祖先是吐蕃人,很早就在青藏高原过着游牧和农耕生活。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奴隶制政权。松赞干布开拓了疆土,设置了政治军事的统治机构,制定了法律,统一了度量衡,创造了藏文,为藏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前往长安,请求与唐联姻,次年唐太宗将宗室文成公主下嫁,经过两年多的长途跋涉,公元643年文成公主才抵达藏族地区,吐蕃为她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量的医药,生产技术,佛教方面的书籍,还有谷物、蔬菜的种子和茶叶、丝绸制品,以及大量的精美手工艺品。她向吐蕃推行历法,和侍女一起把汉族的纺织、刺绣传给了当地妇女,唐朝还给吐蕃送来了水磨、桑树、蚕种,派来了各类工匠,改变了吐蕃落后的生产方式。文成公主受到吐蕃人民的无比爱戴,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此后文成公主一直住在布达拉宫,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去世,吐蕃为文成公主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与松赞干布合葬于琼结的藏王墓中。文成公主对吐蕃的影响非常大,首先是促进了文化交流,文成公主在吐蕃王朝期间,不仅教授了吐蕃人使用汉语,还将唐朝的文化传播到了吐蕃王朝,促进了汉藏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文成公主带入了水稻种植、医学和建筑等许多技术与知识,为吐蕃王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文成公主下嫁到吐蕃,不仅加强了吐蕃王朝内部的统一和稳定,也为吐蕃王朝和唐朝之间建立了友好关系,为两个王朝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传,松赞干布在重修布达拉宫的时候,一棵檀香木的树干自然分裂,从里面出来四尊佛像,其中之一为观音菩萨像,只见观音菩萨像开口说道:松赞干布是我的化身,我将往西藏有雪邦内,为藏王松赞干布本尊。由于有了这个传说,这尊佛像的身价增长百倍,信徒们相信它佛法无边,护佑着雪域高原的安宁与幸福,所以,一直此佛像被奉为布达拉宫的主供佛像,也是布达拉宫的镇宫之宝”。

杨宇紧握了一下海星公主的手,接着又说道:“听了我所讲的故事,你应该知道这些人在跪拜谁了吧?”

海星公主又将头往杨宇的肩膀上蹭了蹭说道:“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都是他们的祖先,又是统一藏族的藏王和王后,跪拜他们是应该的,布达拉宫里还有法力无边的观世音菩萨像,也是人们祈求她护佑安宁与幸福的重要原因”。

杨宇颔首微笑,伸出了大拇指表示赞许。

正在这时,有位藏族盛装打扮的姑娘来到了杨宇和海星公主的身边,说道:“宇哥儿,你好!这位漂亮的妹妹是谁啊?怎么不给我介绍一下呢?”

杨宇抬头笑着说道:“卓玛师姐,你怎么来拉萨了?你没有上学了吗?来,我给你们俩做个介绍!”

杨宇分别给卓玛和海星两个人作了一番介绍,两人都是性格开朗之辈,很快就勾肩搭臂了起来。

卓玛对杨宇说道:“师父在修炼上遇到了问题,到处找你而不得,祖师也不知道你的去向,前两天,才从杨英大姐那里得到了你的消息,说你去了一趟葱岭,又来到了拉萨,师父就让我赶了过来,还好我一到拉萨就碰见了你”。

杨宇说道:“师叔他究竟是怎样的情况呢?”

卓玛说道:“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懂,听师祖说是修炼太过于急躁,已经用了一些修复经络的药物,暂时得到了控制,龚华生师兄得知后也去看了,龚师兄说,目前只有你才能彻底地医治好师父的病”。

杨宇说道:“既然有师祖和大师兄两个人都看过,大师兄也没有给我发出紧急求援消息来,说明问题还不是十分严重,走,带我们去品尝一下拉萨的美食吧!”

卓玛不好意思地说道:“宇哥儿、海星妹妹,我虽然是个正宗的藏族人,出生在藏南地区,从小就被师父带去修炼了,待得最多地方还是京都,所以,对拉萨还真的很不熟悉,今天过来也是坐空军基地的飞机过来的,我只知道有名的八角街,我们就到那条街去看看?”

杨宇说道:“好吧,到了拉萨,去八角街是必须的。八角街又叫八廓街,这是拉萨最繁华、最有名的商业街道”。

八角街的街道多处都还是比较宽的,人也不是太多,杨宇发现街道的路修得很有特色,两边是青砖砌成,中间一条六十公分的路是用片石砌成的,朝拜的人大多都是顺时针从片石道上,一步一匍匐叩首地向前,而其他的游人则从两边经过,绝大部分人都是依照顺时针方向行走。

道路两旁的房屋以白墙红瓦为主,层高都不是很高,这些房屋都是住人而没有用来做商铺,偶尔有几家店铺不是国营公司,就是集体商店,商业的气息还很不浓郁。

杨宇对卓玛说道:“师姐,你想今后做一个富婆吗?”

卓玛说道:“怎么不想呢?我与兰蒂在京都还没有我们自己的房子,以前经常出去游历,看到许多贫困潦倒的人,我都深深感到无能为力,我若是有了钱,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过上好生活”。

三个人很快就来到了八角东街与东孜苏路交叉路口的东南角,杨宇看到了一个写着玛吉阿米餐馆的招牌,就说道:“我们就在这里吃午餐吧,民族饭店还没有修建好,这个小餐馆里的藏餐、天竺餐和尼泊尔餐是很正宗的”。

餐馆不大,但很精致、很干净,让食客一看就觉得有很舒服的感觉。

杨宇接过五十岁左右的藏族阿妈递过来的菜单,瞥了一眼阿妈的胸牌之后,用藏语说道:“央金梅朵阿妈,请给我们来一个三人份的松茸石锅藏香鸡火锅、一份草原生烤羊排、三个安多牛肉包子、三份人参果沙拉、一壶酥油奶茶”。

央金梅朵是该店的老板娘,还是这一段居委会的干部,听到杨宇说话很文明、很客气,对这三个人顿生好感。

杨宇将自己的身份证明和军官证递给央金梅朵看了之后,央金梅朵更是非常热情。

杨宇、海星和卓玛三人愉快地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还在央金阿妈的帮助之下,杨宇给卓玛卖了五间相连一起的铺面房屋,办好了手续之后,卓玛又让自己刚认的干娘央金梅朵帮助照看房屋,并让央金视情况帮助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