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游戏竞技>开局单杆147>第224章 控球稳定性

对于这些不确定的未知的问题,秦风一般不会想太多,想太多也没有什么用。

意义不大。

毫无意义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好!

两天的训练,在秦风这里异常的沉静,除了击球声心外,连一个人都没听到。对此,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在这样的训练中,他的心变得更加的平静,忘记了除了台球训练以外的其他所有的琐事。

一天的训练结束,秦风洗了澡,没任何形象的躺在了自己的床上。此刻,他什么也不想做,就想安安静静的躺在这里,动都不想动了。

“咕噜噜,咕噜噜......”

秦风不想动,可他的肚子叫的很是欢快,催促着他赶快起来。

“哎,你就不能消停一会,让我舒舒服服的躺一会吗?”

秦风抱怨的说道!

“咕噜噜,咕噜噜,咕噜噜......”

他不说还好,一说叫的更欢实了,声音更大了,恨不得直接从肚子里钻出来。

“得,得,得,你别叫了,我起来还不行嘛!”

秦风被咕噜噜折腾的没辙,更重要的还是肚子饿的难受,起来做饭还是少不了的。

拿了一些面条,洗了一点小青菜,做了一个最为简单清汤白菜面。

自己做的清汤青菜面虽然吃起来有些寡淡,不过还是吃的很舒服的,最重要的是管饱,肚子不再咕咕的叫了。

累了一天,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起来,什么也不想管。

新的一天他将开始新的科目训练。

......

“控球,控球,总感觉得不到要领!”

新的一天,秦风已经再次练球练了几个小时,即使到了吃饭的时间,他也是没有不管不顾,一点知觉也没有。

此时,他处于控球的自我怀疑之中。

今天,他练了半天,在控球上一直没有很好的打开局面,一直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这让他很是苦恼又是不甘。

“难道哪里不对吗?”

秦风的控球其实还是不算太差的,在全球顶尖球员中也算处于上游,不过他在控球的稳定性上跟他的长远台的稳定性相比相差甚远,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状态好的时候,他的控球技术打的可以和希金斯一较高下,面对丁晓晖那也是能够五五开,甚至更高。可控球状态不好的话,那就有些拉胯了,总是叫位不到位,如果不是准度还在线稳定,他在比赛中将变得很被动!

秦风这次练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想要提高自己控球的稳定性,不说一定要达到希金斯、丁晓晖的控球技术,但他想要希金斯那种控球的稳定性。

如此,在面对最为顶尖的那一批高手,他不说一定能够战而胜之,但至少心里有一定的底了。

反复的总结了一下一上午的训练,可是他还是一点感觉也没有,总是打不出来商海大师赛遇到希金斯和决赛化身巫师所打出来的那种控球状态。

很玄妙,很玄学,然而事实就是这般。

“行吧,想不通总结不明白,那就练吧,我相信没什么是练不出来的,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你练的还不够多!”

最后,秦风面对这个问题想不明白,也只能归结于自己练的不够多。

把这个问题暂时放在了一边,给自己继续练球找了一个前进的动力。

“那就继续练吧!”

抛去脑中一连串的问题,秦风继续投身于练球之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身体的疲惫。

“嘭”

“嘭”

“嘭”

......

训练室内一声接着一声传来的击球声,不绝于耳,声音不大,却是连绵不断,微微还能听到一阵阵滚动声。

“还是不行,不过相比之前来说,好了不少!”

“看样子,自己的笨方法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不断的训练还是能够达到一定的控球稳定性的。”

“那就再继续练吧!”

秦风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他打算继续淬炼一下控球的稳定性,决定再花个两天的时间去做这件事情。

秦风作为斯诺克新生代的一员,能够这么快的异军突起,打出来成绩,很大一部分是系统给他带来的帮助,但如果他自身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刻苦孜孜不倦的练球,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一个结果的。

对,像秦风现在这个年纪,能够做到他这么努力,几年如一日的耐心去做一件事的斯诺克球员不多。

也许天赋上他不是最好的,但他却是最努力的一个,在努力和耐心这一块他敢自信的说他不会输于任何人。

他一直坚信,事在人为。

在斯诺克这项运动上,他一直秉承着这个信念,以前他是这么做的,以后他也会继续如此!

训练室内练球的声音此起彼伏,一声接着一声。

一转眼又是两天的时间过去了,这两天下来,秦风控球在技术上进步不是太大,但是在稳定性上却是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连半天的时间,他打出了不下几百杆,期间偶有失误,但次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稳定性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如果今后能够一直保持这种程度的稳定性,在比赛中对敌的时候,自己就能很好的把控比赛场上的形势。

不会盲目的自信,也不会缩手缩脚!

这样的比赛环境和状态,是竞技体育选手最想达到的状态。

其实在各类竞技体育中,大多数的比赛选手在比赛中都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当然也不能排除一些选手超水平发挥。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还是少数的,绝大多数的选手的发挥都是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的。

这就是选手平时对于自己的真实没有达到一个很清晰的认识,更没有对自己的真实水平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更有甚者是把自己的真实水平定高了,自认为自己在训练中的最好水平就是自己的真实水平,没有考虑到自己是不是一直能够稳定在这个水平,特别是在比赛中,自己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这个误区,几乎所有人都不能躲过,只有那些顶尖的选手才能平衡一点,总是能够让自己达到一个高水平的竞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