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总裁豪门>四合院:从喜获双胎开始当奶爸!>第126章 要求更高

就算是已经有了改变,很多东西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都改了。

所以目前的情况对于工人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反而是对领导干部们的要求更高了。

毕竟已经有了这么强的自主性,后面如果没有财政方面的补贴,万一真的出现了亏损,他们可是要承担很大的责任的!

到时候哪怕他们可以调动到其他地方,工作上也不会有什么前途了吧?

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哪里还管得了工人怎么想,全都等着王鹤这个火车头了。

而王鹤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就在第二天,他在会议上公布了自己的新计划。今年内要建立一个香水工厂,主要目标是出口,稳定红星总厂的盈利部分。

其次就是要建设几家饮料和日用品工厂,扩大现金流的来源,不能让后来的大规模投资没有了资金基础。

最后就是巩固现有的轧钢厂生产产能,并且进一步提高钢材的质量,研发更先进的轧钢机器和技术。还要着急发展去年的新工厂,让他们能够实现盈利。

一系列的计划公布下去后,很多具体的任务也由几个副主任分派下去。

有了工作任务之后,这些干部们暂时也没有时间去想那么多,只能跟着王鹤的指挥棒走。

红星工业总厂很快就挂牌出来了,这个消息也迅速地传遍了四九城。

不说普通人都能知道,至少相关的部门和其他的工厂都已经得到了这个消息。

普通的工人当然不会有什么想法,他们可能还搞不清楚这些情况。

但是其他工厂的干部们就头皮一凉,总感觉有个不好的东西要出现了。

之前第三轧钢厂动不动就“兴风作浪”,很多事情都已经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如今他们又要改制,那么这对于他们来说会有什么影响呢?

好不好的还不知道,但是很多高级干部肯定知道一点,上面对于工厂的盈利能力有点不满了。

只是他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知道夏为集团的事情,更加不知道为什么上面会这么放权给王鹤!

有心人早就了解了王鹤的情况,不就是个初中毕业的工人出身吗?

前几年才突然空降到轧钢厂担任戈委会主任,怎么突然就那么受重视了呢?

四九城纷纷扰扰,但是红星工业总厂的成立已经是事实。

因为很多地方有变动,所以在布置了新计划后,王鹤的主要工作反而更加忙碌,主要是要和其他有关部门沟通。

比如粮站和供销社需要重新拟定对红星工业总厂的物资供应问题。

地方财政部门也需要制定新的计划,该怎么协调工资和退休金之类的问题。

其他部门也需要考虑一下红星工业总厂成立后,互相之间打交道又要怎么去做?

这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四九城都被这个事情吸引了一段时间。

直到一两个月后,很多事情已经走上正轨,大家才慢慢关注得少了。

但王鹤这边仍然是忙得团团转,基本上没有多少空闲时间了。

工厂的改制需要他来定调,人员安排需要征求他的意见,新的工厂需要他来规划,技术和生产需要他来看看……

反正之后的一两个月里,王鹤几乎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因为之前建立的工人学校终于有了第一批的毕业生。

因为之前的要求比较高,不管是自己报名还是推荐的学生,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都不错。

在学习了一年时间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已经得到了老师们认可,准许发放毕业证书了。

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奖状一样的东西,在红星工业总厂和下属分厂里都有效,但是出去后可能就没人认可了。

不过没有关系,红星厂这边已经把他们安排好了。

这些人果然大部分都没有回到原来的岗位,而是分配到了其他分厂担任组长以上的职务。所有人都非常高兴,但也刺激到了全厂一万多人!

他们本来还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培训班,没想到竟然是干部预备队!

这哪里还能忍得住啊!

于是接下来的第二期报名顿时就热闹起来了。

哪怕是有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初步达到要求的仍然有一两千人。

最后不得不多加了一些考核,淘汰了一半多人,勉强招收了六百多人。

就这样红星厂不得不紧急整理了一些老厂房,基本保证了他们学习的地方。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红星工业总厂以及后来的红星集团一直保持着工人学校的存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骨干力量,有力地推动了工厂的发展。

这个事情也传到了外面,但是很多工厂都没有在意。

哪怕是学习了这个方法,很多工厂到后来也没能坚持下去。

直到某一天,他们自己已经深陷困境,而红星厂

越发地壮大,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好像有什么地方做错了……

轧钢厂改制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四九城的舆论风波,但这些还只是局限在报纸和私下里的讨论,其他地方就没有多少情况了。

改制后的红星工业总厂虽然已经有了很强的自主性,但终归还是公有财产,不是王鹤的私人产业。

所以不管是上面还是基层的干部都知道,红星厂不过是稍微放开了一点的普通工厂而已。

但是这个放开附带着很“苛刻”的条件,这个让他们心有怯意。

没错,拥有着很多独立自主能力的红星厂在很多工厂主任看来,其实也不见得是好事。

特别是一年后不再有财政补贴的事情,让他们更加心里没底儿了!

所以哪怕外面的舆论闹腾疼的非常厉害,他们这些人“六二三”也没有什么意见。

当然了,有一部分认为自己也有能力的人,或许会蠢蠢欲动,想着是不是自己也可以这么干?

可惜他们想多了!

上面给王鹤开了这个口子,不只是想要改变一下现状的心思,也是对王鹤的一个考验!

夏为集团那边的事情是参照国外的模式做成功的,他们固然对巨额利润非常欣喜,但他们更加想要推动自己的模式也做成功!

所以王鹤这个能人就有了这个责任,需要摸索出一条路来。

正是因为各方面的考量,这才有了王鹤和红星厂的机会,其他人可未必能能得到认可。

王鹤虽然没有完全了解这些情况,也知道自己的责任非常重大。

其他的且不说,红星厂这将近两万人规模的工人队伍,每天的吃喝拉撒都需要他负责,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将会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这些天来王鹤一直在努力的工作,他需要尽快地把改制后的工作尽快落实下来。

组织架构上因为没有太大的变化,其他人也对升官很满意,所以相应的变动很顺利的完成了。

中下层的生产和生活结构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至少目前来说王鹤还没有想着动他们。

虽然确实可以明显的看到有了不少的问题,但是红星厂的财力物力不够,这个时候还不适合大动干戈。

况且工人们对于改制的事情还有怀疑,这个时候去动他们不是想引起众怒吗?

王鹤暂时不会管分蛋糕的事情,反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做蛋糕上面。

他现在需要做的是把蛋糕做得更大,以便在后面重新分蛋糕的时候,能让大家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所以改制工作稍微告一段落之后,王鹤就立即开始筹划起了新的工厂来。

按照王鹤之前的计划,饮料厂、食品厂、机械制造厂、精密制造厂,以及需要出口赚钱的香水工厂等等,几乎都要同时开工!

这可是光明正大的申请财政补贴的时候啊!明年这个时候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幸大领导那边也的确靠谱,对于王鹤这边的动作几乎都提供了最大的支持。

首先是资金问题,上面划拨了不少钱用于新工厂的建设。

这样一来红星厂的资金压力就小了很多,也可以从容的同时开工建设这么多分厂。

其次场地上的支持很大,直接指令地方上征用了一大片地方用来建设两个红星工业园区。

一个是要安置饮料厂、食品厂、香水工厂等轻工业工厂。

另一个园区规模会更大,主要是安置从设备分厂那里分离出来的机械制造厂、精密制造厂以及农机厂等重工业。

所以这个大园区就建设在农机厂附近,到时候可以把农机厂圈起来,形成一个专业的工业制造中心。这些工作有上面和地方上的支持,相关的建设工作进行的非常快。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工业园区的建设已经开始了。

因为规模很大,这些地方的建设注定不是一天两天的。

以这个时候的建设速度,大概也需要半年以上才能够完成所有的基建工作。

因为王鹤的规划上要求比较高,比如工业区附近的道路必须要预留双向六车道的宽度,还要有通水通电等方面的需求 …

另外,地方上还需要重新设置公交车路线,用以满足很多工人去到城外上班的难题。

这个事情非常繁琐,王鹤也只能作出了规划,并且定下了条件之后,就把具体的工作交给刚刚成立的园区管委会去负责监督了。

这个园区管委会是红星厂自己负责管理,并没有牵扯到其他单位。

主要的负责人和办事员都是从红星厂的老干部和老工人里选出来的,也算是变相的给他们升官了。不过因为建设园区和安排周围设施条件的时候,免不了会损害到周围一些公社和村子的利益。

作为补偿,红星厂需要招募他们很多人进入建筑队和工人队伍里。

这本来也是无可厚非,但是因为工作名额的关系,其中的混乱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