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不须归>第137章 事关社稷

  难得皇帝升殿早朝,朝上群臣七嘴八舌又吵得不可开交。

  “陛下,北方连连失地,据前线传回奏报,我军已经退守至雁门——镇北一线,短短时日,失地千里,封氏难辞其咎,请陛下圣裁!”

  皇帝眯着两眼,早上刚喝了拔毒的药,眼下正挨着困意,“都把仗打成这样了?”

  见风使舵的官员揣摩皇帝的语气,“是啊,封氏镇守北疆,近来却屡吃败仗,理当问责!”

  皇帝叹口气,嗤笑一声,“责了封氏,谁去抗敌,你去么?”

  大臣叫君王不冷不热的目光一扫,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忙伏地跪倒,“臣有罪!”

  “行了,北线战事胶着,诸卿谁有退敌良策。”

  下方走出一位老臣,“陛下,戎狄势大,但部落之间联盟松散,并不齐心,相信只要北境守军再坚守一些时日,联盟必定不攻自破。”

  主和派听得此言,忙步出席列,开口反驳,“老翰林此言差矣,坐等敌人不攻自破,只怕先把咱们自己耗垮了。”

  他话音未落,户部主事开口言说,“陛下,两线作战,国库已经空了,我们的确耗不起了,先时令靖南王攻陈,意在掠南方资财养北方战事,可王爷带兵,早听闻穿州过府秋毫无犯,只取一日之食,如此南征还有什么意义?”

  皇帝变了脸色,“你说南征没有意义?”

  “臣……臣失言!”

  皇帝不愿与短视的臣子一般见识,“南方也好,北方也好,你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朕也就不问了,中原的那些绿林与乱军清剿得怎样了?”

  总领此事的忠义侯武兆年迈开阔步,中气十足上前陈禀,“陛下,自京军抵达中原,小规模的流寇不等官军清剿,已经闻风散尽,声势大一些的,迄今为止我军已剿灭以王青河,红文昌,宋立等人为首的十数支匪军,歼敌三千八百一十九人,生擒的党羽已交由州府依罪行轻重,按律处置,河西一带的反军基本已经肃清。”

  皇帝点点头,许久没有开口,就在老侯爷以为皇帝不会再多问的时候,忽然听到君王仿佛有意放轻了嗓音,“河东呢?”

  老侯爷据实陈禀,“我军于尉县、谭县、聃城、柘城、武胜关、西峡口、金银岭先后遭遇匪军主力,双方互有胜败……”

  不等老臣说完,皇帝已经一脸烦闷摇头摆手,“好了,朕乏了,退朝。”

  武兆年立在原地长叹一声,随臣僚一道拜送君王,前方军情日日送达,皇帝分明比谁都清楚。

  慕容誉照例一言不发,维持三皇子惯有的谨慎谦退,如今他唯一的对手就剩下远在千里之外的慕容胤,还要感谢六儿拿下陈都,尽管世家犹在,但国都易主,名义上陈国已经亡了,一旦姨丈的人行刺得手,这天下就真的是他的了。

  “殿下!”

  慕容誉刚出宫门,正见府中管事匆匆赶来,“慌慌张张的,何事?”

  管事面上带着不安,“方才,忽有一队卫士上门,还带了些东西,说是靖南王给……给殿下带回的南方特产。”

  慕容誉一脸狐疑,“是什么东西?”

  “殿下不在府中,老奴不敢擅自打开。”

  “回去看看。”

  为了怕某人担心,裴景熙一行选了最安全的一条返京路线,作为条件交换,慕容胤带上了对方亲点的五千人马。

  话别之时,慕容胤向他问起了一个人——魏国夫人。

  “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

  “这段时间事情一桩接一桩,我忘了告诉你,当初我在积云山碧霄宫里找到你家小五还有府中暗卫,只可惜晚到一步,你已经被带到陈都,而她也不见了踪影,后来我追查行迹,发现他们应当是往北去了,你在陈都可曾同她结怨,她为何抓你上积云山?”

  裴景熙沉默一瞬,“这个说来话长,待你回到燕都,我再与你细说。”

  “好,那你路上小心。”

  “你也是。”

  “那我走了。”

  “阿胤。”裴景熙上前给了心上人一个拥抱,“早点回来。”

  慕容胤收紧双臂,加深了这个拥抱,“我知道。”原本想嘱咐他,回了京城立刻去找伏老,但转念一想,老人家怕是比他还心急,又担心伏老尚未研究出将灵珠入药的法子,叫他空欢喜一场,到底还是忍着没说。

  “姨丈不是说万无一失吗?”

  燕都三皇子府邸内,张开望了一眼地上一字排开的人头,“没想到这么多高手都奈何不了他。”

  慕容誉脸色煞白,“现在的问题是,他如此明目张胆将东西送来府上,只能说明他已经知道是我们了,姨丈,他这是什么意思?威胁?警告?还是说他随时要回来报复我们?”

  “殿下且先冷静。”

  慕容誉盯着匣子里鲜血淋漓的人头,“当初上元之夜,他还在冷宫全无倚仗便扬言要杀我,甚至当众辱我母妃,他一定是按捺不住了,又或是他已经知道了什么,比如先后娘娘的死……”

  张开浓眉紧锁,派出去这么多人居然还是失手了。

  “姨丈,等他回来,我们就全完了!”

  “殿下不要自乱阵脚,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任何行动一定要有必胜的把握才行。”

  慕容誉强自平静下来,“我知道了,姨丈,你的人,你带去处理了吧,此事不要让母妃知晓,免她忧心。”

  那群小崽子照例跟着裴景熙,慕容胤放心不下,还留下了花蒺花藜,他自陈都启程北上的第二天,收到了顾斐送来的密信,信的内容却是七儿写的,他在信里说,慕容詹被他气疯了,铁了心一定要弄死他,他想了个绝好的计划,用最后这些人把慕容詹诱进麒麟谷,叫慕容詹先杀一阵,得意片刻,让他别来晚了,否则跑走了螳螂,他就做不成最后那只黄雀了。

  慕容胤甚至连骂都来不及骂,便带人调转方向,星夜兼程赶往八百里外位于卧龙山与清源山之间的麒麟谷。

  山谷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坟墓,慕容臻骗这些人麒麟谷有严氏的宝藏,渤海王也要来抢,谁先到谁就能夺宝,所有人都知道,严氏商贾起家,上百年来一直掌管着天下的财货,所以他一说,这些人就信了,甚至连慕容詹听到风声也信了。

  血,到处都是血,死人,脚下都是死人,他已经很久没吃东西,但张开口却只想呕吐。

  顾家的死士还在周围拼死卫护他,真傻,他笑嘻嘻捅死一个冲到近前的贼兵,捅完才发现,好像是自己人。

  “老七,宝藏在哪儿,说出来,我留你全尸。”

  不远处一身血污的人好像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你留我全尸?你自己能不能得个全尸还不知道呢。”

  慕容詹面色阴沉,只道这小子死到临头还嘴硬,“七儿,原本我感念你曾在皇帝面前替我求情,我才能得到胶东这片封地。”

  “哎哟,连父皇都不叫了?你这样的人也配做太子,早该废了你。”

  慕容詹冷冷一笑,“是他不念父子之情,不配听我叫他,可孤至少是他亲生的,而你——又算个什么东西?”

  慕容臻被人戳中痛处,刷得白了脸,“你!”

  慕容詹惦记着宝藏,稍稍放缓了语气,“原以为我们是同路人,我甚至想过事成之后,你我兄弟共分天下,可你偏偏不知死活妄想拦我,严家虽然不缺钱粮,光有钱粮可练不出能攻城略地的精兵,只要你肯跟我合作,二哥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别的难说,至少能保你终身富贵。”

  慕容臻当然知道对方打得什么主意,他嗤笑一声,“你可真让人恶心。”

  慕容詹已经没有多少耐心,“你当真不说?”

  “说,当然说,等你死了,我烧纸告诉你呀。”

  慕容詹忍无可忍,“杀光其他所有人,活捉七皇子,我就不信撬不开他的嘴。”

  身旁的护卫挺剑拦在跟前,慕容臻望着叫喊着朝自己冲过来的士兵,愣了一下,他已经把这只臭螳螂招进了陷阱,但慕容胤没有来,他想告诉身边所剩无几的侍卫,叫他们快跑,不然他把六哥的手下全都弄死了,将来地底下见了面,六哥要怪他的。

  原以为还有一场硬仗要打,然而,就在敌军冲上来的那一刻,山谷两壁间漫天飞箭忽如雨点一般攒入谷底,眨眼之间,敌人已连片翻倒在地。

  顾斐知道援兵来了,急忙护着身边人退入谷中隐蔽处,以免为飞箭、落石误伤。

  “此地有埋伏,快撤!”

  “不要乱,保护殿下!”

  “冲出去,快保护殿下冲出去!”

  慕容詹见手下兵将已乱了阵脚,面上大恨,慕容臻这个废物草包,眼下又是强弩之末,他本没放在心上,故而今日只带了一万轻骑前来拿他,不想对方竟安排了伏兵在此!

  心知此时突围才是上策,他忙调转马头,在亲信的卫护下冲向谷外。

  待看清楚策马驻在谷口,仿佛已等了他很久的人,他直若见鬼一般,“慕容胤?你为何在此!”

  五千精锐,不眠不休赶到此地,难为裴景熙安排给他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否则就算他能按时赶到,人困马乏,这仗也绝不敢打。

  “废了你还不安分。”

  慕容詹眼见身旁亲信接二连三中箭落马,又见面前人手已按上腰间的佩刀,“……你敢杀我?”

  他话音未落,忽觉自己竟然离地飞了起来,那人座下的快马像离弦的飞箭,对方手起刀落,他的眼前只有一闪而逝的银光,紧接着他看到了自己的马,以及马蹄之下那具滚翻在地的无头尸身。

  头呢?

  不等他最终找到自己的头颅,那双合不上的眼睛无论如何奋张,最后看见的只有无数错落的马蹄。

  顾斐望见主子赶来,紧绷了许久的心弦,“嘭”得一声挣断了。

  他下意识要上前迎主子,又记起守护七殿下的职责。

  慕容臻像是知道这呆子在想些什么,笑嘻嘻开口,“你主子来了,还不过去请安复命?”他说着又瞟了眼余下的暗卫,“瞎呀,靖南王来了不行礼拜见还傻杵在这儿?”

  众卫士不约而同望向远处撂下缰绳,下马行来的人。

  而恰恰就在众人转头的一瞬间,说话的人眼中忽然闪过一丝阴谋得逞的促狭。

  慕容胤在深深浅浅的血泊中猛得顿住脚,他望见人后的小疯子朝他做了个鬼脸,将一把银光锃亮的匕首毫不犹豫地送进了心口。

  恍惚间,他仿佛又看见御苑中,花园里,连廊上,那个追在身后叫他六哥的奶娃娃。

  “我就知道,你肯定会来。”

  “来世,你还做我哥哥吧。”

  “六哥,再给我做一串占风铎吧。”

  慕容胤自小不讨人喜欢,母亲去世以后,紧接着舅父一家也被流放关外,自那时起他在宫中就像个透明人了,跟父皇从不亲近,与兄弟也少有来往,出了和亲那档子事以后,他就离燕国朝堂更远了,在荒凉的西羌只能从过往的商人,还有不靠谱的燕京小报上,知道一点京中的消息,父皇沉迷丹药,早早仙去,国中也陆续发生过一些变乱,但那些都离他很远。

  他在清源山待了很多天,等他想起要给父皇写奏疏的时候,忠义侯已经先一步将奏疏递到了御书房,奏疏上说七皇子及麾下流寇被渤海王率军围歼在麒麟谷,渤海王抗逆圣旨,执意不肯返回封地,反而率军强行北上,在清源山口遭到金吾卫的阻击,兵败自杀。

  他问顾斐,老将军为什么要这么写,顾斐摇头,说这些他不懂,老将军深思熟虑,自有考量。

  “主子,早日回京吧,陛下已拟好诏书,只待殿下回到京城,便将诏书公诸朝野,命主子执掌东宫。”

  原来是这样,老将军如此遮掩,是怕未来的东宫之主背上弑兄的恶名,怕他先斩后奏令父子生出嫌隙。

  知道这些他就更不想回去了,既不想回去面对皇宫里那些物是人非的旧景,更不想做下一个慕容詹。

  沉闷燥热的午后,花园内池塘里鱼儿争相跃出水面,慕容誉放下手里的鱼食,愁眉不展地叹了一口气,仿佛又变回了从前那个与世无争的风月佳公子。

  “都到了这个时候,殿下还在犹豫吗?”

  慕容誉望着水上一层一层的涟漪,“姨丈,你知道老四是怎么死的?”

  “殿下是怕蹈前人覆辙?”

  “老四有周氏兄弟率五府军跟他举事,还有顾覃大开宫门做他的内应,即便是这样,依然功败垂成,姨丈看,我们此刻能有几成胜算?”

  张开沉吟一瞬,“四成。”

  “那就是有六成意味着送死?”

  “奋力一搏至少还有四成胜算,可一旦靖南王回京,殿下以为你和你的母妃还会有活路吗?”张开见他似乎还在犹豫,“此时与四殿下之时,又有不同,殿下且想一想,当日周家兄弟执掌府军时日尚浅,在军中全无根基,只能靠假传圣旨令府军随他入城,而现在不同了,五府军至少有一半不在京中,那些补充上来的戍卫多是我们的人,是真正肯为殿下效命的人,四门金吾卫在京的人数锐减,顾家怕外人渗透,甚至没有及时调兵补充,此刻正是绝佳的时机。”

  君臣,父子,慕容肇活了一辈子也没能理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样的,他的父皇也理不清,理不清的皇帝最终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在儿子的手上。

  可惜他的儿子们太不中用了,老大,性子耿直颟顸,没有那么多心眼,但是很孝顺,老二不错,只怪他太早把老二放在了太子的位置上,老四是个傻的,不亲父皇,反而亲的尽是一些外人,外人果然能有好心吗?七儿……七儿……

  皇帝禁不住又将目光投向了案上的那盘毒香,到底是他错了吗?

  “七儿,你将来想坐朕的位子么?”

  “想!”

  孩儿都说了想,身为父皇却顾全大局不肯如他的意,所以他便恼了父皇,一气之下干出这么多大逆不道的事情。

  并不是他偏袒六儿,顾家看重他,裴家看重他,连柔然公主也喜欢他,猃狁老王疼爱幼女,为了结这桩亲,甚至不惜举族归附燕国。

  过些日子公主进京,趁他二人完婚,便将立储一事定下吧。

  大臣们说得对,国无继储,社稷不安,自从废了太子,国中频频生乱,唯有朝堂安定下来,才有望早日平定天下。

  南方局势不定,动身前往江南之时,裴景熙只带了茂竹在身边,之后为了安全起见,又派人将星竹他们安置在驿站,返程途中接回奴儿,再一路马不停蹄回到京城时,麒麟谷的战报已经发回了燕都。

  回京当日,伏老得到消息便慌忙急火赶了来,说他那里已制出了令他双眼复明的灵药。

  “要去这么远?不能在府中疗养?”

  老人家郑重其事,“三郎,这一回你可要听我的,六儿在江底为你寻得灵宝,老夫千方百计才将其成功入药,此事不容有半点差池。”

  “三郎,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你就听伏老的。”裴氏夫妇也在旁点头。

  听,当然听,天知道他有多想看见。

  “父亲,母亲,那孩儿随伏老去些日子。”

  孙氏含泪点头,“娘已叫人把东西给你收拾好了,待你归来,便能瞧见父亲母亲了。”

  裴景熙想起仍羁在路途中的人,“母亲,待殿下回来,你替我告诉他一声。”

  裴正寰抢下妻子的话,“放心吧,他回来后,我告诉他便是。”

  “多谢父亲。”

  “好了,快些去吧,医你的眼睛是大事。”

  马车刚刚入府,又匆匆忙忙奔出,星竹将没来及搬下车去的物品重新理好,心里已委屈了一路,“公子跟茂竹哥一去好久,我跟玉竹,湘竹还以为,公子不要我们了。”

  茂竹打趣他,“若是舍得不要你,早在路上就将你发卖了,公子还用得着专程去接你回来?”

  星竹当然晓得公子是好心,但他一定会更加努力,早日变得像茂竹哥一样能干!

  “若是这回真能医好公子的眼睛,那真是天大的喜事!”

  茂竹点头附和,“一定能,好不容易找回的灵宝,还有伏老亲自入药,要不了多久主子就能看见了。”他回头看向身旁的人,“主子,你是不是乏了?不如你先睡一会儿。”

  裴景熙应声点头,他是真的乏了,从南到北一路上累得很,刚进家门未能歇息,又要立即赶路。

  两个小奴见状,忙不再出声,上前给人扶好靠枕,叫他安心歇息。

  裴景熙靠在晃荡的车厢内,尽管十分疲倦,却并无睡意,“茂竹,伏老说如此着急是为了什么?”

  茂竹记得清楚,“伏老说,灵药是有时限的,一旦药性过了,效果就不好了,所以赶得急。”

  裴景熙点头,他们要去的是燕都以西三百里开外的莲花山,老人家说那里有一眼灵泉,须用灵泉的水方能下药。

  星竹出声安慰,“主子毋需思念,莲花山虽远,殿下一回京肯定立马来寻主子!”

  面前人忽然将脸转向了他,“谁说我在思念他?”

  星竹吓了一跳,“不……不是吗?”

  “即便是,你也不许说出来。”

  小奴瞄了茂竹一眼,见他抿嘴偷笑,一时更加摸不着头脑,只能讷讷点头,为什么总觉得主子出去一趟,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

  裴景熙不得不承认,小奴的话多少宽慰了他,那人回京以后,若然无事缠身,定会钱来寻他,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在莲花山见面,只盼这一剂灵药真能赐他余生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