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糟糕,我的才华暴露了>第172章 愿者上钩

高照此话一出,诸葛亮猛然惊醒。

他猛地起身,来到高照身前,目光紧紧盯着高照:

“什么?!将军所言为真?”

“字字无虚”

诸葛亮这才恍然,来回在前厅踱步,嘴中一直呢喃“怪不得”

“怪不得,我就说,主公并非此等人”

一炷香后,诸葛亮这才稳定情绪,脸上带有失落、迷茫之色。

“亮,不应该啊,不应该离去啊!主公,亮愧对主公!”

黄月英还是第一次见到神神叨叨的诸葛亮,面露担忧。

半晌后,诸葛亮重新回到座位之上:

“将军勿怪,不知我主临走前,还说了什么”

“玄德曾言,孔明乃世之大贤,让我求得孔明出山,助我统一天下大业”

高照也是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刘备说了吗?很明显没有。

刘备怎会不知高照之志,志在天下。

高照统一天下之时,便是朝廷更名改姓之时,刘备身为汉室宗亲,深知此事,又怎会说出此话。

至于诸葛亮,自然也并非表面所说的那样,胸无大志,不然为何兢兢业业,为蜀汉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照此言,无非是给两人一个台阶下。

诸葛亮意味深长的看了高照一眼,低头思索。

高照并没有打扰他,而是面露笑容,看向黄月英:

“夫人这下可以好好尝尝这茶了吧”

黄月英眼含愧意,端起茶水,细细品尝。

茶水在入口的一刹那,化作丝丝水滴,滴入心间,让人精神一震。

片刻后,黄月英才震惊开口:

“好茶,口感细腻,轻柔顺滑,先苦后甘,令人回味无穷啊,我生平浸淫此道,却从未尝过如此良茶”

不知不觉间,黄月英杯中茶水已经见底。

高照继续为黄月英斟满茶水:

“不瞒夫人,照昔日平生所愿,与孔明大同小异,不过在山中有一庄园,平日里种种花,栽栽树,年老之后,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便可,炒茶之法便是我早年间偶然想到,故而炒来尝尝”

“炒?”

汉朝时候的茶,大多采用煮茶或者冲泡为主,未做加工,口味自然不同。

高照轻轻点头:

“照听闻夫人于机关一道颇有心得,照对此也稍有涉猎,内心一直有一个愿往,便是天下平定之后,让百姓过生安稳的日子,照近日有一个发明,可使陶砖不再紧缺,使得百姓家家都能盖上砖房,甚至更加抗压,更加稳固”

此时的大汉,陶砖已经广为使用,但若想家家都能盖上砖房,无疑是吃人说梦。

至于高照所说的砖,便是在汉朝陶砖的基础之上,予以加工,更加接近现代的砖。

“此话当真?”说到发明这一块,黄月英顿时来了精神。

高照面露微笑:

“自然,我甚至有意,新开一部,名为工部,特地为匠人所立,专门设计武器以及一些利国利民的东西,夫人若是有意,可任这工部第一任尚书,官一品”

高照想要做的并不是一时的天下统一,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长期延续,百姓长期稳定的生活。

若想实现这一点,此举势在必行。

黄月英有些异动,都没有注意到身边诸葛亮异样的视线。

“将军,从古至今,并未有女子当官一说,将军的想法是否有些超前...?”

高照轻轻摇头,眼中满是坚定:

“他人如何想,我不在意,只要本将军在位一天,便遵循为官者,能者居之,黄夫人,若你有孔明先生的才能,你也可以作为我高照的军师!”

黄月英与诸葛亮眼中皆是意外、震惊,他们没有想到,高照如此不拘一格。

半晌后,诸葛亮颇为埋怨的看了高照一眼,摇头苦笑:

“将军此举甚是高明,亮愿为主公效力”

高照惊喜起身,缓步上前拉住诸葛亮的双手:

“孔明助我,鲤鱼越过龙门指日可待,我择日下令,新增工部,为工部拨银万两,特赐夫人可不必上殿议政”

“多谢主公”

“多谢主公”

“不知主公接下来有何打算”诸葛亮也算是适时代入自己的角色。

高照的眼神一直停留在诸葛亮的身上,让诸葛亮夫妇有些意外,甚至有些不祥的预感。

“文远率兵深入,如今据守下邳,长此以往下去,文远定会被曹操所败,不知孔明有何良策”

诸葛亮闻言,低头沉思,片刻后才抬头,缓缓开口:

“主公,亮有上中下三策,可助文远脱困”

“哦?哪三策”

“下策便是放弃下邳,文远将军率大军放回荆州,日后在做图谋”

高照轻轻点头,这件事他也是想过,下邳远在徐州北部,若非大军北上,一时间还真照顾不到下邳。

“中策便是,主公亲率一军,收复淮南,沿着文远将军的路线,一直攻打过去,顺便收复整个徐州”

这点与日后高照北上的论点是一致的,只是令高照担心的是,文远能不能坚持那么长的时间。

高照定下的战略方针是全军休整六个月,再起大军北上,拿下徐州之后,便可以将孙权围在东南一角,徐徐图之。

“至于上策,便是从天而降的一支精兵,出起兵助主公重新夺下淮南”

高照闻言,顿时有些惊讶:“从天而降的起兵?从何而来?”

诸葛亮却是轻轻挥动着手中羽扇,满含笑意:

“奇兵吗,有,就是主公舍不舍得用了!”

“若能收复淮南,顺利解救文远,何乐而不为呢?”

诸葛亮此时也是收敛笑意,目光认真的盯着高照:

“主公可遣关中西凉八部将其中两位率万余骑兵前来相助,另外,南阳山野之中,亮偶然发现一些人,他们其中全是身材魁梧之人,就连一些老弱,都能做一些异于常人的饭食和一些简易的手工制品”

诸葛亮看到高照眼神的晃动,心中更加确定,缓缓起身,背对高照:

“这些人中,对外人的警惕性非常高,非常有组织,有纪律,手中武器各式各样,甚至有些亮此生从未见过,至于主公先前曾说的青砖瓦房,在那也非常常见”

“主公,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