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糟糕,我的才华暴露了>第191章 昔日旧人

翌日清晨,高照率军直接来到许昌城下。

远远望去,许昌城上的守将放眼可见,稀疏的分散开来,高照微微一笑。

果不其然,若先前高照只是猜测,现在已经明显确定,曹丕定然已经率军北上!

高照给予马超一个眼神,示意马超上前,马超心领神会。

“城上的守将听好了,我乃大齐陛下帐下西凉马超是也,识相的开门献降,否则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马超的话让城墙之上出现一阵骚动。

半个时辰后,当高照见到开门献降之人,一阵错愕。

来者他认识,正是昔日在河内的董昭,董公仁!

董昭的脸上没有任何失落,甚至隐隐还有些笑意:“我等参加陛下,陛下安康”

高照缓缓走下战马,扶起董昭,淡然的看了一眼董昭以及身后的百官:

“好,尔等献城有功,待平定曹丕,另做封赏”

“我等谢过陛下”

高照走在许昌街头,身后跟随着大批兵马,百姓见状,纷纷闪躲开来,眼中皆是胆怯。

高照当即起身下马,缓缓走到一个老妇人面前,望着老妇人闪躲的目光,一把拉住她的手。

“老人家,家里还有几口人啊”高照脸上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

“大....大人,家中还有三口,只剩儿媳和年幼的孙子”

高照轻笑点头,不用想,也知道家中成年的儿子已经从军。

“不用怕,我名高照,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妇人以及周围百姓听到“高照”的名字,纷纷停下后退的脚步,胆子大的还上前仔细看看。

“大胆,那是陛下”

高照微笑的脸顿时拉了下来,转身瞪了一眼开口的官员,又露出和蔼的笑容,让人春风拂面。

“无妨,你为何用这种眼神看我,不用怕,直接说”

小孩子缓步上前,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年老的妇人,看到妇人眼中鼓励的目光,才壮胆上前。

“大人,我娘亲时常说,若是高照高大人统一天下,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高照一时语塞。

长久以来,自己募兵都是自愿,甚至开出的待遇丰厚,为得就是给这些留守的孤寡老人留下一个青年壮力,给家庭困难的百姓之家一个改善生活的条件。

当高照听到这句话,内心隐隐有些难受,毕竟天下这种政策的实行只有南方啊!

统一天下,刻不容缓啊!

另外,高照此举还有一个目的,那便是将自己“亲民”的一面展现在百姓眼前,让许昌百姓顺利归顺,更有利于接下马超收复失地的工作。

“好,公仁,这孩子深得我意,赏钱百两,十石粮食,十斤肉食”

“多谢将军,多谢陛下”

老妇人连忙拉着年幼的孙子下跪叩首,行礼。

高照一边扶起老妇人,同时转头望向其余百姓羡慕的目光:

“朕新入许昌,大赦天下,凡小错者,无死刑者,可回家与家人团聚,另收复的许昌各地,三年内,免于赋税,三年之外,与荆襄同”

“我等谢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照知道,这一刻,他已经将许昌的民心全部收取,甚至周围郡县,很有可能望风而降。

高照缓缓来到曹丕新建的皇宫,皇宫仍然很新。

来到大殿之上,高照坐在往日曹丕的座位上,巡视百官。

“我等新入许昌,尔等功不可没,传我命令,暂定许昌为副都,董昭为许昌令,对府衙进行整改,封陈到为大司马,拜成侯,马超为车骑将军,封长安侯,拜张辽为大将军,封颍川侯,拜赵云为骠骑将军,封常山侯.........”

高照入主许昌的第一天便大封文武百官,同时大赦天下,尽收百官之心,尽收百姓之心。

高照同时下令,命张辽率兵前来,安抚许昌百姓,维护许昌安全,以防敌人进军。

散朝之后,马超快速出兵,前往收复许昌周围郡县,高照独自一人来到昔日的丞相府。

目前的丞相府已经被曹丕改为公主府,暂由曹婧居住。

“我等拜见陛下”

曹婧率领府中众多侍女上前,低头行礼。

高照面色复杂,昔日高照正是担心以高月的心眼无法斗得过曹婧,再加上曹婧是曹操派来监视自己的,故而遣其回到许昌。

“尔等退下,靖儿,可上前一叙”

高照与曹婧端坐院中凉亭,相对而坐。

“靖儿,近些年可还好”

曹婧眼中闪烁着泪光,自古以来,降者家眷没有一个好下场,曹婧仿佛已经做好准备。

“妾身谢过陛下关心,尚好”

“靖儿为何言不由衷”

此时的曹婧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委屈,放声大哭:

“陛...陛下,妾身只想在临死之前见一面承儿,承儿......”

“靖儿,曹丕逃往北方,你对他如何看待”

曹婧被高照的话说的有些蒙圈,不过还是抽泣开口:“军国大事,妾身不懂,回来后,妾身每日皆是不能入睡,愧疚于对夫君的不忠...呜.....”

高照看着已经露出丝丝白发的曹婧,沉思片刻,轻轻叹气:

“哎,靖儿,我命人将承儿接来,你带他隐居去吧.....”

曹婧止住哭声,一脸不可置信,片刻后才反应过来:“妾身谢过陛下”

高照没有多说,转身离去。

虎毒尚不食子,何况后世高照乎!

如今的曹婧对自己已经没有了威胁,若是长期待在许昌,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高照麾下的陈到一脉乃至诸葛亮的太子太傅一脉,又如何能让高承这个带有大魏血脉的人平安的成长下去?

高照走出公主府后,面色变得严肃。

一朝两都,将许昌定为副都也是高照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迁都定会迁都,南方虽然富庶,但北方曹丕时刻威胁着许昌的安全,日后的政治中心定是北方。

高照也是考虑到眼前,自己麾下的文武百官大多是荆州官员,若是一意孤行,定下迁都之计,很有可能引起百官的不满,毕竟损失了他们的利益啊!

如今的自己再也不是那个东征西讨的将军,而是一国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