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大宛第一女宰辅【完结】>第06章 岁寒之日(六)

  陆秋白被动静吵醒的时候,姜林已经开门将人引入了堂中。

  一边语言温和地和病人家属交谈,一边已经在切脉,只见她眉间蹙起,像是遇到什么棘手病例似的,家属看到大夫这个样子,愈发地焦急起来。

  “稍安勿躁,先将人交给我们医馆吧,您用艾草,连翘熏遍全身,这几日内先尽量不要出门,如果感到不舒服或者开始发热,立即来我们医馆。”

  家属却坚持留在医馆不肯离开,姜林无法,只能任由她去了。

  看姜林回身准备往药房去抓药,脸色有些苍白,蹙起的眉心始终没有舒展开,陆秋白这才插了空询问:“怎么了,是什么棘手的病症么?”

  姜林看了她一眼,顿了一会才说:“是和你之前一样的病症。”

  陆秋白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什么叫……一样的病症?

  姜林见她疑惑,复解释道:“是时疫。”

  直到姜林抓完了需要的药材,走出药房的时候,陆秋白依然站在原地。

  时疫?白山村和京城先后出现时疫,这代表了什么?这是第一例,还是已经扩散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白山村……为什么有人要烧白山村,是谁?这难道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对谁有好处?

  陆秋白想理清这一道道谜题,可她眼前只有迷雾。

  朝廷知晓这个危机了吗?他们,会怎么应对?

  她走到前厅,姜林在写一些什么,她走过去,轻声说:“我想出去看看。”

  姜林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陆秋白走出医馆,这里是平康坊第二街,往西二里便是永乐门,是离这里最近的一个城门,陆秋白加快脚程,捏了个飞燕诀,不一会便远远地看到了城门口有两队人马似乎在交接着什么。

  她不敢靠的太近,观察了一会,之后见另一队人马朝着北边去,便返回了医馆。

  这时医馆已经是灯火通明,堂中预留给来诊病人的铺位全都躺满了人,几个药童穿梭在其中,显得十分忙碌,后堂煮药的地方已经开了十来个炉子,全都咕噜噜冒着烟煮着药。

  陆秋白很自然地接过了一个药童手中的药碗:“我来送药吧,你去忙别的。”

  医馆中忙碌而又有序地处理着这夜半的诸多惊耗,一直到天边吐露出一丝晨曦,大家才逐渐停下手中的活计,医馆可以接待的人数已经到达上限,许多前来问诊的病人都被引到附近另外的医馆去,不过相比之下,其它医馆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还远不到结束的时候。

  陆秋白身处其中,也觉得有些莫名地心慌,一切才刚刚开始。

  这时京城疫灾爆发的消息已经传到宫中。

  由于帝王病危,内阁必须担起主事的责任。李阁老从昨日拿到皇后娘娘的懿旨之后便直接留宿在了内阁的值房内,这种时候,他这个阁老要坐镇内阁,坐好主心骨的位置,娘娘不想担这个骂名,只有他来做这个恶人了。

  其他各部的官员此时都聚集在一起,守着最后的决议。

  “旨意已在二更的时候下发,传到了各坊市,现在天亮了,百姓也都该醒了。”

  “诸位大人,封城这样的大事,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虽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平头百姓可不一定这么想,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暴/乱,强制镇压可不一定全然有效果。”

  “诸位的家人亲眷应当都还在府内吧,莫怪老夫没有提醒各位!眼下还不到最要紧的时候,哼,若是在此关头先给圣上与娘娘使绊子,事后,有你们清算的时候!”

  底下的官员们交头接耳,听到这话齐齐道:“属下不敢。”

  “不敢最好,好了,五品以下和两位副阁老留下来,在这里处理后面的事情,其他人跟我走。”

  一个面相儒雅的官员出声询问道:“大人,我们去哪?”

  “去兴业门!去给百姓们看看,我们都还在这呢!京城的高官儿们都在这里呢,和他们一起面对这场灾祸,总好过他们胡乱猜测,心生惧怕,恐惧之下四处外逃!”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上了城门,门下已聚集着许多想要出城的百姓,人群挤挤搡搡,与守门的军士对峙着,在庞大的人群面前,这些手持兵器身穿铠甲的士兵们显得有些势弱。

  “我们要出城!凭什么拦着不让我们出城!”

  有人高声喊道。

  有人带头,随后人群中便传来更多的附和声:“就是!”。

  “你们这些狗官,不把我们的命当命,是想把我们困死在城里!”

  “我不想死!”

  婴儿的哭闹声伴随着男女老少的喊话,十分地吵嚷。

  眼看着势态愈演愈烈,李阁老理了理袖子,站上了城门高处。

  “各位父老乡亲们!”

  旁边有个校尉配合着他的动作:“乡亲们静一静!听阁老一言!”

  士兵们跟随长官一齐喊:“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在武力和权势的双重压制之下,人群总算逐渐安静下来。

  “请大家听我一言!我是内阁的首辅李自晖!大家抬头看看,看看我的身后,这是吏部的成大人,户部的张大人,礼部的薛大人,还有兵部刑部工部以及内阁的其他诸位大人们,我们今天和大家站在同样的城池之内!我们的家眷,都在城内好好待着,我的家在东坊柳儿巷,大家可以去那里看看,我的夫人和孩子不曾离开家门半步。”

  “我知道,瘟疫蔓延,大家都担心自己的安危,可是我们都是大梁的子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今天大家从这个门里出去,明天受难的将会是我们大梁千千万万更多的子民!那时你们都将是大梁的罪人!”

  李自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扫过这些朴素的面庞,他们大都只是在京城里勉强生存的普通人。

  “若是大家和我们一起留在这里,至少我们不会连累更多的乡亲们,我也是生在京城长在京城的人,我比任何人都不想看到这里遭受苦难。”

  “最坏的情况不过是满城抗病至死!至少我们是满城英烈!所有人都会记得我们的牺牲!但是,大家也不用真的绝望,我们的太医署还在竭尽全力寻找解救之法,我们与你们一样守在这里,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会放弃大家!”

  “请各位乡亲们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找救治之法,只需要再给我们一些时间,请大家回到自己的家中,紧闭门窗,减少外出,我们会联合各家药堂医馆为大家派发诊治所需的药物,请大家耐心地等待。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信我们一定可以一起战胜这次的疫灾!”

  陆秋白隐在人群中,远远地看着城墙上慷慨陈词的李阁老,配上他精神矍铄的面貌,大义凛然的态度,十分具有信服力。

  这番话语给不少人都吃了一剂定心丸,人群渐渐安定下来,其中不少人点头表示赞同道:“这位大人说的有理啊。”

  “确实啊,这些大官们都还在,我们肯定也有救的。”

  “我们这里可是京城,还有哪里能比这更安全。”

  “如果真的如这位大人所说,我们要是引起外面的慌乱,导致瘟疫扩散无法扼制,岂不是大大的罪过,况且我们万一死在路上没人管怎么办,留在城里好歹有药有医,还有活命的机会。”

  陆秋白听着周围的议论声,也略微放下心来,看来李阁老这番话效果不错。朝廷的反应也还不算特别慢,能有所对策便是好的。

  李自晖在城墙上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见安抚有效也是十分地宽慰。

  “既然大家都知晓其中利害了,那便各自归家去吧!莫要长久聚集一处,以免增加染病的风险。”

  不料此时人群中却传来不一样的声音:“胡说八道!皇帝都要病死了!天下就要大乱了!这些狗官根本不会管我们的死活!”

  这下人群炸开了锅,慌乱与恐惧再度袭上人们的心头。

  “什么!皇帝都要病死了?”

  “那岂不是要乱套了?”

  “完了完了京城成最危险的地方了!”

  李自晖见有人在此时挑事,竟然还知道禁中的消息,自知其中缘由定不简单,说不定是有人幕后推波助澜,想要京城大乱。

  陆秋白眼见李阁老似乎给身边的校尉吩咐了什么,几个隐在人群中的便衣行动起来,很快就将最开始大放厥词的人围了起来,那人见状趁机继续道:“他心虚了!朝廷就是要乱了!大家要快逃出去啊!”

  一个机灵的赶紧将他的嘴塞住,阻止他继续扰乱人心。

  源头虽被制服,但说出去的话却在众人心里埋下了种子,将先前对李阁老承诺之言的信任也压下去许多。

  “这可怎么办,出又出不去,留在城里说不定也要死,岂不是只有绝路?”

  “他们怎么随便抓人呢,那人说的多半是真的!”

  “官府就是心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