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大宛第一女宰辅【完结】>第42章 栉风沐雨(五)

  春日很快过去,迎来灼热的夏季,街边的杨柳已经抽出长长的枝桠,在微风的拂动之下显得尤为窈窕婀娜。

  洌洌水波映出几缕细碎的日光,看上去格外地平和宁静。

  陆秋白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接到授官的文书的。

  她已经尽可能地向皇帝表达出她想初授实官的想法,虽然其中经历过一些波折,但好在到手的结果也算是差强人意。

  监州虽然是本朝新设官职,目的旨在监察地方官员,以防她们权势过大,滥用职权,算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但好在本身监州一职职权范围也十分大,凡是涉及本州的事务,无论是户口、赋税、军民、钱粮,还是刑狱、诉讼、水利等等,均有权干涉监察,且另有直奏君王的便利,算是天子直接安插进各地的钉子。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皇帝的耳目也会逐渐变得失聪迟钝,一旦长久不做变动,便会变得呆滞死板,再也无法为君王准确快速地报告当地的具体情形。

  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朝廷会定期时时对各地监州任选之人进行变动调整,至于收效如何,尚还处在考察阶段。

  既然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不久之后她就要走马上任,此事自然需要赶紧告知姜林,也好商量接下来她们二人的婚事打算,是否需要加快进程之类。

  以及她远赴阳州上任,她是否与她一同去,或是如先前一般继续游历各地,也或者留居京城。

  姜林此时照常在医馆之中,只是今日并未出诊,反而窝在内堂一角翻阅医书,手里拿的正是从宫里借出来的珍本,她翻开它的那一刻就已经迫不及待要将整本书快速吸收。

  “阳州?”听闻这个消息,姜林不由得将手里的医书暂且放下。

  陆秋白点点头:“没错,阳州,此地距离京城亦有千里之遥,不知你如何打算?无论怎样我都会配合你。”

  她心里虽然有那么一丝不愿承认的期望,但也很清楚,以姜林的性子大概不会随着她做这些无谓的奔波,她既然早已确定自己的理想,自然一切都会为她的理想让步。

  也许她会选择再次出去游历吧,如此一来,下次再见又不知是什么时候。

  同行的时间如此稀少,等她走后,她就又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了。

  “阳州地处东南,倒也是个人杰地灵之地,我早就想去那里看看,只是总有其它让我更有兴趣的地方,因此而耽搁至今,也未去看过一眼,趁此机会,我倒也可以去瞧瞧阳州的风土。”

  陆秋白这厢正在出神,听姜林说话,以为是在说要继续出去游历,自然接道:“也好,到时候我送你……”

  话说一半这才反应过来,转而道:“你说什么?”

  姜林莫名其妙:“什么?”

  陆秋白不好意思道:“抱歉,我刚刚走神了,你刚刚说什么,可以再说一遍吗?”

  姜林不明所以,复道:“我说,我也可以趁机去阳州看看。”

  陆秋白忽然抬起头看她,倒惹得姜林不好意思起来:“你这般看我做甚?”

  陆秋白心虚地将眼神瞟向别处,遮掩似地咳了一声,继续道:“那我们的婚期要定在什么时候?算算时间,最晚十天后我就要走马上任,恐怕……走不完纳吉这些流程……”

  姜林不在意道:“婚仪这些繁琐之处大可以简省一些,婚期也可以提前,赶在出京之前应该没有问题。”

  陆秋白犹豫道:“太过简省会不会……不太好?”

  姜林不知她在吞吞吐吐些什么,事情已定,她现在更想快点解决这桩麻烦事,疑惑道:“这有什么,我都不在意,你何必如此挂怀?”

  陆秋白听她如此说,心道也是,不过是一桩假姻缘,确实不必大动干戈,关键能应付过去就行了,况且她常年不在京中,倒也受不着什么闲言碎语,不必为此忧心。

  是她太固守成见,总会不自觉地代入世俗的视角,明明她自己才是最离经叛道的那个人,但好像又总是被一张无形的网束缚住,潜意识地就开始墨守成规,殊不知这些本就不是她的本意。

  果不其然,姜林的这一决定还是遭到薛湘钰的强烈反对,赐婚一事本就是姜林自己用功劳求来的,这一点已经让薛湘钰心有芥蒂。

  这会在她眼里就是,姜林为了赶着陪那个穷小子远赴别州上任,竟然还主动要将婚期提前,未免有些不太矜持。

  本就已经是下嫁,这样一来在外人眼里,岂不是真成了她家女儿倒贴?这可是万万不行的。

  虽然对方确实是女儿心仪之人,但她这个做母亲的,自然怎么样也不觉得任何人能配得上她的闺女,哪怕对方一表人才,将来官运亨通、一步登天,她也不会改变这个想法。

  姜林对于薛湘钰这样的反应早有预料,神色自若道:“您是知道的,女儿决定的事情,不会因任何原因做更改。”

  “本就已成定局的事情,不过提前一些日子,又有什么要紧?”

  薛湘钰看她这样一副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更是气结,急道:“不行,这怎么能相提并论,这可是你的终身大事!”

  “你若要在此事上任性,今后就不要认我这个母亲了!”

  姜林已经摸清她的底线,毫不客气道:“您已经拿这些威胁过我一次,还要故技重施吗?我已经按照您的意愿,选择了一位‘佳婿’,如果你觉得不好,那我去和她说,将这桩婚事退了便是,今后您也不要再和我提起这事了。”

  薛湘钰没想到她这样以退为进,忙道:“我的娘亲诶!这可是赐婚,哪是说退就能退的?你莫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姜林无动于衷:“我能求得一纸赐婚,自然也能求陛下收回成命。”

  薛湘钰终于败下阵来:“好好好,我同意还不行嘛,只是时间可以提前,礼节可一分不能再少!”

  说罢还嘀咕道:“真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这般着急,就想离开娘亲独自飞啰。”

  姜林耳力本就不错,将这刺耳的话听得清清楚楚,顿时气压都低过一截,不悦道:“阿娘,什么‘泼出去的水’,难道我成婚之后就不算你的女儿了?”

  “当初帮着父亲催逼着让我婚嫁的是您,现在说我不知廉耻的人也是您,您自己听听这话,您是否考虑过我的感受?”

  薛湘钰见她生气,一时也有些慌神,毕竟姜林虽然待人冷淡,与她也很少如寻常闺女那般亲昵,但向来是个耐心好脾气的,从不轻易真的和任何人翻脸动气,除非确实触碰到她的底线。

  虽然不知这句话如何就刺激到她,但薛湘钰还是从善如流地立马道歉:“是阿娘口不择言,你别生气,阿娘只是舍不得你。”

  姜林很快就冷静下来,知道这事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和她理清楚的,毕竟,像她阿娘这样想的人才是大多数,而她,才是那个异类。

  就像她现在也无法直接地告诉她阿娘,她从不想缔结婚约,她不会喜欢任何一个男子,也不想和她阿娘一样,糊里糊涂地结婚,搓磨一辈子。

  “阳州风物与京城不同,阿娘若是有兴趣,也可以抽空去看看。”

  薛湘钰应道:“好,好。”

  姜林心中憋着一股气,最终还是拒绝了薛湘钰要她留在家里过夜的要求,独自一人回到医馆。

  夜幕降临之下,繁星点点高悬,微热的初夏亦有接连不断的蝉鸣与蛙声,在屋舍之外此起彼伏。

  此刻医馆已经闭门,她自后门回房,摩挲着桌案上翻开的医书,上面颇有一些她未曾涉猎的疑难杂症,给她带来不少新的思路。

  白日里她还兴致勃勃地翻看着这些书页,现在却无端地有些烦躁。

  月光如水洒在这方小小的屋子里,即便不点灯烛,也能清楚地看见上面的字句。

  但她现在丝毫没有心情看它们,于是将书合上,赌气似地压在砚台底下,眼不见为净。

  这会医馆的人都各自安睡去了,她走到庭中,清凉的晚风吹过她的发梢,却丝毫无法消解她心中那股灼热之气。

  姜林深吸一口气,竭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看着檐下收拾得不太整齐的药筐,忍不住上前将它们扶正。

  不料正将起身的时候,忽然瞥见一抹黑影从墙角移过去,顿时戒备道:“谁!”

  陆秋白本不想让她发现自己,没想到姜林这般敏锐,只好摸摸鼻子走出来:“是我。”

  姜林诧异道:“你怎么还没走?”

  说出口才意识到这话有歧义,补道:“不是,我的意思是,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医馆,没回去休息?”

  陆秋白解释道:“我有东西落在这里了,回来取。”

  二人一时又静默无言,毕竟这里是姜林的地方,陆秋白略有些尴尬,没话找话道:“你是才回来吗?”

  姜林“嗯”过一声。

  陆秋白不明她这是什么意思,又问:“你看起来心情不太好?”

  姜林抬头看她,月光倒映在她的眼睛里,看起来甚至有一点……灼热,陆秋白描述不清楚那种感觉,只觉得她这会和平常不太一样。

  “你喝酒吗?”

  “嗯?”陆秋白没反应过来。

  姜林已经起身走到另一边,拿起一把药铲,往院里那株枇杷树脚下走去。

  不多久就挖出一个黑乎乎的家伙,看模样好像一只酒坛。

  作者有话要说:

  姜林算是更早有一部分自觉,小陆还没开窍啊(仰天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