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大宛第一女宰辅【完结】>第48章 栉风沐雨(十一)

  若是细看,便能发现这些零星几个劳作的身影都是妇人,她们身着朴素的麻衣,头上系着汗巾,袖子和裤腿高高挽起,肤色黝黑,一看便知是常年在外劳作的模样。

  陆秋白望着广袤无际的平原,翠绿的田野盈满她的视线,只有远处零星几座山丘,足见这里地势开阔平整,确是适宜耕作的好地方。

  马车在平阔的道路上碌碌前行,穿过无数的田埂和低矮的树木,隐约几声鸟鸣围绕在四周,人声渺远,更显出一丝空旷的寂静来。

  她们照例也是在即将日落之前寻一处客栈落脚。

  这里的村镇密布,房屋的样式也逐渐变得与她们的来处不同,从宽阔厚实的土石房屋逐渐变为纤细的木质房屋,由粗旷质朴逐渐变得轻巧玲珑。

  陆秋白驱车向前,平整的路面并无多少颠簸,可见这里的寻常小路铺设也是用心的。

  没多久她们就来到这里最近的县城门前,上书“丰平”两个大字,城门口井然有序,来往之人亦有不少。

  验查过通关文碟之后,陆秋白顺利驱车入城,城中街市虽不如上一个途径之地繁华,却也是熙熙攘攘,有不少百姓往来。

  街上偶然能看见佩戴着满头繁花的女子,提着编织的篮子在街道间穿梭行走,陆秋白略有些新奇,便多看了两眼。

  姜林见她目光跟随,打趣道:“你喜欢?”

  陆秋白连忙摇头,半晌才憋出一句:“要不你试试?你戴着一定好看。”

  姜林“唰——”一下将车帘拉上,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陆秋白听到声音,突然笑出声来。

  下一刻,马车停在一处小摊边上,摊上摆着各式各样的鲜花,个个鲜艳夺目,色彩明丽。

  姜林跳下马车,转头才看到一旁满摊的鲜花,就要回到马车去,却被陆秋白拉住,促狭道:“来都来了,试试看嘛。”

  姜林继续拒绝道:“不行。”

  陆秋白继续央求道:“就试一下?不好看咱们再摘掉就是了。”

  姜林扭过头:“我素来不喜打扮。”

  陆秋白拉起她一点指尖,略微摇摆道:“就一下嘛,好不好?”

  一旁的婆婆似乎也发现她们是为簪花而争执,笑呵呵劝道:“小娘子正值芳华,何必自封呢?何况这样的簪花在可算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在别处可见不着,入乡随俗,不如就当是试个新鲜。你看我这老婆子,不也爱这一抹艳丽?”

  姜林这才在老婆婆的劝解下慢吞吞走过去,见婆婆要给她搬板凳过来,连忙将她手里的木凳接过,乖乖坐下,任由婆婆在她头上妙手翻飞。

  因着她服色素净,未施粉黛,婆婆于是为她择取蓝色紫色的花朵为主色,以淡粉浅黄辅之,一头缤纷的花围逐渐成型,衬托得人眉眼愈发清丽灵动,别有一番生机勃勃的模样。

  趁着婆婆给姜林簪花闲聊的空档,陆秋白不忘探寻这里的不同之处。

  她状似不经意地问道:“婆婆,我们这一路走来,见田野街市之间忙碌的多为女子,与别处似乎不一样,不知这是何缘故?”

  婆婆眯着眼睛笑道:“你们是外乡人吧。”

  见陆秋白点点头,继续道:“二位有所不知,我们这里当家者多为女子,只因家中男丁大多外出不归,或是应征入伍去了,但是生活总得继续过不是。”

  “所以我们就自己耕种,自己捕猎,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谁也不能置喙什么不是。”

  花围已经簪至尾声,婆婆念起祝福的话语:“今生簪花,来世漂亮;乘风而行,来世自在。”

  姜林接过阿婆手中光滑的铜镜,镜中映着一个眉目浅淡的面容,鲜活的花朵映衬出一股浓烈的生命力,连带着面容都变得鲜活几分。

  她抬起头,看向对面一袭长衫文帽的人,唇角勾起一丝不经意的微笑。

  陆秋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细微的表情变化,只觉得平日里神情总是不经意地疏离的那张脸,在鲜花的映衬下,一点点变得愈加鲜活。

  如同远山高月上的仙子落入凡尘,染上一丝人间的烟火气息。

  她不自觉呢喃出声:“真好看。”

  姜林抬起头:“什么?”

  陆秋白烧红了脸,支支吾吾道:“我是说,真好看。”

  婆婆笑眯眯地看着她俩,抚着手中的梳子道:“你们俩感情真好。”

  陆秋白不敢再直视姜林的眸子,偏过头错开视线道:“婆婆,多少钱?”

  说着就去取腰间的荷包准备付钱。

  婆婆呵呵一笑,摆摆手:“我见你们有缘,不收你们的银钱。”

  陆秋白不肯:“这怎么行?婆婆不必跟我们客气,您辛苦这半天,叫我们如何过意的去?”

  婆婆还是未要:“今日你们陪我这个老婆子说这么多话,老婆子心中很是开心,这就当是你们付给我的银钱啦。”

  姜林起身,将陆秋白手里的钱袋接过,浅笑道:“我们虽是路过,但也要在此逗留一段时间,也许还会再来这里,婆婆若是今日不收我们银钱,叫我们下次怎好意思再来叨扰您呢?”

  说着便将半两碎银塞到婆婆手中,见她们诚恳,婆婆这才将银钱收下,笑眯眯道:“好吧,既然你们坚持,老婆子我就不再推辞了,愿你们二人,长长久久,永结良缘。”

  二人又向老婆婆打听一番此处的有特色又好吃的茶楼食肆,以及舒适实惠的客栈酒楼之后,才与老婆婆道别,驾车继续往客栈而去。

  待将今日的下榻之处安顿好,二人这才下楼觅食。

  此处似乎背靠大海,颇有一些渡口码头,因而也盛产鱼虾海鲜一类,经由小二推荐,二人也入乡随俗决定尝试一下这里的海味。

  后厨烹饪极有手段,将鱼虾皆处理得是入味三分,芳香四溢,只是一眼看过去,便叫人食指大动,胃口大开。

  陆秋白这一路过来都有些食欲不振,见到这里的鲜美菜肴难得有些胃口,一时间两眼放光,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尝起第一道呈上来的菜肴——油焖大虾。

  倒是姜林反应淡淡,只是简单尝过两个之后,就将剥好的虾肉放到一旁干净的碗碟之中,却并未直接入口。

  陆秋白难得食欲大开,而姜林表现又与寻常并无二致,只是慢条斯理地安静吃着,一时间便并未注意她的小动作。

  待到慢慢一晚虾肉放到她的手边,陆秋白才恍然惊觉,愣愣问道:“你不吃吗?”

  姜林摇摇头:“我吃好了,你吃吧。”

  陆秋白心中狐疑,只觉得莫名有些触动,又说不清具体为何,当下先行谢过。

  嫩滑弹牙的虾肉在唇齿间绽开,登时令她这个几乎在北地长大的孩子直呼过瘾。

  这时又上来几个菜式,陆秋白看到其中两味菜酱香十足,用料极多,品尝过味道之后,突发奇想将它们的酱汤混在一起,加入一些蒜末陈醋,蘸着虾肉一口咬住,滋味是更加丰富。

  于是将调好的酱汁和虾肉放到姜林跟前,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怂恿道:“尝尝?可好吃了!”

  姜林在她鼓励的目光下挑起其中一块虾肉,照着她之前的做法蘸过之后放进嘴里,细细品尝。

  而后点点头道:“确实好吃。”

  用完晚饭之后,日头尚还没有彻底西沉,挂在天边的晚霞十分绚丽,昭示着明日依旧是个大好晴日。

  姜林便照例拿出自己的家伙什,在客栈旁摆出一个临时的义诊摊子来,陆秋白帮她记录药方打下手。

  不少人看这里冒出一个新面孔,一时都有些新奇,也有不少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过来瞧瞧,大多都是一些陈年难好的老毛病。

  其中尤以风湿一类的病为主要,或许是靠海生存的缘故,尤其是女子,也都多患这类病。

  还有一些平常有些隐忧不好意思启齿的,见这里一位女大夫义诊,面容看起来也平和,便都有意过来试试。

  姜林刚开始还有些迟疑,给药比较保守,后面便知这是她们长期与海水接触的缘故,故而对药方略有调整,以免之后又易复发,且仔细叮嘱过保养之法,这才放心一些。

  不知是何缘故,今日义诊排队之人尤其地多。

  直到日落西山,天色暗沉下来,姜林才不得不遣散后面等待的众人,表示自己明日还会在这里义诊一日,让大家病症并没有那么着急的可以明日再来。

  待诊完最后一个病人,姜林这才松一口气,二人一起准备将摊子收回客栈,还给老板。

  这时一个面目半遮的女子忽然冲出来,跪在她面前,激动道:“求大夫救救我的女儿,求大夫救救我的女儿!”

  陆秋白本已经有些神色疲惫,精神恍惚,被这突然出现的人吓了一跳,待到跟前这才发现是个求救的女子,温声要将那女子扶起来:“您慢慢说,发生了何事?”

  那女子不肯起来,快速回道:“我女儿下海捕鱼,不慎被海里的鱼怪咬伤,现在血流不止,求大夫发发慈悲,救救她吧!”

  姜林也要扶她起来,只道:“我可以跟您过去看看,只是不保证一定能帮到您的女儿,您先带路吧。”

  那女子得到肯定的答复,涕泗横流道:“谢谢大夫,谢谢大夫!”

  二人跟随她往海边去,途径一处药铺预先买过一些可能要用上的药材,这才继续往她家而去。

  推开陈旧的木门,姜林清晰地看到榻上躺着一个面色苍白的女孩,半边身子鲜血淋漓,伤口断处面目狰狞,情况确实已经十分危急。

  作者有话要说:

  陆秋白:wooooo!真好看(吹口哨)!

  姜林:这么爱扮?怎么说以后也得给你扮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