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大宛第一女宰辅【完结】>第61章 天地立心(五)

  李韶被这严厉急促的语气吓到,那一点点笑容顿时从她脸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忐忑和惶惑。

  “对不起……我以为这是有用的东西。”

  陆秋白这才意识到自己紧张了,当即和缓语气道:“这个东西确实要紧,但是你就这样拿出来,岂不是轻易就被发现了?图我看了,你赶紧悄悄放回去吧,否则被她们发现丢失,定然会戒备起来。”

  李韶方明白自己做了件什么蠢事,连忙收起泫然欲泣的势态,将图卷回袖子里,道:“那我这就放回去!”

  陆秋白点点头:“快去吧。”

  李韶收起脸上的惶然,又是如平日一般的温顺姿态,看起来十分无害,仿佛永远不会攻击人。

  陆秋白将这些变化都看在眼里,若有所思。

  在她即将掀起帘子出去的那一刻,出声道:“等等。”

  陆秋白走近两步,低声道:“若想有用,或可留意一番往来之人都是什么身份,是否留有书信一类。”

  李韶抬起头,对上她平静的目光,浅浅应道:“好。”

  自从与旁州总督军会合之后,行军的速度猛然提升,前锋军为刺探,说是一日千里也不为过,中军紧随其后,同时一路招兵买马,逐渐积攒起声势来,粮草最后,不过仅仅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淳安王将粮草锚定在赈灾粮上,以索要赈灾粮的名义向邻近的各个州府或多或少借来不少粮,又兼之多年积攒的家底尚可支撑几日,更有朝廷从京中送往阳州的赈灾银粮可以半路拦截,单就粮草这一块,物资可算是十分充足,丝毫没有后顾之忧。

  不过月余的时间,中军已经行至云州,距离京城只有十日路程。

  随军的粮食只剩下三日,而原本定好借粮的云州却突然反悔,闭门拒绝她们的任何请求。

  淳安王不想先失了士气,准备一鼓作气攻入城中,纠集前锋破开城门,迎接她们的却是空空如也的街巷,早已扫荡干净的粮仓,就连一片布衣都没给她们留下。

  淳安王第一战就碰了个软钉子,一时很是窝火,眼看准备充足的军粮忽然之间断了供给,当即便要加紧行军,提早拦下朝廷发下的第一波赈灾粮。

  陆秋白此时已经取得淳安王的基本信任,军中行动相对自由,加之由于李自晖年迈体弱,并不适合长时间行军,故而只是跟着后军,而陆秋白却被淳安王带在中军,紧紧追随前军而走。

  “越是这种时候,王爷越需要沉住气,不可急躁。”

  陆秋白手拉缰绳,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淳安王看着她运筹帷幄的模样,焦躁的心情也安定几分,此人看起来虽是个普通书生,却一次次地料事如神,最初还只能同李自晖一般随轿而行,不过三五日的的功夫,就已经能够独立上马,且随军这么久丝毫不见疲态,足见其深藏不露。

  幸好当初没有草草将人杀了,否则岂不是平白损失一员大将?

  “王爷若是自乱阵脚,叫手底下的人如何想?”

  淳安王应道:“先生说的是,是本王太过心急了。”

  此时正值酷暑,是暑热难解的时候,行军时又当披甲执锐,保持步调,加上长久的曝晒,其实已经有许多人受不了这份灼热。

  而淳安王却似乎浑然不觉,各式消暑的小食和物件不停歇往他这里送,加上他的注意力全在即将到来的可能的胜利上,只把自己这份灼热当作是心急难耐。

  加上陆秋白的言语暗示,更是努力让自己心静下来,竟然神奇般地不觉得有那么难受了。

  陆秋白轻衣缓带,又有坐骑,无需下马步行,算是整支队伍里少数几个轻装而行之人。

  她捏起衣袖一角轻轻拭去鬓边即将掉落的汗滴,望着高悬的日头,心中已经将这支军队与败军划上等号。

  天气太过灼热,最终还是有几个将领忍不住向淳安王报知此事,就连宋牧也不得不提议白日休整,等晚上再疾行。

  淳安王本皱眉考虑此事,但看到宋牧的那一刻,立即便想起他提的上一个建议就是让阳州生乱,如此一来就可趁势起兵,当即便心生些许抵触,总觉得这事听上去不太靠谱。

  于是大手一挥:“谁先截到粮,谁就可以白日休整!”

  几位将军虽然略有不满,但眼下手底下的兵能因此优先获得更多的军粮分配才是要紧的,于是也顾不得那许多,就将这个她们自以为鼓舞军心的命令传下去。

  一行人强撑着精神,立即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听到有粮,优先截到的队伍还能有加餐,顿时又提起一股劲来,行军的速度不免加快好几分。

  陆秋白优哉游哉,节奏丝毫没有因此而改变。

  淳安王顿时有些忐忑道:“我这样做,应该不算坏事吧?”

  陆秋白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平静道:“画饼充饥,王爷有枭雄之风。”

  古有野史传言曹贼曾经为了激励士兵画梅止渴,今有淳安王画饼充饥,可惜当今局势非为东汉末年之乱象,而淳安王也并没有曹操那样的风度和为将之智。

  沿路她已经留下记号,若是不出意外,朝廷也应当已经有所准备。

  不过天黑时分,前方火光乍起,却又传回已截到大批粮草的讯号,淳安王大喜,士气亦大受鼓舞,补给既然已经有着落,淳安王当即决定犒赏三军,而后一鼓作气直入京城,以大军压境,直逼妖后退位!

  夜间风大,军队扎营野外,温度也很快降下,体感上算是凉爽舒适,加上集体加餐,人心甚至有些亢奋。

  不少人趁着这一晚喝酒吃肉,吃的起劲了,围着篝火开始载歌载舞,丝毫不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悄悄潜伏进京的队伍。

  陆秋白冷眼旁观,这样一支军队也不知到底怎么凑起来的,白日里看上去还挺唬人,到了这种时候,那些军纪什么全都抛诸脑后了,就连将领也未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恐怕她们拉出来的大旗扯出来的那些理由,连她们自己都相信了吧?

  什么为民除害,铲除妖后,清君侧的,淳安王恐怕已经将这个江山都提前当作他自己的了,完全没有身为反贼的自觉。

  一行人忘乎所以,尽情地饱餐一顿,将前几日节省的米粮肉算是一顿全吃了回来,粮食的消耗十分惊人。

  若是李自晖在这里,恐怕还会与淳安王提醒一二,不过现在嘛,本有些作用的宋牧被淳安王自己疏远,弃之不顾,这样多年追随的心腹尚且劝不动,还有谁愿意上去触霉头?

  热闹的人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谷里,陆秋白拎着一壶酒,往山林里走去。

  不过才行出二十步的距离,就见一抹寒光横档在她脖颈之前。

  待看清面前之人的身影,陆秋白笑吟吟道:“宋大人这是何意?”

  宋牧自阴影中走出来,微弱的火光映在他眼瞳之中,跳跃着危险的火焰。

  “你有异心。”他肯定道。

  陆秋白却当面前的刀光不存在,镇定自若道:“哦?我与王爷同在一条船上,他生我便生,他死我便会死,你凭什么这样离间我二人?”

  宋牧寒声道:“离间?好一个离间!我跟随王爷谋事三年,竟然比不上你追随不过一个月!”

  刀光逼近一寸,他几乎有些咬牙切齿道:“你究竟给王爷灌了什么迷魂药,叫他如此信任你!”

  陆秋白捏开刀身,意味不明道:“迷魂药?宋大人应该问问自己的心,是否真的和王爷同在一条船上。”

  宋牧拧转刀身:“我是什么心我自然清楚,倒是你!我不知道你是如何迷惑王爷,不过只要你死了,此局自然消解!”

  陆秋白指上被划开一道血口,迅速一个避让,躲开迎面劈来的刀刃。

  宋牧这才发现她身法灵巧,惊道:“你竟会武?”

  陆秋白衣角微摆,好整以暇道:“宋知州何必如此惊讶,该惊讶的应该是我吧?您一介文官,竟然动刀动枪的,好似武夫啊。”

  宋牧却好像被戳中什么痛处似的:“你既然发现了,那便更加留你不得!”

  陆秋白又是一个翻身,恰恰避开他紧接着的转刀攻击:“发现什么?莫非你真是武夫?那是如何走到知州这个位子上的呢?”

  宋牧手上青筋暴起,没想到对方身手居然不弱!

  陆秋白却自顾自继续道:“让我猜猜,我曾看过宋牧的履历,他是明经出身,父母早亡,家中没有什么兄弟姐妹,出身寒微,多年来稳扎稳打,才从一个小小县丞一步步晋升至知州,颇有文才,极善算术,晓经营。”

  她歪了歪头,盯着宋牧道:“‘君子谋道不谋食’,后面是什么?”

  宋牧眯起眼睛,劈砍的动作愈发迅猛几分,大开大合,颇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味。

  陆秋白却好像浑然不觉,继续道:“答不上来,是吗?我猜,你不是真正的宋牧吧。”

  谜底被点破,宋牧却丝毫不慌,甚至接话道:“那你呢?卢监州,一个寒门出身的学子,武功却如此好,似乎也很不正常吧?”

  “你不还手,是觉得我对你无可奈何么!”

  宋牧屡屡被避开攻势,顿时被激起好胜之心,当即转劈为砍,变作快刀,将陆秋白的退路全都堵死。

  “那就休怪我不客气了!”

  陆秋白此时却笑盈盈地停在原地,不闪也不避。

  宋牧心中觉得不妙,但收势已经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