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大宛第一女宰辅【完结】>第66章 天地立心(十)

  陆秋白将手里的书放下,一时间无事可做,觉得有些许无聊,虽然挂心叛军后续还有阳州的情况,但眼下也是鞭长莫及。

  她身为监州,不过刚刚上任就遇上这样的情况,不知朝廷会否给她一些特别的命令。

  原本觉得她的时间还很多,但经此一遭忽然害怕起来,人生的意外总是太多,她怕再不加紧些就来不及了,距离家破人亡的那一日已经过去许久,久到她快要淡忘当初那刻骨铭心的恨意。

  这条路上的琐事太多,多到她心里快要装不下。

  若是走了这么远,临到终了还未开始触及当初的真相分毫,她又何苦来哉?到时候就算母亲选择原谅她,她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

  不过她也乐得躲几日清闲,跟着行军那么久,日夜伪装,在淳安王等人面前搅弄风云,企图一次次误导她们步入歧途,给朝廷争取足够的反应时间,她承认她也感觉到累了。

  现在难得能借着养病好好休息一会,耽误两三日也无伤大雅。

  只是姜林的反应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她开始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最初重伤被她救起的时候,她想她是心怀感恩的,后来再次重逢,得知她为婚事所困,出于各自的原因,她们瞒天过海,成了明面上的“夫妻”。

  但她始终觉得与姜林隔着一层不知名的纱,她们彼此信任,掌握对方不为人知的弱点,她们之间总是相敬有余、亲近不足。

  直到那时候姜林和她说要留在灾区赈灾,她说她也有她应尽的责任,陆秋白就明白,她们只是两条短暂交汇的线罢了,终有一日是要分离的。

  她的终点在朝堂,而姜林的终点会是江湖。

  她心中也曾感觉到怅然若失,但转念一想,人生本就充满别离,这也不是第一次,她是可以接受的。

  陆秋白单枪匹马深入敌营,虽与姜林里应外合,与朝廷互通有无,但心里早已做好有去无回的准备,虽然当那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她还是有那么一些后悔的。

  不过更加没想到的是,姜林会出现在那里。

  她昏迷之前最后的一点意识就是感觉跌进了一个温暖如玉的怀抱,熟悉的气息格外地令人安心,又再见了,她想,真好。

  苏醒后的乍然亲吻,夜里的情迷意乱,都让她觉得与姜林的距离更近了几分,她不再是若即若离的模样,原来她也会有不开心,会有愤怒,这些都让她觉得鲜活,觉得可以靠近。

  只是初尝禁果的她有些承受不住姜林突如其来的热情,她需要一点时间去消化,而姜林戛然而止的动作和忽然冷厉的语气更让她有些不安,她不知道这些都意味着什么。

  没见着人的姜林心中猛跳,好像突然被人挖去一块。

  她承认她有私心,不想让外面的任何事情打扰到陆秋白,想让她好好地养养精神,甚至在那几个无尽忐忑的黑夜里,看着无知无觉的陆秋白,她起过想要将她就此藏起来的念头。

  她不想看到她眼角眉梢总挂着消不散的愁云,不想她最终摔得粉身碎骨,这是她亲手救回来的人,她不允许自己眼睁睁地看着她赴死,去走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反正叛军四散,眼下朝廷也还在清点善后事宜,就当“卢柏”这个人死在乱军之中又如何?消失在叛乱中的六品监州,哪怕不见尸首,朝廷也不会追究多久。

  到时候,陆秋白就仅仅只是陆秋白,不需要再披上任何身份和假面,没有责任再需要她去背负。

  可她知道这不可能。

  平淡的岁月一样会消磨掉她眼中的神采,她可以拘着她的身,难道还能拘着她的心一辈子么?

  一种压抑的渴望在这三日里愈演愈烈,积累得几乎可以喷薄而出,她开始害怕真的失去她,她差一点控制不住自己。

  直到她说“还没准备好”,没说拒绝,但也没说愿意,她选择尊重陆秋白的意愿,她很清楚,眼前之人不是她的玩物,再多想要触碰的渴望也只能压在心里。

  “你回来了?”陆秋白跨过门槛进来,想着和她说说昨日的事。

  姜林回过头,发现人并未离开,四周的鸟鸣声忽然变得清晰起来,甚至能听见不远处潺潺的流水声。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姜林记不清了。

  但这一次她非常明确自己的心意,或许世上再不会有第二个人,让她如此魂牵梦绕,让她觉得难以割舍。

  她明白这份感情的背常,但她想对方也并非循规蹈矩之人,或许她可以接受这份有些离经叛道的感情,或许对方也和自己又一样的想法呢?

  陆秋白看她时,眼里的专注做不了假,原来都是她的自作多情。

  是她不应该轻易逾越世俗的伦常,去奢望更多回应。

  陆秋白只是把她当成能够信赖之人,可以依靠的朋友,一时合作的伙伴,是她生出了不该有的妄念。

  双眼对视,姜林只淡淡“嗯”了一声,又问:“你去哪儿了?”

  陆秋白走进门,轻松道:“我只是觉得有些无聊,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能打发时间的。”

  姜林顺着问道:“那有什么发现吗?”

  陆秋白摇摇头:“什么也没有,这里好安静啊,一个人都没有。”

  姜林解释道:“这里地处偏僻,少有人至,我也是意外才发现这深林之中还开着家医馆。”

  陆秋白不疑有它:“难怪,原来是这个原因。”

  反正等她好了,她们就要离开的,可惜这样的好地方,只是待不久。

  “你要是觉得无聊,这里倒是有些医书可以看看。”

  陆秋白提起这个就头疼,指着角落里的那本医书道:“刚刚你出去的时候我翻了一下,看不懂。”

  姜林淡淡笑了一声:“医书所讲都并不复杂,就算不解其意也能理解个大概,你可是中过状元的,怎么会看不懂?”

  陆秋白最不喜欢的就是囫囵吞枣了,只能理解个大概可不让她抓心挠肝,不由自主地撒娇道:“你能看懂就行啦!我可以懂点其它的。”

  姜林瞥过一眼轻轻扯着她衣角的手,心中闪过一点失落,恹恹道:“医道不可或缺,多知晓一些,总是有利无害的。”

  “你若无聊,我可以教你。”

  陆秋白本没有多少兴趣,但听她这样说,顿时亮起眼睛道:“好啊。”

  姜林于是找出几本比较基础的,譬如《本草经》、《内经》和《伤寒论》之类的,不过照陆秋白自己的意思,是对《本草经》兴趣最大,左右这本更好入门,姜林就将其它的暂且搁置一旁。

  之前她在药房记下的那些药草和功用都还没有忘却,不愧是生就一副好脑筋,不过对于其中一些具体的功用倒是没有了解的那么详细,此番正好查漏补缺,颇有兴致。

  姜林竭力做着好师长,学生也十分争气地过目不忘,只消她粗粗讲解一二,都能学会贯通联想了。

  果然兴趣的培养也离不开良师的引导,现在陆秋白丝毫不觉得早上那本繁复深奥的医书是无趣之物了。

  经史之外,更有许多广阔有趣的学问。

  陆秋白满足地伸伸腰,一抹斜阳打过来,她抬头看去,这才注意到日头已经西沉。

  一天的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若是能够每日这样无所事事,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可惜这样的日子是奢侈的,陆秋白有些遗憾。

  取舍总是如此,鱼与熊掌无法兼得,更何况是两条注定相悖的道路。

  “晚上吃什么?”

  姜林合上书,语气平缓道:“我去厨房看看。”

  陆秋白有些惊奇:“这几日饭食都是你自己做的?”

  姜林含糊道:“不全是。”

  陆秋白顿时起了兴致,虽然她不喜欢这些琐事,但和姜林一起做就不一样了。

  “那我帮你打下手。”

  姜林却表示拒绝:“你是病人,还是好好休息吧,这些无需你操心。”

  陆秋白将信将疑道:“可是我觉得我已经好了大半诶。”

  姜林只道:“元气尚需恢复,好好养着吧。”

  陆秋白顿时蔫下来:“好吧,都听你的。”

  姜林并未让她久等,毕竟厨娘早已将菜备好,姜林只需要做最后一步就行,这为她省去不少力气。

  今日的饮食也是十分清淡,不过加了少许荤腥,味道醇厚,烹饪精细,陆秋白很喜欢。

  今晚的月亮被云层遮住,廊外也无风,盛夏的蝉鸣逐渐有偃旗息鼓之势,二人早早就解衣而眠。

  不过今晨本就醒得迟,陆秋白理所当然地再次失眠,毕竟是药三分毒,姜林最近并未让她继续使用安神药一类的,心情舒畅便是对抗多思最好的药物。

  身边人的体温近在咫尺,陆秋白脑海里再次浮现昨日呼吸交织时的情动,难免有些心痒,昨夜她喊停,姜林会不会生她的气?

  不过看白日里若无其事的模样,应该没事?

  姜林感受到枕边人忽然抱住她,温热的鼻息在她脖颈间骚动,对方咬着她的耳朵道:“要不再试试?”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以为这章能写到的,没想到又三千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