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大宛第一女宰辅【完结】>第83章 松柏后凋(十)

  殿中光影斑驳,陆秋白匍匐在阶下,看不清上位者的神情态度,闻言从地上直起身,手上锁链随着她的动作发出刺耳的哗啦声,苍白的唇色透出些许病态。

  她看到阶上的的人影向她笼来,身着龙袍的女子缓缓走到她身前,将她手上的铁锁卸去,金属撞落在木质的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卢爱卿这几日受苦了。”

  陆秋白眼睫微动,恭声道:“罪臣谢娘娘关心。”

  萧妧话语平淡,却说起与她的案子没有什么关联的话:“姜大夫于哀家有恩,按理说,她难得开口求哀家什么事,哀家是不该拒绝的。”

  陆秋白瞳孔微颤,但很快将面上的异样压下去,静静等着太后接下来的话语。

  “这几日,朝廷的奏章大都都是关于你和崔卿的,卢卿可知,那些奏章里说的都是些什么?”

  陆秋白抬起来平视前方,答道:“罪臣不知。”

  萧妧拿出几份奏章,放到陆秋白面前,道:“卢卿可以自己看看。”

  陆秋白伸出双手,缓缓翻开地上的奏章,白纸黑字映进她的眼眸,她以为自己应当有所预料,但真正看着那些字字句句,还是感到一阵灵魂的抽离。

  那些污浊不堪的诋毁与谩骂,那些请求帝王重罚她的字眼,铺天盖地地向她涌来,为了往她身上泼尽脏水,这些人不惜将一件件平常的小事无限放大,试图从中证明她的罪大恶极。

  甚至曾经被万人歌颂的高功美德,此刻也重新变成了这些人嘴里的利欲熏心。

  面对这样的千夫所指,好像怎样的辩驳都会变得无力,事实本身如何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要如何平息这些人的怒火。

  萧妧有些惋惜地看着这个年轻人,若是卢柏能早几年步入朝堂,或许她也不会选择和崔氏合作,以致埋下如今的祸根。

  “哀家明白卢卿心中的委屈,只是众口铄金,哀家也不得不有所顾虑。”

  陆秋白将奏章郑重合上,整齐地放回面前的地面上,道:“让娘娘为难,是臣的罪过。”

  萧妧心中闪过一丝不忍,但并不足以改变她的决定:“崔氏作恶多端,勾结宦官,架空主君,哀家也想趁此机会查清那些旧案,还朝堂和天下一个太平。”

  “可时势比人强,哀家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

  话语中透露出的意思被陆秋白清晰地接收到,她一字一句道:“若能为万民博得一线生机,还天下一个清平盛世的可能,臣愿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萧妧得到满意的答复,遂道:“不久之后,我会为你平反翻案,青史之上,只会留下你卢柏的忠臣之名。”

  陆秋白对此并不在意。

  萧妧继续道:“崔氏结党营私,逼死忠臣,国子监的学生们也会为你鸣不平,到时若能借此肃清朝堂,天下万姓,都会感念你的牺牲。”

  陆秋白知晓这不过是太后劝慰她心的说辞,这些都不是她真正在意的,只要当年与事之人和罪魁祸首能得到应有的惩罚,她的心愿便算是已了,其它的事情,就留待后来人吧。

  她甘愿做这一颗燎原的火星,自她之后,愤怒不甘的星火,会再次将污浊燃尽。

  除此之外的奢求,被她一一抛却,步步放下,曾经的豪言壮语,终究还是化为烟尘,此身无法上青天,但求后来之人,借她之身,直上青云!

  陆秋白郑重地拜别太后,心中的大石彻底放下,忽然间觉得一身轻松,再没有什么需要她忍辱负重、小心翼翼地去维护。

  数月以来被消磨的属于少年人的神采再次回到她的身上,苍白的脸上显出一抹病态的红晕。

  乾元殿的大门被宫人拉开,斜阳自殿外照射进来,披在她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深秋的寒风从宽大的衣袖裤脚灌进来,猎猎鼓动。

  陆秋白自夕阳之中见到太后身上闪烁的流光,衣袖上的龙身似在游走,她想起曾经坊间的传言。

  许多百姓都说,太后是天降神女,自她掌政以来,民生渐有恢复之势,幼帝尚小,若没有她,大俞王朝恐怕无以为继。

  现在这个人站在自己面前,如同一个天生的帝王,冷静缜密地计算着将来的利弊得失,心中装的是天下百姓,她足够仁德,也足够有手段将权柄收拢于自己的手中。

  穿上这身龙袍,陆秋白看出了她的野心与用意,但与之相应的,她也更加感受得到,为了穿上它,因为穿上它,她将要跨过怎样的阻碍与否定。

  陆秋白站在夕阳之中,由衷地说出一句:“娘娘,这身龙袍,真的很适合您。”

  萧妧有些意外地看着她,总觉得她身上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在这一刻几乎要破壳而出:“他们都说,此乃效仿吕武之恶。”

  陆秋白笑笑,坚定道:“武皇开创盛世,吕后英明决断,她二人均是千古明君,如何便是恶?”

  孤绝的身影渐行渐远,萧妧站在原地,尚且久久回不过神。

  陆秋白平静地踏出乾元殿,寒风透骨冷彻,但她丝毫没有瑟缩,反而觉得前所未有的松快。

  她跟随押着的她的人走下长阶,却在远远见着宫道上停着的銮驾。

  年幼的皇帝等着她,质问她:“为何二位先生要走到如此地步?”

  陆秋白看着他,如同看一个强装大人模样的孩子,她十分有耐心地回答道:“君子立于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幼帝并不理解,他是帝王,不需要做一个君子,他有些生气地问道:“二位先生都是朕亲近的人,却都离朕而去,朕以后,应该怎么办?”

  陆秋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道:“陛下自会有自己的道。”

  幼帝并不满意这个回答:“先生何至于此?二位先生各退一步不好吗?朕还需要你们,等朕长大……”

  陆秋白笑了:“现在,是崔老不想放过罪臣,也没想放过陛下,陛下应该去问问他,为何要如此?”

  幼帝愣在原地,陆秋白看着他,明明心里什么都清楚,为何还要来问她这些呢?是因为他自己也感到深深的无力吗?

  见幼帝不再言语,陆秋白同样以臣侍君之礼郑重叩别,坦然接受自己将要面对的结局。

  王权霸业,总会有前赴后继之人,淳安王是如此,崔文海亦是如此。

  即便江山更迭,许多事情依然不会有本质的改变,李自晖是如此,先帝亦是如此。

  唯有在萧妧身上,她看到一丝她从前从未想过的一种可能,只可惜太晚了。

  萧妧的胜算太低,为了这个可能,她愿意赴死,哪怕只是起到一点微弱的作用。

  大理寺狱阴冷潮湿,陆秋白感受到自己身上最后一丝日光的暖意也被彻底拂去,一颗心彻底沉坠下来。

  前方带路的衙役脚步沉稳,身上的佩刀在腰间哗啦作响,她粗粗一扫,察觉到异样:“这不是回牢房的路。”

  衙役毫无起伏道:“有人要见你。”

  陆秋白眯起眼睛,这么快就有人耐不住要下手了?不过对方恐怕没有料到,此举正中她与太后的下怀。

  若她横死狱中,岂非更加坐实了她的指控,间接证明了崔氏定有猫腻?否则何必着急杀人灭口。

  她倒要看看,是什么人如此大胆,既有权柄手段见她这个重犯,亦有胆子冒险也要杀她。

  只是她一心求死,却忽略掉了那个最大的可能,看到姜林出现在她面前的那一刻,她甚至想要夺门而逃。

  身后的房门被关上,整个屋子里顿时只剩下她们二人两两相对。

  陆秋白想起那句被她忽略的话语,现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原来当初那些伤人的话,不过是为了让她无所顾虑。

  那现在,她也没有必要让她有所担忧,时间会磨平一切,多年以后,她的天地本就辽阔,没有她的牵绊,她自是天地间最自由的雁,走遍山川,远离京都,京中的这些波云诡谲,都不会影响到她分毫。

  有太后的赏识与曾经的大恩在手,身为医者的她,本就可以为自己搏出一片天。

  她换上一副不解的模样:“太后说,是你求她……为何?”

  姜林站起身,开头便是道歉:“对不起,当时我不该说那样的话,只是猝然知晓陆家之事,不想你有所疑虑。”

  陆秋白退后一步:“你调查我?”

  姜林看着她后退一步,知晓自己曾经说了重话,说出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留下的裂痕不可能消弭无踪。

  “对不……”

  陆秋白冷哼一声:“所以你那时就已经知道,勇宁侯与姜孜,同样是间接逼死陆家满门的凶手。”

  姜林怔在原地,没想到她会这样说。

  陆秋白还在继续:“我竟……与仇人之女达成盟约,还被仇人之女救起两次,哈哈哈哈!真是苍天误我!”

  姜林收回本想触碰的手,道:“我替他们向你道歉。”

  陆秋白冷笑一声:“替?没有人可以替她们道歉,我要她们全都付出应有的代价,姜大夫不欠我的,您可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这声道歉,我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