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悲催的穿越没有金手指>第67章 露脸了

  就在林江忙着研究做豆腐,做胰子的时候,大老爷的加急奏折和三头大肥猪已经顺利送到了皇宫。

  若不是路上要仔细照看这三头大肥猪,恐怕送到的时间还能再提前几日。

  皇上打开奏折看完后,龙心大悦!

  “哈哈哈........好!这堰州居然出了个如此了不得的人物啊!好!当赏,当重赏!”

  听到堰州,宋绍年的心乱了一拍,看着如此情绪外露的皇上有些意外,这是遇到了什么天大的喜事?让这位最近情绪一直死死压抑的皇上如此高兴?

  不等他问出口,皇上就站起身拉上宋绍年兴冲冲道:“走,跟朕一块儿去看看堰州来的好东西!”

  一行人呼啦啦的来到大殿外,就看到了三头膘肥体壮的大肥猪。

  皇上看着这三头梦中情猪眼睛亮的吓人,喃喃道:“朕从前就想着若是有一天朕能养出真正的大肥猪那该多好啊!可惜天不遂人愿,朕走上了这条路,这个想法就彻底没了实现的可能,如今,朕居然亲眼见到了朕梦寐以求的大肥猪!”

  皇上激动的走到拉猪的马车前边,甚至伸出手在猪的身上摸了好几把,还招呼一直站在旁边没动的宋绍年。

  “宋卿,快,快来摸摸,这猪多肥啊!长的多好啊!”

  一旁的宋绍年嘴角直抽抽,这位是不是忘记了,他如今可是九五之尊,天下共主,不再是那个乡间的草莽了?

  不就是几头大肥猪吗?至于这么激动吗?不过,这猪确实是真的肥啊!这猪到底是什么人养的啊?这都快成精了好吗?

  在皇上的殷殷目光下,宋绍年信步走到车前,伸出自己矜贵的手,轻轻摸了摸,真心实意道:“好猪!”

  皇上立马喜笑颜开,连连点头道:“没错,好猪!这几年朕一直在找粮食增产的办法,司农院的司农们也从未懈怠,可惜迟迟未有进展,没成想,堰州的一介乡野草民不仅找到了一种新的肥料,还制作出了一种新农具,更是养出了如此让人心欢喜的大肥猪!”

  “圣上得天庇佑,乃真命天子!如今家国安定,圣上的子民亦是人才辈出!才能养出这么........膘肥体壮的大肥猪!”

  宋绍年面不改色的奉承道。

  “没错!朕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那些阴沟里见不得光的老鼠,永远只配活在阴沟里!宋卿,咱们去看新农具!关卿可是在奏折里说了,这新农具可是以往百姓使用农具速度的十倍有余啊!”

  宋绍年一听,也来了兴致。

  “是吗?”

  “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皇上登基以后,命人把后宫中废弃的宫殿夷平,开垦出了一片田地,亲自种上了粮食,意欲不忘国之根本。

  更是因为他忘不了那些年的艰辛,那些年饿肚子的感觉,更是忘不了,天下还有太多太多的百姓还饿着肚子,穿不上衣。

  一行人很快又来了宫中开垦出来的田间地头。

  皇上把衣袖挽起,扬声道:“把新农具拿上来。”

  立马有宫人将新农具拿上前。

  看着这个奇形怪状的新农具,皇上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宋绍年看出皇上的尴尬,温声道:“可有使用此农具的说明。”

  “有,关大人一同送过来的。”

  宋绍年接过详细的说明书看完后,给皇上仔细讲解如何使用。

  很快,皇上就上手了,毕竟幼时他也是要经常干农活的。

  唰唰唰——

  皇上干的十分起劲,旁边的宫人也都看的兴奋异常,这可真是好东西啊!有了这个,秋收的时候要省时省力的多啊!

  宋绍年看着皇上手里的新农具,心里也对能制作出这东西的人有了些许好奇。

  过足了手瘾 ,皇上接过宫人递过来的帕子擦擦脸上的汗和手上的灰尘,心情极好道:“此物还未命名,宋卿,你说朕要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宋绍年笑着道:“此物乃本朝建立以来的第一件新农具,又有圣上亲自赐名,定能激励司农院的司农大人们多多创新!”

  皇上哈哈一笑道:“那便叫一掠吧!也让那帮大人们醒醒神,齐元朝的第一件新农具不是出自司农院,而是出自民间。”

  两人又折回去看使用新肥种出的粮食,路上,宋绍年好奇道:“不知做出一掠和养出肥猪的是何人?”

  想到奏折上所说林江的过往,皇上叹口气道:“说起此人,也是个苦命人啊!咱们齐元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宋绍年点头:“朝中如今已然达到了一种平衡,他们也不敢再贸然出手,咱们也可以把重心放在民生上,争取早日让百姓吃饱饭,穿暖衣!”

  他又想到了陈钰说的那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自从陈钰走后的每一天,他都在琢磨这句话。

  “没错,所以这个叫林江的,就是我们很好的切入点,以他为由头,大力发展民生,鼓励民间百姓创新改革。”

  宋绍年点头。

  “林江提出的鸟粪肥用于提高粮食产量效果非常的明显,我们齐元朝有山有林的地方还是非常多的,最起码那些地方的粮食都能多多少少的增产一些,还有养猪,关卿可是在奏折上说了,这猪的肉可是香的很,晚上咱就尝尝,宋卿,今日你就不要着急走了。”

  “能得关大人一声赞,臣还真得尝尝了。”

  “哈哈哈.........关卿的嘴可是出了名的刁啊!”

  待两人看到送来的粮食,眼中更是浮现出满意之色,不由又把话题引到了种出粮食的林江身上。

  此时的宋绍年并不知道林江就是他心心念念的陈钰。

  “这林江的家乡在宁州,宁州偏远啊!”

  “是挺远的, 臣曾到过宁州的赤水县游学,那里的山多,土地也更贫瘠,百姓们都是骨瘦如柴。”

  皇上叹气:“这林江家中更穷,关卿奏折上说这林家只有四间茅草屋,漏风又漏雨,连个院子都没有,篱笆墙,大门更是没有!想当年,朕的家虽穷,可也没穷到这种地步!”

  宋绍年垂眸看着手里颗粒饱满的麦粒,没有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