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哥儿的心病终于了了,对林晓寒与陆秋成两人更是感激不尽。恨不能跪下给他们磕几个响头。

  陆秋成对他说道:“若不是晓寒与我求情,我是不愿参与村里这些田地纠纷的。你要谢就好好谢他。”

  田哥儿听了,对林晓寒更是感激,只恨自己没什么本事,不知怎么偿还林哥儿的恩情了!

  大事办完了,时辰还早。陆秋成便带着林晓寒他们去集市上转转。

  这县城里的集市也算小有规模,一路上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各色人流也不小。只是这城里的东西,比乡下还要贵了许多。

  一只母鸡要卖二十五文,猪肉涨到了十二文,鸡蛋也要四文钱一个……

  几个人转了一圈,田哥儿是一路询价,一路啧啧摇头。忍不住对林晓寒说道:“这县城里的物价也忒贵了些,住在这里怎么糊的了口?”

  “你只看到这里物价贵些,却没想过这里人的收入要比乡下多出不少。”林晓寒道:“若是真的不能糊口,那为何村里人发达了便会搬入城里?可见这里的生活条件还是要比乡下好一些。”

  “林哥儿,你也想搬到城里来住么?”田哥儿听林晓寒说了,不禁也有些向往,忍不住问道。

  “当然,陆家村太小了。”林晓寒理所当然的说道:“不过我不是想搬到县城里,我想搬到京里去住,想必那里的环境与见识又不一样了。”

  田哥儿睁大了眼,觉得林哥儿的胆子真是大,自己还担心在县城里活不下去,人家已经想着去京里住了!

  陆秋成在一旁也听见了,咽了口口水,额角冒汗,压力忽然有点大。

  要去京里,那自己得继续往上考取功名才行。现在他只是个秀才,两年之后,才能去考举人,还不知能不能考中!

  不过既然林晓寒想去,自己得多加努力,争取让他早日得偿所愿,在京里过上扬眉吐气的好日子。

  陆秋成这边已经进行了好几轮心理活动了,林晓寒对此却一无所知。

  他说想去京里,其实压根就没想过靠着陆秋成考取功名,而是想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的走出去。

  “这条街都走到头了,怎么也没见着卖书与卖文具的地方?”林晓寒四周张望了一圈。

  他想要买写帖子的纸张和材料,但是一路上一间文具店也没见着,终于忍不住问道。

  “卖这些东西的地方不在集市里面。”陆秋成耐心的开口解释:“这些东西属于文房用品,自是不会与这些吃食裁缝等俗物靠在一起,它们都集中在县城的书院附近。”

  “那我们现在去书院附近转转?”林晓寒说道。

  田哥儿没有意见,他听林晓寒的,于是几人一起朝着书院走去。

  县城里的书院不大,里面读书的人却一直不少。

  这里教书的先生都是秀才功名,之前陆秋成也在里面读过一阵,考取了秀才之后,就算出了师,后面就没在书院里读书了。

  陆秋成他们走到附近的时候,正巧时辰已经到了中午,是书院午休的时间。

  许多学子们三三两两的结伴从书院里走出来,到附近的书店和文具店闲逛。其中就有一些陆秋成曾经的同窗。

  陆秋成远远便听到一人叫他的名字,与他打招呼。仔细一看,原来是赵家公子赵寅,正是之前给陆秋成介绍了抄书兼差的那位。

  赵寅走到陆秋成面前,正准备问他书抄好了没有,便看到他身边站着两个哥儿。

  其中一个五大三粗的,年纪稍长一些。还有一个不过十八九岁,长的十分俊秀,一看便知是大户人家养出来的。

  “这位……难道是你的?”赵寅早知道陆秋成成亲了,娶了一位城里大户人家的哥儿,想必就是年轻的这位了。

  陆秋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摸了摸脑袋,对赵寅说道:“这位便是内子,今日驿馆里休沐,我便将他带来城里转转。”

  “你好,早有耳闻。”赵寅有些调侃的拍了拍陆秋成的肩膀,对林晓寒挤挤眼道:“咱们书院里都知道陆兄为了一个美人倾尽家财,成亲花光了所有家底,连府城里的书院都没钱上了。如今一看,果然是名不虚传。”

  林晓寒愣住,看向陆秋成。赵寅说的事情他并不知情。陆秋成为了与他成亲,竟推了去府城念书院的机会?这又是怎么回事?

  见他一脸迷茫的看向自己,陆秋成连忙紧张的对他说道:“这是赵公子,我的同窗。他这人最爱开玩笑,说话没几句正形,你不必放在心上。”

  陆秋成这边对着林晓寒打哈哈,另一边,书院中却又出来了几个他的老熟人。

  其中一个是书院的院长,姓郑,一看到陆秋成与他身后的林晓寒,就有些生气摇了摇头,板着脸从旁边走了过去。

  跟在郑院长身后的,还有几个青年学子。这几人看着与陆秋成一般大,神色却十分高傲。

  其中一人长着一双吊梢眼,不屑的瞟了陆秋成身后的林晓寒一眼,冷冷说道:“还以为是什么国色天姿,原来也不过如此。为了一个哥儿,竟是连一点读书人的风骨也不要了。”

  陆秋成站在原地,握紧拳头,强忍住了心中的怒火,没有冲上去动手打人。

  这里毕竟是书院外面,自己又带着林晓寒,贸然与别人起了冲突也不好。

  赵寅也一脸尴尬神色,在一旁打着圆场道:“别理那书呆子,老祖宗都说了先成家后立业。我瞧着陆兄现在倒也挺好的,待过些日子,就老婆孩子热炕头了,他们懂什么?”

  林晓寒此时并没有注意他说些什么,倒是通过那几个书生的话语和陆秋成的神色察觉出一丝不对来。

  他先按下不表,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提议去附近的文具店里看看。

  文具店里自是有不同种类的红纸卖的,林晓寒花一百文买了五张普通红纸,又花了五百文买了五张烫金红纸包了起来,接着又看了些普通的练习纸与墨汁。

  他仔细询问了一番,才发现现在的文具店里是没有调好的金墨汁卖的。

  不过铜粉倒是有卖的,就是价格很贵。一两铜粉便要一两银子,还要自己回去调配。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林晓寒咬了咬牙,讨价还价半天,最后花了四百文钱买了四钱铜粉。就这样,他刚刚赚来的定金便已经全部搭进去了,一点也没能剩下。

  林晓寒再没钱买些什么了,他看了看旁边,发现陆秋成正在与赵寅看笔。

  赵寅想要挑一只兼毫笔画画,让陆秋成帮他挑选。

  林晓寒见陆秋成挑的专注,便没有与他打招呼,而是带着田哥儿离开了文具店,转身朝着旁边的书店去了。

  这还是林晓寒第一次来到这个时代的书店。没想到现在的书店比自己想象中的规模大,出售的各类书籍倒还挺齐全的。

  其中有一面墙的书柜里放着四书五经等学习用的典籍。剩下的好几处书柜里,则分别放着其他各类书籍。

  这书店平日里都是些书院的学生过来,店老板是个会做生意的,还特地设立了一个读书区。让家中贫穷的书生可以花些小钱看书,只需要两个铜板便能进去看一个时辰了。

  田哥儿看不懂书,见那书店里密密麻麻的都是书本,又有许多书生,心中也是发怵。他不敢进去,就与林晓寒说自己站在门口等他。

  林晓寒点点头,也不勉强,自己走了进去。

  那店小二此时正闲着,看到林晓寒这样一个哥儿进来,也是吃了一惊。

  但见他身上穿的衣服样式虽旧,却也是上好的料子,以为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小哥儿,便迎上前来问道:“这位客官,可是想要什么样的书呢?我可以帮你介绍。”

  “有什么好看的话本子么?”林晓寒想了想,开口问道。

  那店小二闻言倒是不出意料的哦了一声,连忙指着东面一面墙的书柜介绍道:“那边都是些最新的话本子,特别有几本才子佳人的故事,极受哥儿与女眷欢迎,连县丞家的小姐都差了下人来买。”

  “多少钱一本?”林晓寒走了过去,随意抽出一本,翻阅了几下。

  “这本便宜,只有一册,三两银子便能看全了。”店小二搓了搓手,笑着说道。

  林晓寒:“……”

  他连忙将那话本子放了回去。

  难怪有人找陆秋成抄书,原来抄书的价格比买书还要便宜一些。

  见林晓寒这番动作,店小二便知他也是个没钱的。

  他对林晓寒的热情也收敛了一些,指着读书区又问:“你想看话本子?其实若是没钱,也可以去那边看的。只需要两文钱就可以看一个时辰了。”

  林晓寒闻言摇了摇头,这些话本子的故事都讲的一般,他并不想看。但是可能是因着上一世的职业习惯,不自觉地他就想对这个时代的小说产业多了解一些。

  那店小二见他也没有读书的意向,便不再搭理了,转而去招呼起了别人,留他自己在书店里闲转。

  正在这时,方才在书院外,与陆秋成有过摩擦的那群书生也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

  他们刚吃完了午饭,还有些闲散时间,便爱花两文来这书店里读一会儿话本子。

  一走进店中,他们便瞧见方才陆秋成身边的那个哥儿正站在里面,也不知在看些什么。

  之前说话最难听的那位吊梢眼顿时就变了脸色,一脸怒意的指着林晓寒大声说道:“这里是书店可不是茶馆。读书人的地方,是大雅之堂,怎么什么哥儿女子的都能混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