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唤魔【完结】>第103章 103 国师

  杨灿虽然心里跟郑骁怄气,到了第二天真要出发的时候,还是换了一身简单的小斯装扮,为了不引起他人注意,还特意做了些简单的易容。

  见他要跟着一同进宫,凌王也没说什么,如今他与这个“三子”之间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只要郑骁不触碰他的底线,他便可以对对方做的所有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杨灿就这样跟在马车边上一路走到了王宫前。

  在三个国家中,武国军事最强,娄国文化底蕴最深,而郑国则拥有强大的经济和民生。

  郑国的富裕得益于其王室求贤若渴的传统,唯才是用,这建于王宫之前的“君子道”便是一个例证。君子道实际上也就是位于宫门前的一条三车宽的白玉石大道,道路两边种满了松柏,因松柏象征君子,故得名“君子道”。

  得此名字也并不为过,每年的春秋两季,全国各个地方官吏举荐上来的人才,都会在这里进行一场大考,考中前十名者,便可获得觐见大王的机会。

  郑王会在这样的会面中向学子们提各种问题,多是治国方面的。那些回答能让郑王满意的,都会被当场册封官职,或留在都城或派遣到地方上任。如不能令郑王满意的,也会赐金百两,赏车一部,算是衣锦还乡了。

  这样“爱才”的传统在郑国已经延续了好几代君主了,郑国便没有不强大的道理。

  马车到了宫门口就不能再往前了,凌王带着一行人徒步进入,殿内已经有内侍官在候着了,见王爷驾临,赶紧碎步迎到宫门口,毕恭毕敬地领着他们向内庭走去。

  凌王与当今的郑王是亲叔侄,原本应该是一家亲的,却因为郑王这几年明显地打压旁支与外戚,导致两人关系一度很紧张。

  为了避嫌,郑括早在两年前就已主动辞去了宫中的职务,原本是打算带着一家老小去属地养老的,却不想被郑王强行留在了都城内,说是侄子舍不得叔叔远走他乡,实际上就是将他囚禁在了身边,好时时刻刻监视他的举动。气得郑括两年了没进宫一次。这次算是辞官后第一次进宫,就连他自己都略显忐忑,不知郑王突然召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因这次见面不是正规的国宴,一行人被领到了后殿,这里算是郑王寝宫的一部分,一般的家宴和私宴都会在这里进行。

  杨灿随着众人跨入后殿,微微一怔,本以为可以看到极致的奢华,没想到如此普通,殿内的陈设略显老旧单一,有些地方竟还比不过凌王府。

  众人坐定,主位上还空着,杨灿作为郑骁的“贴身小厮”,只能站在主人身后,宴会全程都必须候在那里,若非主人唤他,不可移动半步。

  凌王府的人在殿内等了足足一刻钟的时间,郑王才带着人不紧不慢地赶到了,只见他一身黑衣,头戴皇冠,腰间束了根金丝玉带,身材略显臃肿,走起路来却是稳健。他与凌王果然是亲叔侄,两人眉宇间有几分相似,只不过一个偏霸道,一个更加内敛些。

  郑王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女子,说不上有多貌美如花,却是体态丰盈,一身雍容华贵的礼服,头上插满了金饰,经内侍官通报,杨灿才知这女子是刚刚大病初愈的殷王后。

  王与王后坐上首位,接受了众人的礼拜,王后看上去还算和善,一直面带笑容,郑王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了,与郑括说话时不停地往殿外张望,似乎在等什么人。

  叔侄二人就这么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貌合神离,酒席过半了,也没见郑王聊出个所以然来,更是对郑骁不闻不问。疑心病重的郑括露出紧张神色,以为大王在殿外埋伏了刀斧手,想要借机拿他性命。

  却在这时,殿外传来内侍官的一声高喝:国师到!

  听到这三个字,郑王脸上的表情明显一松,王后更是笑靥如花。众人朝门外望去,只见一道士模样的男子缓缓进入殿内,他身着宽袍,头戴面具,手中一柄拂尘,脚下阵阵徐风。杨灿心头一紧,手已经放在了腰间的储物袋上。这个人居然毫不掩饰自己的灵气,更要命的是他居然还是个极境的修仙者。

  杨灿开始怀疑此人是不是祝思羽。

  宽袍男子不紧不慢地走到首位前,俯身一礼。郑王虚扶了一把,指着身边一个空座。

  “国师坐这吧,也好跟本王说说话。”

  郑括斜瞥了一眼那个座位,就在首位边上,当即脸色一沉。心道自己作为皇亲国戚,正统的王爷,如今却要屈居一个臣子之下,郑王是在故意羞辱他。

  国师坐定后,郑王明显来了兴致,笑着对座下的郑括道。

  “王叔,国师你还是第一次见吧,上次邀你进宫参加国师册封大典你都没来,当真不给面子,要罚一杯酒,要罚!”

  郑括脸色更加难看了,哪有王爷给臣子敬酒的道理?但碍于大王的命令,也只好端起酒杯,虚礼后一口饮下。

  “刚才听大王说,这次的约见是国师的主意?不知国师有何高见?还望不吝赐教。”

  见对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既不回答,也不把面具摘下来,郑括心中的怒意徒增,但又不好发作,只能强忍着。

  隔了好一会,那人才慢慢将面具摘下,露出了一张白净面孔。

  果然是祝思羽。

  杨灿身子微微一震,差点没忍住就要出手,首座上一直没说话的殷王后忽然珠落玉盘地笑起来。

  “凌王当真有面子,平日里国师从不会摘下面具,哪怕是觐见大王,参加朝政亦是如此,今日见凌王来了,居然愿意展露真颜,看来今天是有重要的事要说了。”

  祝思羽不动声色地笑了笑,向着殷后略一欠身。

  “今日邀请凌王过来,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为了跟故人叙旧,顺便将他引荐给大王和王后。”

  郑王听着面露喜色。

  “国师的故人?难道也同国师一样,是个活神仙?”

  “大王谬赞,我们也只不过学得几年的仙法而已,不足道尔。”

  祝思羽说罢偏向头,目光落在郑骁身上。

  “别来无恙啊,郑师弟。”

  这一声师弟,就连一旁的郑括都大吃震惊,连忙转头看向小儿子。

  “你也是个修仙者?”

  郑王的兴致彻底被调动起来了,他尝过修仙者的好处,便觉得这些人都是大才中的大才,是能翻云覆雨的活神仙,多将这些人收进朝中,为他效力,将来一统天下也不是没有可能。如今,王室中竟然也出现了一个修仙者,郑王喜不自胜。

  “王叔,这位就是你几年前跟我提起过的那个郑骁吗?果然生得一表人才,气宇轩昂啊。”

  “犬子不才,大王谬赞了。”

  郑王笑道。

  “王叔不要太过谦虚,刚才你们进来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位郑骁表弟相貌不凡,眉宇间透着一股灵气,定不是一般人物,你们瞧,可不是让本王给猜对了吗。”

  听得此言,杨灿暗中翻了个白眼,心道国师没来之前,你压根连个正眼都没给过,现在来说这话,真的脸皮够厚。

  郑骁依旧面无表情,双目微垂,冷淡地回答道。

  “国师认错人了吧。”

  祝思羽双眼轻轻扫过杨灿,嘴角弯出一个浅笑。

  “既然师弟不想与我这个师兄相认,我也就不勉强了。听闻郑小公爷在外游历了这些年,学了一身好功夫,不知道能不能赏脸与我切磋一番?”

  没等郑骁回答,郑王倒是率先截了话头,一脸讶异地问到。

  “国师,你还会武功?本王怎么从未听你提起过呀?”

  “小人只是略知一点皮毛,让大王见笑了。”

  郑王的兴致彻底被调动起来。

  “国师能文能武,精通医理,有无量神通在身,怎么能如此妄自菲薄呢。郑骁表弟,既然国师相邀,你们就到殿外比试一场,点到为止,勿要伤了对方,正好也让本王和王后开开眼界。”

  郑王虽然笑容满面,但眼睛里却有着不容拒绝的光。郑骁起身挡在杨灿跟前,也挡住了祝思雨的视线。

  “既然国师要比,那就比一比,请移步殿外,你我点到为止。”

  祝思羽点点头,率先走了出去。郑括赶紧凑到儿子跟前,小声道。

  “他是大王身边的红人,不许赢,也不要伤了自己,打不过了就赶紧叫停,明白吗?”

  郑骁连个眼神都没给他,也跟着出了殿外。

  来到殿外,两人面对面站定,祝思羽一柄拂尘在手,笑容满面,郑骁双手背在身后,面无表情。郑王早已领着王后站在了大殿门口,王后的表情很是微妙,她紧抓着衣袖,盯着祝思羽,有些期待又有一些害怕。

  “两位爱卿打算怎么比试?”

  祝思羽将手中的拂尘往背后一插。

  “就徒手过几招吧,这样也不会伤了对方。郑小公爷,你可准备好了?我要来了。”

  话音刚落,人便身子一弓蹿了上来,一双虎爪直抓向郑骁面门。杨灿暗自捏紧了拳头,想不到他上来就这么凶狠,这哪是切磋,分明就是要取对方性命,心中顿时火冒三丈。

  郑骁倒是冷静,他原本功夫就不差,一个探手游云,轻轻松松就化解了对方的攻势。祝思羽落下就一个马步深扎,又一拳打过来,郑骁浅浅一笑,也不想与他正面交锋,边一路格挡着一路往后退。装成一副勉力支撑的架势。

  郑王看得兴起,连声叫好,郑括则是一脸紧张,没料到国师功夫如此了得,深怕郑骁被打坏了,一个劲的在那里倒抽凉气。

  杨灿虽然看出郑骁是故意退让,但也是心中怒意难消,祝思羽在东海试炼场干的那些龌龊勾当,他还牢牢记在心里呢,这次没找他算账已经够意思了,想不到这混账东西居然主动凑上来,如此咄咄逼人,真恨不得此刻在场中比试的是他自己,定要把这混蛋的脑袋削成十八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