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现代言情>我在这里啊【完结】>第36章 含苞(二) 疼她还来不及。

  誓师大会结束后, 是学校为高三学子筹办的成人礼。

  比誓师大会还要隆重盛大。

  大家首先要跨过教学楼下的“成人门”,从年级主任手里接过一朵精心包好的向日葵,脖子上挂上红围巾, 走过有全年级老师夹道欢迎的红毯, 在红毯的尽头拍照留念,然后由班长带队回到礼堂, 观看名为《我的十八岁》的纪录片。

  活动结束已近黄昏。

  学校估摸着学生们也没心思上晚自习了,就给全体高三生放了一晚假, 主打的就是一个劳逸结合。

  来给桑逾送饭的桑黎川听闻桑逾他们的晚自习不用上后,脑筋一转, 让桑逾带路,一起去看望被赵毓芳送走的桑珏。

  江憬今年刚读完研,在空天科技研究所工作,立了业却没有成家,因此目前跟着父母住,桑逾没想到这么快就又可以见到江憬了, 不禁暗自窃喜。

  他那儿离桑逾他们家没有多远的距离。

  在桑逾的印象里,上了立交桥,再从立交桥上下来, 差不多就快到了。

  桑逾平时的表达欲并不强烈,就连今天的演讲稿的内容,也是她斟酌了很久,才决定要当着全年级师生的面说出来的。

  可是她真的有好多话想对江憬说。

  她想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统统告诉他, 把她的快乐与自豪分享给他。

  他们还没上路,她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见他了。

  江憬他们一家人住在远近闻名的高档小区, 物业服务相当到位, 客人一到小区门口, 主人就知道了。

  但是桑逾感觉江家不太欢迎他们,保安电话通知时跟那端聊了很久,起码有五分钟。

  桑逾低头盯着学校发给她的向日葵,有些失落地想:也许对于江家来说,他们家的人,都是会给他们添麻烦的不速之客吧。

  从那年来北京起到现在,他们家就承蒙江家照顾,就像远道而来投奔他们的穷亲戚。

  不,连亲戚都算不上,非亲非故的,说是讨饭的还差不多。

  只有桑黎川一厢情愿地管这叫礼尚往来,实际上每回还的人情和物件都不值一提,而□□他们的次次都是得令他们感恩戴德的大忙。

  中肯地说,江家是没义务帮他们的。

  时代更迭,江家虽然不像九零年代那般风头无两,但也算得上风光无限,江憬的爷爷至今受着党和国家的优待,以及亿万人的敬仰,德高望重,功勋卓著。

  她小时候不懂事,未将江憬的家世当回事,长大了才知道这一家子成员都是何等人物。

  简直像做梦一样。

  现在大人们之间的气氛这么微妙,也不知道这微妙的气氛会不会蔓延到她和江憬身上来。

  桑逾怀着忐忑的心情跟随桑黎川登门拜访,所有的忧愁都在江憬家的门打开的瞬间消散了。

  是桑珏给他们开的门,手上戴着湿漉漉的橡胶手套,腰间系着围裙,显然在给他们开门前竟然在洗碗。

  桑逾瞠目结舌,半晌磕磕巴巴地说:“这朵向日葵送你。”

  桑珏不愧是“珏姐”,高傲又骄矜地说:“你先随便放哪儿吧,我现在没空搭理你。”

  桑黎川依然摆出一副慈父的样子,和蔼地说:“几月不见,我的阿珏变得这么能干了,真是爸爸的乖女儿。”

  桑珏长大后察觉到他对她母亲的冷淡,再也不像小时候那么黏他了,见状反倒冷漠地后退一步,不耐烦地说:“你们到底进不进来,我八点就要交家政作业了,急着去干活呢。”

  桑黎川愣了愣,没想到桑珏见到他会是这样的反应,这让享受从被需要中获得的优越感的他感到无所适从。

  桑逾率先反应过来,弯腰换鞋,扯了扯桑黎川的袖子,对他说:“我们还是进去再说吧。”

  桑黎川回过神来,脸“唰”地黑了下来。

  姐妹二人刚才没一个叫他“爸爸”。

  这是一套适合三世同堂的复式空中墅,双卧双客的四居室,客厅、餐厅和厨房在一楼,书房和茶室在二楼,双面阳台配上全景采光落地窗,视野非常开阔。

  江海平和孙茹婷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新闻联播》,饶是知道他们来了,也等到见到面了才起身相迎。

  或许是听到热闹的人声了,江憬也从房间里出来,向桑黎川问好。

  直到江憬出来,总算是有个人捧着他了,桑黎川的脸色这才由阴转晴。

  桑黎川此番前来是带着目的来的,为的就是借着昔日的“交情”,看能不能从江海平这里捞到点好处。

  江海平毕竟是从过政的,才疏学浅是他自谦的说法,再怎么不精谋略,也是有几分城府在的,跟桑黎川打了几轮太极,去书房继续过招了。

  孙茹婷被桑珏催着帮她提交家政作业,管孩子去了。

  客厅里只剩下桑逾和江憬。

  桑逾抬头和江憬对视一眼,鬼使神差地将手上的向日葵递给江憬,问江憬:“哥哥,我不会养花,你会养吗?这花你养着吧。”

  江憬其实不会养花。

  侍弄花草这种事情,他爸和他爷爷都擅长,也就用不着他学了。

  不过桑逾既然问他了,他还是找了个能当花瓶用的器皿装上水,把花插了进去。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无事可做,唯有面面相觑。

  江憬静默两秒,跟桑逾介绍道:“家里一共四间房,我爸妈住一间,桑珏住一间,我住一间,还有一间是空房。我和我爸妈住楼上,桑珏一个人住楼下。她不怕黑,也不怕打雷,从来没上楼找过我们。”

  桑逾顺口说:“除了你,她什么都不怕。”

  气氛瞬间尴尬了起来。

  桑逾自知失言,忙不迭说:“我还是给哥哥讲讲白天的经历吧。”

  江憬笑起来,从烧水壶里倒了杯失去热度的温白开给桑逾:“好啊。”

  桑逾自然而然地接过杯子,对着江憬道了声谢。

  两个人坐下说话。

  桑逾先给江憬讲了自己参加了誓师大会后的感受。

  “不管在学习上受到了多大挫折,大家的心态好像都是积极向上的。即便是有一点消极情绪,谈一谈凌云壮志,谈一谈民族存亡,眼里顿时就有光了。大环境总是在唱衰,八零后要完了,九零后不行了,零零后躺平了。但是只需要一个契机,热情是立刻就能被唤醒的。”

  桑逾告诉江憬:“因为老师留给我的准备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我从台上下来的时候真的很遗憾自己的措辞不够慷慨激昂。我只恨自己没有讲得再大声一点,情绪没有再澎湃一点。但是到接下来的誓师环节,我发现我在演讲时说了什么不重要。当所有人起立,大声说出自己想考什么大学,一起为自己、为同伴加油的时候,场面太震撼了,想不哭都难。”

  桑逾感慨道:“那一刻我才深切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真的是渺小的,但是当一个人的努力变成一群人的团结的时候,就不容小觑了。我有幸生在人口基数这样大的国家,感受到了民族的信仰,不仅仅是为我的祖国骄傲,更为我的同胞自豪。”

  说着她叫了江憬一声:“你知道吗哥哥。”

  江憬耐心地“嗯”了一声以示回应。

  自从上次他意识到桑逾长大了,就迅速从教诲者的身份转变成了聆听者。

  他很喜欢听桑逾发表见解,虽然并不独到,但是与他的三观完美契合。

  桑逾接着说:“大家都很优秀,我们也很幸运,学校对我们的全面发展很支持。听说我们最后看的那部叫做《我的十八岁》纪录片是我们学校的同学自导自演的。学校知道了以后,不但没有怪他们在高三不务正业,还征用了,拿到成人礼上播了出来。”

  她越说越激动,稍微调整坐姿,坐得更直了些:“他们在成绩上虽然没有体现出优势,但他们的导演才华十分出众。这部短片的基调平淡而不压抑,有一种在平凡朴素中迸发出的力量。让人感到的不是努力了却达不到预期的挫败,而是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靠真实来打动人心。特别是开头他们说‘我是谁谁谁’,与结尾的‘这就是我的十八岁,我无悔的青春’遥相呼应,点题明旨,每个人的灵魂都从屏幕里溢了出来。”

  桑逾给江憬描述了一下现场的反应:“一开始他们出场的时候,认识他们的同学都调侃式地起哄,到最后,大家一个一个呼唤他们的姓名,喊着‘你最棒’、‘你值得’,给他们鼓励。我在现场看得太感动了。”

  说到这里她又忍不住嗫嚅:“我才发现不止我一个人的青春里,没有流行歌曲,没有电视剧和电影,没有听过一场演唱会,没有看过一场比赛,参加的所有活动都是在学校的组织和老师的安排下进行的。”

  江憬正想答应桑逾,暑假陪她把想做却没做过的事都做一遍,桑珏洗完碗从厨房出来,目瞪口呆地望着他们,旋即义愤填膺地喊道:“你怎么把我姐给弄哭了!”

  江憬失笑。

  怪不得大家不愿与情感充沛的小哭包亲近,这可真是跳进黄河洗不清。

  江憬不想解释,只是说:“我疼她还来不及,欺负她做什么?”

  桑逾闻言一怔,心口迎来了一阵如山呼海啸般的悸动。

  作者有话说:

  大家五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