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陈乐【完结番外】>第33章 商船(一)

  “雷公木?”苏扬来了兴趣。

  老伯:“是啊,就是雷公劈过的树木,因为雷是至阳至刚的天物,所以这种木头有驱邪避灾的功效。”

  “真的?”苏扬摸着打磨得光滑的簪头。

  老伯笑而不语。

  苏扬举到陈乐的眼前说:“好看吗?”

  陈乐看着明显纯手工制作的木簪,简单中又带着纯粹,很符合苏扬的审美。

  “好看,喜欢吗,给你买。”陈乐准备掏钱。

  苏扬摁住了陈乐掏钱的手:“是你喜欢吗,我给你买。”

  苏扬还调皮地眨眨眼。

  其实苏扬听到一两银子的时候已经打算不买了,虽然现在他们家里的情况是不愁吃喝,但苏扬并没有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但雷公木苏扬是听过的,听说可以驱邪避灾,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苏扬又有点心动。

  苏扬想买给陈乐,现在苏扬有自己的荷包了,里面有陈乐时不时塞给他的零花钱。

  苏扬看沈风意这么精心地为他夫君准备祈雨泽的礼物,苏扬也想送陈乐礼物。

  但荷包香囊苏扬已经送了好几个给陈乐了,一时间又想不到送什么好,一直犹豫到今天。

  所以老伯说这是雷公木做成的簪子,苏扬就决定买下来了。

  虽说木簪子的样式是简单了点,但雷公木意头好啊。

  苏扬小声地跟陈乐说:“回去替你绾发。”

  陈乐看着苏扬那又乖又甜的样子,像咬了颗夹心的软糖,心里甜滋滋的:“好。”

  苏扬从他自己的小荷包里掏钱,付给老伯,然后把簪子在前襟的口袋里。

  陈乐和苏扬看了大戏杂技,吃过午饭,参加了求雨仪式,已经是到了黄昏。

  陈乐和苏扬一同站在江边,天公作美,今天傍晚的晚霞特别美。

  江流镇之所以叫江流镇,是因为南平国一条最富集的河流的其中一条主支干流淌过镇上,所以取名江流镇。

  所以这里的河运发达,不时能看到商队的船舶停靠在江流镇的港口。

  江流镇也成为商船队休息补给的地方之一,镇上的船坞行业正新兴发展。

  陈乐和苏扬并肩看着落日余晖。

  天边的晚霞与江水相映,波光粼粼,好像江水一直流向天边。

  陈乐那一刻明白了什么叫“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好诗,好诗。”陈乐的左边响起了掌声和赞美声,然后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

  陈乐和苏扬望过去,就看到沈风意和站在他身后的春柳在不远处。

  是岸边上有太多人来看商船,人满为患,陈乐才没留意沈风意和春柳。

  苏扬高兴地道:“沈公子。”

  “扬扬。”沈风意听过陈乐这样叫过苏扬一次后,他也跟着这样叫了:“怎么,你们也过来看商船吗?”

  沈风意用目光示意他身后的一排船只。

  船虽不是很大,但胜在数量多,目测有八九只那么多,一排停靠在岸边,一眼看不到头,近看颇为壮观。

  苏扬摇了摇头:“不是,来看晚霞的,我们看到今天的晚霞红红的,很漂亮,特意过来看呢,刚刚夫君还抱怨那些船挡住了霞光,要不然更好看呢。”

  “一次来这么多商船,江流镇可不多见啊。”沈风意打开了扇子。

  沈风意看着晚霞,橙红的晚霞吧他半边侧脸照的微微发烫。

  沈风意说:“刚刚陈兄有感而发的诗句,出口成章啊,半江瑟瑟半江红,应景,十分应景。”

  “啪”的一声,沈风意把扇子打在手心上收起。

  陈乐想,应该是自己太入景了,不小心把诗说出口了。

  陈乐谦虚地说:“谬赞,谬赞,沈公子怎么也在这里?”

  “啊,这个嘛。”沈风意顿了顿:“现在万粒果不是正是时候吗,家人送了些万粒果过来,放在冰窖后再吃会更甜。”

  “岑,岑午言非说什么万粒果刚从冰窖拿出来,冻太久了,吃了对身体不好,我嫌他太唠叨了,就跑出来看船了。”沈风意有点漫不经心道。

  陈乐和苏扬哑然失笑,心想,这性子应该是岑午言自己宠出来的,他自己受着吧。

  “那是岑爷心疼公子您,早上您还腹痛呢,岑爷吩咐小的了,这方面啊,吩咐小的们得看着您。”站在沈风意身后的一个年轻人开口说道。

  这时陈乐才发现,沈风意带着的人,除了春柳还有,嗯,陈乐看了一会儿才认出这个年轻人是影踪。

  影踪是跟在岑午言身旁的侍卫之一,陈乐之前见过,也听过沈风意和夏刚喊他的名字。

  影踪常站在岑午言的身后,这次应该被派来保护沈风意的。

  沈风意知道影踪是个机灵圆滑的人,他人也如他的名字一般,擅长轻功和追踪。

  别看影踪年纪轻轻,他说话做事很是周全,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被选上当岑许的贴身护卫之一。

  连岑许都在沈风意面前夸过他,但影踪有一个缺点,他是一个护主狂魔。

  沈风意就知道影踪一定会站出来替他家王爷说话,于是瞪了他一眼,轻轻哼了声。

  “不过这次真的来了好多船,他们也是来参加“祈雨泽”的吗?”苏扬踮起脚看向那一排望不到头的商船问。

  陈乐还没来得及说话。在陈乐的右手边就有人回答:“这位小公子,你有所不知,这些人啊。是可盐国的人。”

  他的话吸引了在场人的注意,有人认出说话的人是周发:“周大嘴,你又怎么知道?”

  周大嘴被人叫出诨名也不介意。还颇为得意地说:“这点小事,我周发还能不知道?”

  看得出来,周大嘴很为自己的消息灵通而感到骄傲。

  其实,这是周大嘴常做的事情,为一些富家公子答疑解惑,那些贵人听得开心明白了,出手打赏的银钱很可观。

  这也是周大嘴的营生手段之一,既可以赚钱也可以显摆一下自己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当陈乐一行人站在那儿,当周大嘴认出那是陈乐和一品茶楼的少东家时,已经向陈乐他们这边靠拢了,就等合适的时机插话。

  陈乐苏扬穿得不差,沈风意更是穿得贵气,连身后的护卫都有种不怒而威的气势,一看这一行人就不是普通人,这类人正是周大嘴的目标。

  所以,周大嘴刚刚抓紧了时机,适时插话就进来,率先回答了苏扬的问题。

  陈乐他们没说话,旁人有人配合地问周大嘴:“那他们这些船是干什么的,这么多。”

  周发很满意周围人的捧场,侃侃而谈:“这些可盐国的人是来阳草县购买粮食的,船上都是他们今年刚买的粮食,现在他们沿水路从阳草县一路北上,回自己的可盐国去。”

  可盐国是在南平国的北方,是友国

  听名字就知道,可盐国生产食盐,但在粮食方面就稍逊一筹。

  于是南平国与可盐国有签订过协议,协议上规定,在两国可允许的数量上,进行粮食和食盐的贸易。

  南平国和可盐国的人可以互相进入对方国土进行采买自己所需的东西,可以说是互惠互利。

  当然,出进关的人和货物还有所购买的数量都要经过严格的盘查。

  可盐国的人一直在南平国遵纪守法,所以,南平国的人对他们的评价都不错。

  “哦,是吗。”周围有人附和道。

  周大嘴看陈乐他们一行人脸色平平,忙说:“我还打听到,他们每艘船都装有两百石的粮食。”

  “哇。”四周一片哗然,显然,这些粮食数目对一个普通百姓来说,是天文数字,这话也惹来了苏扬的侧目。

  但对沈风意来说,小场面。

  对陈乐来说,更是心无波澜。

  毕竟在陈乐穿越前,就生活在亩产八百的社会里,他甚至还觉得每艘船只装两百石的粮食有点寒碜。

  所以都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

  陈乐看了一眼周大嘴,又看了那些停靠在江边的船,可有可无地说了句:“那可不一定。”

  周大嘴听到陈乐这样说,立刻站出来反驳:“嘿,这位公子还真别不信,这话可是他们商队的人自己说的,可不是我信口开河。”

  陈乐刚想解释给周大嘴听,就听人群中有人往这边喊:“公子,公子。”

  众人看过去,只见是夏刚艰难地在人群中挤过来,好不容易到了沈风意这边,喘了口气才说:“王。”

  刚想说话,就瞥见了陈乐和苏扬,差点把岑许的身份说漏嘴。

  所以夏刚把“爷”字硬生生地憋回去,说话都打磕巴:“王,王,晚了,岑爷说您的果子再不吃就不冷了,过后会变得软趴趴的,叫可以您可以回去吃了,不然晚了您又吃不下饭。”

  沈风意摆摆手:“行了行了。”

  沈风意转身就邀请陈乐和苏扬去一品茶楼一起品尝万粒果。

  显然,陈乐对没见过的果子的兴趣明显大于周大嘴的话,之后就再也没有理会过周大嘴,陈乐拉上苏扬,就跟着沈风意一起往一品茶楼走去。

  陈乐没看到的是,自从他说了那句“那可不一定”后,影踪的视线总是若有若无地飘向陈乐身上。

  可影踪也没发现,自从他时不时地看陈乐,苏扬就留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