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赤霄>第85章 八十五 反击

  七月初九,军帐内。

  定远公把信递给许琛,语气有些严厉:“还说西楚的事与你无关?”

  许琛狡黠一笑:“父亲莫急,西楚朝堂之事确实与我无关,我真的只是去准备烧营的。”

  “我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去烧营的,这件事你最好给我一个不会被天家怀疑的解释。”定远公说道。

  许琛道:“父亲,我们什么都不用解释,西楚和耶兰盟破裂本就是他们两国的事情,我们只是坐享其成罢了。谁能想到西楚皇帝突然在这时立了太子?西楚既然来示好,我们不如暂且先接着。”

  定远公放缓了语气:“那也不可大意,西楚如此反复摇摆,不可轻信。”

  许琛:“我知道,所以我想请父亲放权给我,父亲带人守在西楚一侧,以防生变,我带人去突破耶兰防线。”

  “不行,要去也得我去!”定远公皱了皱眉,“你去太危险!”

  许琛解释说:“父亲与耶兰鏖战半年,彼此太过熟悉。若是父亲要是带兵前去,他们必定严阵以待,反倒不好攻破。耶兰阵前士兵根本不认识我,我带一队人突围,他们定会当做是日常的试探而已。这些时日我让人日日去他们阵前骚扰,已经将他们耍得疲乏了。我带人过去,同时让骁骑卫提前埋在一旁,等我的人到了阵前撕开口子,骁骑卫立刻增援,让我们的重骑兵和车骑兵冲入阵中,只要他们一入阵便好办了。”

  定远公盯着沙盘看了许久,轻轻摇头,道:“重骑兵和战车入阵需要时间,而且不能提前埋伏,骁骑卫撑不了那么久。”

  “所以我们要接住西楚的示好。”许琛走到沙盘前布阵,同时说道,“只要我们和西楚约好时间,让西楚那边先动,待耶兰回援之时,先让人绕到后方放火,营造出后方也有伏兵的样子。按照戎宿的习惯,他定会调人到后方去严阵以待。戎宿手中如今只有十五万,耶兰是长途作战,后继无力,西楚倒戈对他们来说便是腹背受敌。他权衡斟酌,大约会派出五万人回撤到西楚边境地带寻求突破。待人撤出百里后,我便烧他营帐,营造出西楚士兵要先取营帐的假象。无论真假,戎宿必定会到后方查看,而以他以往的战场风格来看,他是个求稳的人,他断然不敢彻底舍弃营帐,所以,在与我们对战的阵前,他会留下五六万左右,剩下的撤回中间地带,进可攻我们,退可守营帐。我在他们最手忙脚乱的时候冲阵,多方发难,胜率就会大很多。”

  “你相信西楚?”定远公问。

  许琛摇头:“不太信。但再差也不会比现在更差了。而且再这么耗下去就要到秋天了,这边的气候入秋就开始极冷,后续辎重还没有上来,咱们的士兵会扛不住的。”

  定远公思忖片刻说:“确实,不能再耗下去了。但是还要防着西楚假意投诚实则是大军对准我们。”

  许琛:“所以父亲要坐镇军中,一旦西楚这边有异动,父亲经验丰富能抵挡片刻,也好给我争取回援的时间。”

  “还是太危险了。”定远公叹了口气。

  许琛走到定远公身边,拉住了他手臂,低声说道:“父亲,我既来了,便是做好准备的。”

  “难得见你这个样子,”定远公看着许琛,心疼又无奈地说道,“我像你这般年纪早就带兵打仗自己做决定了,按说本不该担心什么,但还是放不下,总想护着你。”

  许琛说:“我知道父亲疼我,但我总要独当一面的。”

  定远公最终还是点了头,让流华将回信带去给西楚的信使,然后叫来纪寒一同排兵布阵。

  七月十四,天朗气清,宜反击。

  西楚单方面撕毁与耶兰国的盟约,十万精兵转而对准昔日盟友,长羽军见势立即出兵,与西楚一起攻破耶兰防线。西楚突然倒戈的消息传到耶兰帅帐,主帅戎宿立刻派人回援,那些回援的士兵在刚刚进入西楚境内的时候就遇到了以逸待劳的西楚士兵,全数被歼。

  待派去西楚的人离开后,耶兰的营帐后方百里突然烧起大火,火光之中喊杀声不断。戎宿派人灭火,并调人守住后方,防止西楚反扑。结果火势被扑灭之后发现刚才那些声音不过是作戏,后方早已空无一人。就在此时,之前一直在阵前徘徊试探的三百骑兵突然变成了三万五千人,其中还有五千是令人胆寒的骁骑卫。戎宿立刻将全数兵力压到阵前,想力保阵前不失,但这三万五千人全然不畏死,用命在阵前拼杀出一条血路,顺利将长羽军的重骑兵和战车放入阵中。

  ……

  这一仗,持续了几乎一整日。等到定远公率兵回援平宁侯时,冲入阵中的四万重骑兵剩余不足千人,轻骑死伤难以计数,战车损毁过半,而最先跟着平宁侯破阵的三万骑兵只剩百人,骁骑卫也有不少伤亡。

  当定远公终于赶到许琛身边时,许琛已经累得几乎站立不住,归平和平留也浑身是血,踉跄地扶着许琛。

  “琛儿!”定远公连忙扶住许琛。

  “父亲。”许琛声音嘶哑,“我没给父亲丢人。”

  定远公听言一把抱住许琛:“好孩子,是父亲来晚了。”

  许琛靠在定远公的身上没再出声。

  “琛儿?琛儿!”定远公感觉许琛身子逐渐发沉,着急地去探他的脉。

  这时纪寒等人立刻围上来:“大帅,都统怎么样?”

  定远公长出了一口气:“没事,他太累了,找人抬他回去,让军医给他看看。”

  纪寒一招手,立刻有几人赶来抬着许琛往营帐走去。

  纪寒看着归平和平留:“你俩怎么样?”

  平留勉强直了直身子:“放心,死不了。”

  “别硬撑了,都统都累成这样了,你俩能好到哪儿去,我扶你们回去。”纪寒说完就一左一右地扶着二人离开了战场。

  平宁侯在营帐里躺了一日夜才醒来,而定远公就在营帐里陪了一日夜。

  “父亲。”许琛醒来的第一眼就看了满脸憔悴的定远公。

  “你可算醒了。”定远公立刻把水递到许琛身边,“快喝口水。”

  许琛被定远公扶起来喝了水,这才感觉到疼痛。

  定远公说:“你被震断了一根肋骨,手臂和腿上还有好多伤,得好好养一阵才行。”

  “完了,会被骂死了。”许琛哑着嗓音道。

  定远公轻轻地揉着许琛的头发:“不会的,你立了大功,耶兰主将戎宿是被你斩于阵前的。”

  许琛偏头想了想:“是吗?我认不清人。”

  “这么大还不认人?”定远公笑笑,“有人认得清就行,你要不要再躺会儿?”

  “不了,”许琛看了一下帐内,“归平和平留呢?”

  “他俩都没事,只是皮外伤,已经让军医处理过了。”定远公安慰道,“我看你一直睡着,就让他们也去休息了。”

  “那就好,”许琛说,“他们俩也辛苦了。”

  “这次回去给你们都配上黑甲,以后就不会这么狼狈了。”定远公语气中满是自责,“也怪我,这么多年都没想着让人给你们量一套黑甲出来。”

  许琛扯着定远公的手臂说道:“父亲这么多年是一直不想让我上战场。”

  定远公笑着问:“现在知道战场什么样了,后悔吗?”

  许琛摇头:“不后悔。就是更觉得父亲母亲这些年辛苦了。”

  定远公拍了拍许琛的手:“这战场又苦又累又危险,吃不好也穿不暖,我是真不想让你来受罪。可你最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啊!”

  “这是我自愿的,父亲不必如此。”

  “你先好好休息。”定远公说道,“我已经派人传信回去了,只说大捷,没提你受伤的事。”

  许琛松了口气:“多谢父亲。父亲脸色不太好,也早点休息才是。既然已经打赢了,后面的事情可以慢慢处理。”

  定远公点了点头,走出营帐,吩咐流华去把归平和平留喊来。

  “郎君!”归平进帐就立刻跑到许琛床前。

  许琛问:“你怎么样?伤得重不重?”

  归平摇头:“没事的郎君,我和平留都只是皮外伤,用过药也包扎过了。”

  许琛见归平行动无碍,脸色也很正常,这才放下心来:“那就好。怎么就你,平留呢?”

  归平回话说:“平留跟小寒哥哥在一起,小寒哥哥伤到腿了,平留一直在照顾他。”

  “嗯?”许琛看着归平,“我想错了吗?”

  归平被许琛看得有些发懵,愣了许久才明白,笑着说道:“郎君在想什么啊?跟我可没关系!”

  “是我误会了。”许琛道。

  归平从怀中取出玉佩递给许琛,低声道:“郎君昏睡时手里一直攥着这个,我怕主君问起来没法回答,趁主君不注意时费了好大力气才从郎君手里拿出来的。”

  许琛接过那个流云百福的黑白玉佩笑了笑:“果真是累糊涂了。谢谢你。”

  归平:“郎君想瞒住的事情,我们一定替你瞒住。”

  “那你帮我想想办法,这伤怎么瞒住?”许琛问道。

  归平连忙摆手:“这我们可瞒不住,不过郎君倒是可以问问军医,怎么样能快点好。”

  许琛轻拍了一下归平:“刚才还说帮我瞒,这么会儿就不管我了。”

  归平:“总之主君只传了捷报,受伤一概没提,不如郎君回去之后躲着些四大王?”

  “你这什么馊主意?”许琛说道,“我躲着他?就他那轻功,换做是你你躲得了吗?”

  归平摇头:“我自是躲不过的,我轻功本就不好。”

  许琛摩挲着手中的玉佩,才渐渐有些后怕,如果自己对情势预估错误,如果自己没能撑到父亲赶来,如果整件事都是惊天陷阱,如果……那在京城里的他会怎么办?他不敢再想下去……

  “郎君一日夜没进食了,定是饿了。我去取些吃食来。”归平说着便往帐外去,不一会儿就端着干粮和清粥进来,坐在许琛下方。

  许琛看他的神情,说道:“之前在江宁府时,我还以为平留是吃纪寒的醋,没想到是吃你的醋。”

  归平惊讶地问:“郎君在那时就发现了吗?我竟是昨儿才知道!”

  许琛讲述道:“那时有一晚他来守夜,我问他你在干什么,他说你同纪寒在一起,那个不情愿的模样啊……我当时还想劝他想开些,毕竟你是喜欢女孩子的,原来是我想错了。”

  归平压低了声音笑着说道:“这么多年了,除去江宁府郎君被下药那次他急哭了外,我就没见他哭过。这次小寒哥哥腿上就一点皮外伤,他那个眼泪掉的,我都不忍说。我看小寒哥哥受伤没怎么难受,倒是被平留弄得有点不知所措了,哄了半天呢。”

  “纪寒到底有没有那意思?”许琛有些担心,“别到时候平留一厢情愿。”

  归平:“小寒哥哥要是不愿意的话,应该会跟平留说清楚的。他对平留确实比对别人耐心些。”

  许琛自嘲地笑了一番:“罢了罢了,你们都比我大,都应该比我看得清楚才对,我也是瞎操心。”

  吃过饭后,归平扶着许琛慢慢下床行走。

  “郎君感觉如何?还能忍受吗?”归平问。

  许琛说道:“站起来之后反而没那么疼了。你扶我去帐外站一会儿罢。”

  “好。”

  归平扶着许琛慢慢走到帐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残红。远处的夕阳和战场上的血迹已分不清界限,眼前来来回回行走的士兵大多带着伤,骁骑卫的黑甲上也都满是血迹,就连空气中都带了些挥之不去的血腥气。

  许琛问:“还剩多少人?”

  归平犹豫片刻,终于还是说了实话:“尚未辨认统计完全,但留下的应该十万左右。”

  “骁骑卫呢?”

  归平说:“一万余。”

  许琛心里十分难受,二十八万士兵,只剩十万余。两万精锐,折损近半,这一仗打得何其惨烈!

  虽然仗打赢了,但那些埋骨于此的士兵……他们家中的父母再也盼不到归来的孩子,他们的妻儿再也等不到自己的丈夫和父亲。仲渊要有多少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又要有多少未亡人的哀叹。这些士兵的尸体都不能送还归家,能找到名牌已是万幸。许琛觉得心中像压了巨石,有什么东西哽在喉咙里让他说不出话来。

  远处的夕阳渐渐落下,直到周遭一切都被黑夜笼罩,许琛才终于开口问:“有酒吗?”

  归平转身从屋里取出水壶递给许琛,低声说:“这是主君留下的,里面是酒。”

  军中禁酒,水壶中放酒是他们作为主将的特权了。

  许琛拧开水壶,倒了半壶酒到帐前的地上,又猛喝了一口,才轻声说道:“皇天后土请善待我袍泽手足。亡者英灵在上,魂兮归来。”

  归平偏过头去擦了一下眼眶,哽咽片刻,方稳住心绪:“郎君身上还有伤,回去罢。”

  见许琛点头,归平立刻扶着他往营帐里面走。

  “郎君也别太难过,战场之上死伤在所难免,从军那日起便该有所准备的。”归平劝道。

  许琛轻叹一声:“可总归是人命啊。这些战士在拼命的时候,京城之中照样歌舞升平,我只是觉得有些讽刺罢了。”

  归平道:“郎君,恕我直言,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太平盛世也会有饿殍遍野,战乱频发也依旧会有夜夜笙歌,我们都无能为力。”

  许琛脑海中闪过许多画面,亦有许多在资善堂读书时先生讲过的诗词。直到此刻,他方才真正明白那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捷报传回京城那日,正好是七月十六。

  晨起夏翊清依着规制进宫给庄妃和皇后请安,领了赏赐之后便往晟王府去了。往年的生辰都有许琛陪他,今年许琛不在,他也不愿在王府里一人独坐,便去找晟王和许箐。此时他正拿着一本书在翻看————只是翻,没有看。

  许箐:“今儿你生日,怎么闷闷不乐的?”

  夏翊清微微摇头:“不过是普通的一天罢了,没什么特别。”

  许箐宽慰道:“不用担心,明之既然说没问题,那就定然会圆满解决的。”

  “我知道,可还是管不住自己啊。”夏翊清叹了口气。

  “你可别叹气了,别到时候琛儿没事,你先把自己愁出病了。”

  夏翊清翻着手里的书,低声说:“我也就在小叔面前松会儿心神,小叔多担待。”

  许箐低头捣鼓着自己手中的机括,说:“你放松些,我弄这东西不耽误什么,想说话就说,不想说我也不吵你。”

  夏翊清依旧愁眉不展。

  许箐心中有些感慨,毕竟还是少年人,在外人面前装得四平八稳,可私底下还是怕的,这种生死考验对他们来说,确实太难了些。

  就在夏翊清不知道第几番叹气之后,晟王推开了书房的门,满脸笑容地说:“西边捷报!赢了!”

  夏翊清立刻起身:“赢了?!那……那许公和知白有没有受伤?”

  晟王:“捷报上没提,想来是无事的,这次知白立了大功,亲自砍了耶兰国主将戎宿!”

  夏翊清松了口气,这些时日的担心和焦虑都放下了,一时有些激动。

  “好了!”许箐也松了口气,“今年所有的生辰贺礼都比不上这个捷报的份量,捷报传回,三哥和琛儿也该往回走了,我估计最晚八月中他们也就回来了。”

  晟王附和道:“捷报上说战事是十四日结束的,调整边防,整理损耗,再稍作休整,十天怎么也够用了。我估摸着他们最晚二十四日就会启程返回,八月中肯定能回朝,没准还能赶上中秋节呢!”

  夏翊清点头:“若能赶上中秋就更好了!”

  “这下可放心了?”许箐问。

  夏翊清高兴地说:“放心了!”

  长羽军在边境重新安排好边境布防之后,于七月二十启程。

  仲渊开宇二十一年的边境大战,时间长达半年,战线绵延上千里,最终以长羽军十六万五千七百二十三名士兵的牺牲换来了耶兰国的百年臣服。

  马革裹尸,英灵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