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赤霄>第106章 一百〇六 灾民

  此时平留敲门进屋,送上了拜帖。夏翊清看了一眼那上面的名,起身道:“该来的总会来的。”

  许琛跟在夏翊清身后一路走到正厅,厅内站着一名紫衣官人,鬓边见白,眼角额头皆有深纹,看上去已近耳顺之年。

  那人规矩行礼道:“河北路都转运使郦德厚见过寭王、见过平宁侯。”

  夏翊清上前虚扶了一下:“郦都运不必多礼,快坐罢。”

  郦德厚微微欠身,谢过礼后方才落座:“下官原以为二位会住在官驿,还派人在官驿等候,没想到竟是住到这葳蕤院里来了。”

  夏翊清道:“是我的不是了,竟忘记派人去通知官驿了,郦都运见谅。”

  郦德厚恭敬说道:“哪里,褚都统接到大王后便派人到官驿传话,想来也是下官考虑不周,大王和许侯大概是不会再住官驿的。”

  夏翊清挂上一副恳切的表情,说道:“我毕竟年轻,总有许多思虑不全之处。这次来河北路,名义上是为巡抚,但实际上天家是让我来跟着郦都运长见识的。若是我与平宁侯有任何做得不好之处,郦都运定要说出来才是。我刚入朝不久,又体弱多病,不太同官员交往,平宁侯又常在军中,对人情往来实在是不太清楚。”

  郦德厚却道:“大王这话倒是折煞下官了。为官者需清廉自守,心怀百姓,我们拿的是朝廷俸禄,便该为天家分忧,为百姓谋福,至于同僚之间的交往,也该是想着如何为百姓谋福祉才对。”

  夏翊清语意更加诚恳:“郦都运说得极是。不过昨儿刚到这里就有许多名帖递来,我心中有些惶恐,一时不知该如何面对,所以一概拒了,可转念想想,又觉得自己这样有些不近人情,恐怕会让官员心中有怨,所以还请郦都运帮我多多安抚才是。”

  郦德厚神色不变,回话道:“四大王领了巡抚差事,便是天家特使,我河北路所有官员都该全力配合才是。只是下官年事已高,对下面人的管理难免会有疏漏,还请大王见谅。”

  夏翊清颔首道:“郦都运客气。将来回京述职,可定要赏脸到我府上吃杯茶。”

  郦德厚面带微笑:“下官下次回京,大概就是告老之时了,到时一介布衣之身,还望大王不要嫌弃才是。”

  夏翊清:“郦都运是仲渊的功臣,能请你喝杯茶是小王的荣幸。”

  郦德厚起身:“既如此,下官便不叨扰大王了,天气寒冷,大王与许侯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夜里风寒,东厢房太冷,是万万住不得人的。”

  夏翊清也起身道:“我们都还年轻,不打紧。寒冬未过,郦转使千万保重。”

  郦德厚躬身一拜:“多谢大王,以后若有机会进京,定去寭王府讨杯茶喝。下官告退。”

  “郦都运慢走。”

  许琛坐回到椅子上,感叹道:“我看着你都累。”

  夏翊清笑笑:“这才是掌一路政务的二品高官,跟他一比,之前咱们遇到的那些都太上不得台面了。”

  许琛问道:“接下来你想怎么办?”

  夏翊清喝了口茶,淡淡地说了一个字:“等。”

  “等谁?”许琛有些拿不准夏翊清的心思。

  夏翊清笑着说:“该来的都会来。”

  许琛叹了口气:“我看你这个样子,一边觉得很放心,一边又为你提心吊胆。”

  “怕什么?”夏翊胸有成竹地说道,“接下来的都很简单。”

  “也对,毕竟下面这些人还没修炼出郦德厚那种功力。”许琛也稍稍安心了一些。他念着刚才郦德厚的话,便唤了平留和纪寒进来安排道:“你们俩换身衣服,往东去查看,不管看到什么都不要声张,也不要轻举妄动,天黑之前务必赶回。”

  二人领命转身离开。

  夏翊清:“你这不是也听懂了嘛?”

  许琛:“我是能听懂,但我是绝对说不出你那一番话的。你俩看起来什么都没说,但实际上该说的都说了。”

  “那你说说,我们俩都说什么了?”

  许琛:“你试探他的态度,他试探你的心意。郦德厚如今只想明哲保身安度晚年,你保他晚年无忧,他放你随意处置,是不是?”

  夏翊清笑着看向许琛:“谁还说我们平宁侯笨?这么聪明的人哪里去找呀!”

  许琛无奈道:“留神让外人看见你这番模样。”

  话音刚落归平就来报,棣州知州曹随和厌次县令屈应扬送上拜帖。

  “说来就来,让他们进来罢。”

  曹随和屈应扬二人实在难缠,许琛在一旁看着夏翊清应付他们,突然心底生出一种感慨。这样的夏翊清和与他独处之时完全不同,多了些世故圆滑。在这些官场老手之中竟也能游刃有余进退得当,若夏翊清认真去做事,若他真想得到那皇位,他定是可以做到的。

  许琛有些庆幸夏翊清这些年没有走歪,他心思城府极深,但却待人坦诚不去算计。其实按照他的身世,他完全有理由怨恨,更有理由去复仇,他有能力用身上一半西楚血脉搅得仲渊和西楚都不得安宁。仅恭敏贵妃给他留下的那些暗探,便可助他行复仇刺探之事,那些人定会豁出命去替他做事。如今院首也已将赤霄院全数交与了他,他自可以利用赤霄院在朝中翻出些波浪,或是借机对宏王做些震慑之事,可他却什么都没做。夏翊清如今有了人脉和钱财,却并未有何改变,他依旧善良,依旧真诚,依旧是那个一个小小的香囊就能哄好的孩子。

  许琛收敛了心思,又陪着夏翊清和二人周旋许久,直到申时才终于送走他们。见夏翊清神色疲累,许琛便带着他回了卧房,替他揉着颞侧放松:“我刚才吩咐过了,晚膳我们在屋里用,你若是觉得不舒服,不如干脆换上寝衣歇着。”

  夏翊清应了声,却并未动,只闭着眼让许琛继续按揉,半晌,他缓缓说道:“你方才也该看得出来,曹随与屈应扬是一起的。说是明日带我们去看灾民安置,可我估摸着,怕是什么都见不到。”

  许琛心疼地说:“既累了就别想了。”

  “好,不想了。”夏翊清又拿起香囊放到鼻下轻嗅。

  许琛微微皱眉:“你以前只是睡觉时捏着香囊,最近这是怎么了?”

  “我这些日子总做梦,都是些不好的事情。”夏翊清轻叹一声,“就算你在身边,我都觉得发慌。”

  许琛顺势轻拍夏翊清的额头,说:“我都从战场回来半年了,你现在才开始后怕。”

  夏翊清:“你又知道了。”

  许琛安慰道:“哪就有那么多仗可打了?耶兰与西楚是不会再动,南边小国自顾不暇,五十万大军的震慑教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不过就是北疆而已。你是怕刚安稳下来,札达兰又来犯?”

  夏翊清默认。

  许琛:“想那么远的事情作甚?此时此刻你在我怀里,这便够了。”

  夏翊清睁开眼,拽住许琛纠缠亲吻起来,良久方歇。折腾过一番,衣衫已然凌乱,夏翊清便干脆换上寝衣,松了发髻,只在外穿一件道袍式的大袖氅衣,显得慵懒自在。许琛取过篦子与他梳头松神,便是这时,平留与纪寒自城外回来。夏翊清并未再挽发髻,只落下寝间帷幔做隔,唤了二人进来回话。

  平留进屋后立刻倒了两杯热茶,先递与纪寒一杯,然后才回话:“我们俩按照郎君吩咐一路向东,果然在城东发现了问题。”

  纪寒喝过热茶后便接过话说:“我们在城东发现了几个院子,里面有许多人,有人在分发衣服,还在安排不同任务,看管他们的应该是军中人,身上都有功夫,我们怕被发现,就没多待。”

  平留放下茶杯继续说:“后来我们看时间还早,就出了城,结果在城外不远处的破庙中发现了真正的灾民。大约千余人,都只有很薄的棉被,也没有柴火,吃的都是稀汤。破庙外重兵把守,好像生怕他们逃跑似的。”

  许琛问:“记住地址了吗?”

  平留点头:“都记下来了。”

  许琛见二人风尘仆仆,便叫他们先下去休整,而后关起房门,与夏翊清仔细算过这次赈灾的银钱物资,再结合许箐及赤霄院送来的密报,大概理出了头绪。虽然他们自接旨那日起就开始筹谋,但只有真正到了地方上亲自看过后才好着手安排。这一晚他们支使着身边人进进出出办了许多事情,一直到敲过三更才被归平与安成用近乎逼迫的方式送到床上休息。

  转天一早,知州曹随和县令屈应扬陪着二人一起往灾民安置所去。因曹随还兼着勾当河北路提举常平公事的差遣,一应义仓钱谷之事都需经他手,所以这次他要全程陪同。

  车驾行至半路,夏翊清突然喊了停曹随立刻上前问道:“大王有何吩咐?”

  夏翊清做出个平易近人的模样:“曹知州怎的还这般客气?我只是有些口渴,看到路边茶铺,想去喝口茶。”

  “大王千金之躯,怎么能在这种地方喝茶,还是……”

  曹随话未说完,夏翊清就已经跳下了马车:“曹知州也一起来罢!”

  许琛跟在夏翊清身后,对曹随道:“曹知州见谅,大王一向如此随性。”

  曹随只好跟着二人走到茶铺,许琛则周到地说:“曹知州若是不渴也不必勉强,我陪大王坐一坐就好,不用驱赶百姓,我们不会停留太久的。”

  许琛同夏翊清坐在茶铺的矮桌前,看似是在喝茶,实际则上是在打量铺子里的那些客人,那些“客人”依旧坐在与前一日相同的位置上,喝着同样的茶,甚至连衣服都没有变。二人交换眼神,并未多言,起身回到马车上,继续往前去了。

  车行过半个时辰,终于到了灾民安置所,几人边走边看,许琛状似随意地问道:“请问屈县令,这里共安置多少灾民?用了多少帐篷?多少棉被?”

  屈应扬恭敬回话:“这里共安置灾民三千余人,帐篷四百余顶,棉被千余床。”

  许琛继续问:“帐篷和棉被是哪里调用的?粮食又是哪里调用的?现在赈灾款花了多少钱?”

  屈应扬:“帐篷和棉被是秦凤军中的,粮食有一部分是本地囤粮,还有从其他县买来的,如今已花费了六万余缗。”

  许琛听言笑笑,便不再提问。夏翊清随意走入一顶帐篷,屈应扬连忙上前:“大王,这都是灾民住的地方,太过阴冷潮湿,还是不要进的好。”

  夏翊清停住手,看向许琛。许琛便道:“秦凤军这用的是何处制的帐篷?”

  见许琛这样问,曹随心中的警惕少了些,言语间也渐渐松懈了:“我朝军中一应物资全数由军作院供给,各地均有军作院分院,河北路军作院分院就在这棣州,若是许侯想去军作院,可以让屈县令陪同。”

  夏翊清不由得心中冷笑,曹随竟在许琛面前卖弄这军中之事,不知该说他是聪明还是愚蠢。

  许琛双臂环于胸前,故作不解道:“月前我与冯枢副闲谈,他那时同我说,军作院的帐篷是能顶住北疆寒风的,莫不是他诓我的?可我前些年去草原暂住时也曾住过这种帐篷,确实足够保暖,不知为何说此地阴冷潮湿?”

  夏翊清解围道:“你就是个火炉,你哪里知道什么叫冷啊!”

  曹随慌忙稳住心神,只陪笑道:“下官是怕四大王觉得冷。”

  夏翊清随意走到一名正在睡觉的“灾民”面前,借着氅衣大袖的遮掩,将手搭在了那人腕侧,只一触碰便觉脉搏强劲有力,并无半分病状。

  屈应扬上前说道:“这些灾民都感染了风寒,大王不要靠得太近,小心过了病气。”

  夏翊清起身:“如今这般看下来,本地赈灾确实到位,如此最好,我也好向天家回话。”

  屈应扬道:“下官等都是为天家做事,自然尽心尽力,不敢怠慢。”

  夏翊清笑着看向曹随和屈应扬,道:“走过这半日也有些饿了,听说缥缈阁饭菜极佳,虽说午间无甚正食,但我还是想去试试,二位官人可愿陪小王一起?”

  屈应扬与曹随对视片刻,都面露犹豫,许琛在一旁说:“既是要去缥缈阁,那定要大王请客才行,不然我们这般微薄俸禄,可是不敢应声的。”

  夏翊清道:“那是自然,你同我一起出来,何时教你破费过?”

  许琛略做示意,归平便同骁骑卫一起,半是胁迫地将曹随与屈应扬送上了马车。

  缥缈阁内早已有人备好雅间,落座之后夏翊清率先说道:“平宁侯竟是这般不地道,缥缈阁既是白非慕的产业,你却偏生让我来请客,莫不是要同他一同诓我这顿饭钱?去年底我们在城外救助了不少灾民,这刚二月,今年的俸禄就已用去快一半了,你竟还要来打秋风。”

  许琛笑笑:“我以前也不知这是非慕的产业,如今既知了,定然不敢再教你掏钱。非慕已说了,这顿饭算他的。”

  屈应扬道:“原来许侯和白员外是故交,下官从未听他提过。”

  许琛:“非慕就是这样的脾气,他是本分生意人,虽是那年在江宁府时有了些交情,也从来不依靠我和大王的名声在外仗势。”

  曹随自进屋后便有些坐立不安,如今看准了时机,刚将手伸入袖中,却又听得夏翊清说:“非慕为人本分,而且喜好颇为风雅,他的葳蕤院确实是雅致,只可惜我不懂风情,玉器折扇、金银器物一概不喜欢。”

  许琛附和道:“你府里那些物件可都是宫中赏下的,自是看不上葳蕤院里的陈设了。”

  曹随和屈应扬对视一眼,都不再说话。

  夏翊清看了看他们的神色,笑着说:“我同平宁侯自幼相交,说话便少了些顾忌,倒是教二位见笑了。”

  曹随连忙赔笑道:“许侯说得是,大王府中自然是什么都不缺的。”

  这顿饭吃得曹、屈二人颇为难受,平宁侯与寭王你来我往,将话题转了又转,看似毫无关系,却又隐隐有所暗指。曹随一壁心惊,一壁又觉得是自己多想,几番心绪起伏,连那佳肴都品不出味道来。

  一顿饭毕,夏翊清却似乎意犹未尽,只说道:“我听闻厌次县有个地方颇有些趣味,想去看看,不知道二位官人能否拨冗再陪我半日?”

  “全听大王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