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归鸢>第43章 凯旋

  北疆军和其他州借调的兵力都返回原职地后几日,魏尧一行也带着帝都驻军返程,十日后到达昌州,停留一日稍作歇息。

  宁清与魏尧甩了一行人,方出驻地几十步便好巧不巧地撞上了萧远取水归来,见他们两人小心翼翼的样子,先是一惊,随即暧昧一笑:“啧啧啧,青天白日的,你们两个有什么事要溜出去单独相处?”

  宁清不扭捏,反亲昵地冲着魏尧笑了笑,对他说道:“我们就想找个树林子谈天说地,不想被他人打扰,望仲之兄见谅。”

  魏尧早习惯了他的语出惊人,愣了一瞬便仿佛无事一般转头对萧远道:“别乱传,赶紧回去。”

  “走吧,去找个树林子。”魏尧看了宁清一眼,扔下一句话便走了,宁清随即跟上,萧远微微张开口,自言自语道:“莫不是…”

  宁清跟上魏尧,此时离驻地有些距离,不必有太多顾忌,魏尧道:“东夷王如你所说对前南蛮王的死因有所怀疑,回帝都后你准备如何查此事?”

  “我?”宁清停下脚步转头看他,微微一笑,“我哪有这本事能触及南蛮王室的秘辛,这样的事自然得你来查。”

  “你没法子,怎知我就有?”魏尧颇有兴致。

  “我常在帝都,能及之事左不过是帝都城里的一方天地,哪及你在北疆多年建下的人脉。”宁清深有自知之明,此事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他出手,交给魏尧再好不过。

  “我确实有门路,只是我有一事好奇。”魏尧的目光像是要将他看透,“你为何确信此事与北狄有关?”

  “前南蛮王去的突然,以东夷王与他的交情,必然有所怀疑。正如我先前说的,若非他心中有这个疑问,以他与南蛮的关系,即使对新王再不满,也会在两国间化解,对外上定是固若金汤,又怎会被我们挑拨。”他顿了顿,说道,“他怀疑,可偏偏当时新王继位时风平浪静,应该是东夷王与出其余两国提过此事,被压了下去。且不说弑父一事孙胤所不做得出,没有证据,说得再多也是污蔑。”

  “四国以北狄为首,也只有北狄王有这心思掺和此事。”魏尧接着他的话说道,末了点了点头,“此事我会处理。”

  两人谈完事正打算回驻地,突然有地动山摇之感,宁清摇晃了两下被魏尧抓住了手臂,才不至于摔得四脚朝天。摇动很快平息下来,魏尧见无事后放开手,疑惑道:“昌州地势平缓,从未听说过有地动之说,怎摇的如此厉害。”

  宁清瞧着他转移注意的样子,忍不住凑近些揶揄道:“昭倬,你这些日子对我似乎和从前不大一样了吧?”

  “胡说。”魏尧正气凛然地否认,若不是宁清与他相识已久,怕就被他这样子蒙了去,继续道,“仿佛从我来见你那夜起便有些不同。”

  魏尧闻言一诧,随即又像无事一般,淡淡道:“是你的错觉,回去吧,快跟上。”

  他离去的样子怎么还有些落荒而逃的意思,宁清偷偷一笑。他想起了那夜,南疆月光正浓,魏尧抱住他时,微光下自己手足无措地样子,唇角微微一勾,跟上魏尧。

  他们一回驻地便觉得四周有过多关注的目光,不用问也知道萧远回来时必然大肆宣扬了一番。赵旻看着他们欲言又止,实在忍不住了,直言道:“都快到帝都了,将军至于这么心急吗,偷偷摸摸便算了,竟还让萧远瞧见,这下全军都知道了。”

  这话说得仿佛他们真做了什么,被人当场拿了把柄似的,宁清深知越描越黑之理,故反其道而行:“多大的事,别大惊小怪了。对了,方才的地动好厉害,你们可感觉到了?”

  “就些许震动,不打紧。”

  “那或许是我们离震源近些。”

  萧远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笑道:“莫不是你们情到浓时,天旋地转的感觉更明显些?”

  魏尧冷道:“再胡说就把你的嘴巴缝上,彻底清净。”

  萧远不敢说话,就闭上嘴咯咯咯地笑着走了。同时,赵旻以一副难以言语的表情盯着他们,在魏尧发难前知趣地走了,嘴里念念有词:“我什么都没听到。”

  大军凯旋,帝都百姓皆夹道欢迎,大军由赵旻带回校场修整,魏尧径直进宫面圣。

  他一身戎装,祥丰帝见了心下感慨:“你从前战胜北狄回京复命时也是穿了这样一身黑甲,七年过去气度更甚。将军多年来为朕守卫江山,实在尽心尽力。”

  魏尧行了礼起身,低头道:“陛下过奖了,臣为大魏鞠躬尽瘁乃是职责。”

  祥丰帝笑了笑:“甚好。赏赐早送去你府上了,行军数日想必十分劳累,你先回府休息,改日朕再为你安排接风宴。”

  宁清一行方进府,后脚各方官员府中的人便将安国公府的门槛踏了遍,他应付片刻便将这差事塞给费添和林荣,自己拎了串带水的葡萄溜回后院,刚进屋,后来突然传来一声:“公子回来了。”

  宁清吓了一跳,嘴里葡萄一口没咬就吞了下去,险些噎住。他扭头一看,原来是陈春峦。

  “陈总管有什么事?”他刚要把葡萄往嘴里送,想到正事又放了下去,“可是城外有异动?”

  “不错,袁虚与霍三城处事小心,属下盯了一个月总算发现端倪。”陈春峦跟着宁清进屋,继续道,“庄外来来往往的人不少,可都是些小厮,属下想若是他们真在庄外密会,必然有暗道,盯着大门自然瞧不出所以然来。于是属下想,庄外隐蔽却偏远,袁虚的主家必不会次次都跑老远出城,而聚客斋无疑就是最好的幌子。”

  宁清颔首,深表同意。聚客斋生意红火、日日客满,若有人混在其中,旁人定难以察觉。

  “属下盯着霍三城,发现他一个月里出铺子外送四次,全是一个去处,正是户部尚书刘平的府邸。”

  “户部?”户部管粮草一事,与荥川粮草案扯上瓜葛倒不意外,只是有些奇怪,“他与杜源有何渊源?”

  陈春峦回道:“属下查过,他们是同一届进士,更深的关系还需细查,属下前些日子将这些消息告诉了太子殿下,殿下说他会派人调查。”

  “像刘平这样的官员,我们私下调查费力不说,未必能查出什么,交给殿下定能事半功倍,此事便暂时如此,你忙府里的事去吧。”宁清道。

  晚上魏尧回府,听完陈春峦的回禀后回到屋里,宁清转头,见是他着一身深蓝,莞尔笑道:“你什么时候换了身衣服?”

  “刚刚。”魏尧走到岸边,坐下道,“春峦都和我说了,看来信戳一事牵扯甚广,你必要小心些。”

  宁清笑道:“自然。”

  魏尧坐了片刻,喝了半盏茶后起身道:“我与赵旻还要想办法查清南蛮王的事,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你先歇下吧。”

  …

  宁府。

  书房几日前已重新建好,李蒙深夜来访,成了新书房的第一个客人。

  “大人,属下查到了。”这么多日来总算查出些眉目,可来不及高兴,兴致便偃旗息鼓了。

  一头雾水时总渴望真相,可真当触及真相时往往令人退缩。

  宁珂承接过信件,面色越发凝重:“竟然是他。”

  ——

  几日后,宫里为魏尧设宴,诸臣皆来庆贺,祥丰帝大喜,席上饮酒数杯,脸上都染上了微红,在冯郁的劝导下才作罢,换了茶来压一压醉意。

  丁崇安笑道:“南疆战乱以来,陛下寝食不安,如今镇北将军得胜归来,陛下才难得有此兴致。”

  祥丰帝饮了口茶,含笑道:“将军战胜,朕自然喜不自胜,只是今日欢喜也并非全为此事。”

  祥丰帝故弄玄虚了一番,最后笑道:“东宫早些时候来报,太子妃有喜,这是太子的第一个孩子,朕自然高兴。”

  宁清闻言一惊,抬头看向朱御,朱御微微颔首以应。

  此言一出,底下的大臣们纷纷道喜,热闹过后,祥丰帝瞥见一直安安静静的主人公魏尧,正好想起一事,说道:“酒酣意尽,时候也不早了,众位爱卿先退下吧,安国公留下,朕有话与你说。”

  祥丰帝说完便离开了,底下的人起身行李后也陆续离开,宁清道:“我在宫外等你,你去吧。”

  “嗯。”

  魏尧到安庆殿时,祥丰帝已喝了解酒饮,神色自若,见到他也不拐弯抹角:“朕就直说了,如今战事已平,将也能得空些,朕这正好有一门差事交与你。”

  魏尧心中疑惑,不解道:“不知是何事?”

  “你替朕去昌州走一遭。”祥丰帝看他的目光笃定,仿佛黑暗中燃着的火光,莫名地带着从未见过的帝王之气,淡然却带着不怒自威的震慑。

  …

  宁清在马车里待了不到半个时辰便有些困倦,昏昏欲睡时听见寂静中的一声动静,醒过神来,坐正身子看着魏尧进来,问道:“怎么去了这样久?”

  魏尧看着他微笑道:“如今我无事,过几日我们去昌州,游山玩水还是别的都随你。”

  宁清心里纳闷,这没头没尾的未免太突然了,昌州?平平无奇的有什么可游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