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御史惊华>第13章 第十三章

  陆文牵来马匹,通体黝黑,是陆湛在北地的战马,名黑耀。

  陆湛牵过马缰,翻身上马。黑耀看见主人,前蹄扬起,发出一声兴奋的长鸣。

  陆文又喜又急,喜的是世子终于要去看国公爷,急的是,“世子,这个时辰,国公爷该歇下了!”

  陆湛不语,打马前行。一片雪光中,一人一马飞奔而行,渐行渐远。

  陆文急忙用手在嘴边撑起喇叭,大喊,“世子,国公爷若睡着了,您莫要叫醒他!太医嘱咐,他需要好生休息,才能止住夜咳的毛病。”

  陆湛策马,却在前面往西拐了,陆文终于放下心,原来不是去国公府,害他白担心。

  夜色朦胧,漫天雪花飞舞,陆湛一路行到刑部大牢。

  听说新任都察院右都御史驾到,守夜的吏官不敢怠慢,连忙打开牢房。

  昏暗的牢房里,刘安已经睡了,牢门哐的一声被人推开,吵醒了他。

  他背冲外躺着,两手互搭,只怒骂一声,“哪个不要命的兔崽子,滚!”

  过了一会儿,没听见动静,刘安以为人走了,抱紧双臂正要睡去,一只有力大手猛地一把揪住他后衣领子,把他从草铺上提溜起来。

  刘安锦衣玉食惯了,就算进了刑部大牢,尚未定罪,刑部官员对他也是礼遇有加,不敢怠慢。万一哪天出去了,人家一根手指头都能碾死他们。

  此时被人扯着后衣领提行,刘安个头又矮,脚不沾地挣扎,“放开,你谁呀,放开爷爷。”

  走到墙壁,陆湛把人猛地往墙壁上一贯,刘安的心肝脾肺都要被震碎了,咬牙骂道,“哪个孙子,打扰你爷爷睡觉!”

  “你陆爷爷。”陆湛单手压住刘安脖颈,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刘安这才看清面前之人。

  他力气大的惊人,刘安只觉得喉咙被人遏住,进气少,呼气多。再看陆湛鹰隼一样犀利的眼眸,刘安就有点发虚,刚才的跋扈不见,笑道, “我当谁呢,原来是陆世子,有话好好说。”边说双手按住陆湛的手,想让呼吸顺畅一些,发现是徒劳,只得作罢。

  “宁夏卫一战,你知道多少?”

  刘安心头一颤,陆湛这是知道了?不可能,不可能。

  宁夏卫一战就是镇国公身败名裂、家破人亡那一战。

  刘安眼底闪过一丝慌乱,很快被他掩饰过去,嘿嘿一笑,露出一口黄牙,门牙还是镶了金的,“陆世子,您说什么,咱家不懂。”

  陆湛又用力,这次直接掐住刘安的咽喉。

  咳咳咳。

  刘安瞬间觉得喉咙里那一丝丝进气也无,咳得他眼泪花都出来了。

  “世子,有话、好好说,您先松手,让咱家好好想想。”

  陆湛微微松开一些,刘安呼吸自由,大口大口地深吸了几口气,才算缓过来。

  这小杂种,当年太后寿辰让他逃过一劫。

  就知道他去北地不简单,果然在查当年的事。

  不知道他知道多少,刘安不敢冒然开口,试探道,“世子想知道什么?咱家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谁下的不准支援的命令?”

  刘安眼睛一转,放宽了心,陆湛并不知晓内情。

  他咧着嘴,一脸讨好,“这个咱家真不知道,咱家虽坐镇大同,兵权却掌握在姚炳手里。发现他叛国通敌,大同也乱成一锅粥,咱家四处找人,几天几夜搜集证据,斩了姚炳才知晓镇国公惨败,边城被屠城。”

  “姚炳真的反了?”

  “可不嘛?咱家哪有那么大本事污蔑他。世子,您想想, 9年前,张吉才十几岁,十几岁的毛孩子能懂什么?他昨日击又鼓告状又投河的,无外乎想博个直臣的名声。沈若你知道吧?”

  知道沈若和他的关系,刘安故意问的,“世子三年不在京中,朝廷风气早被她带歪了。从她靠奸佞上位之后,文武百官有样学样,去年就有一个言官也学着沈若弹劾人,他哪有沈若那三寸不烂之舌,死的都能说成活的。后来发现是诬告,皇帝一怒之下就把他贬回原籍了。还有……”

  “够了。”陆湛不想听他絮絮叨叨说这些,“你就不担心张吉手里真有证据?”

  他担心啊!

  但他不能表现出来,特别是在陆湛跟前。

  “咱家行得正坐得端,还怕他不成。咱家问心不愧,他能有什么证据,十日之后,咱家便和他上公堂,辩上一辩!刑部今日是怎么把咱家弄进来的,会审之后,咱家必让他们风风光光把咱家送出去。”

  “你为何先斩后奏?”

  “姚炳把刀架到咱家脖子上,咱家也是没办法啊!世子,咱家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管污蔑朝廷大员啊!”

  陆湛冷哼一声,知他在演戏,“司礼监做的恶事还少吗?你们怕过谁?内阁首辅都敢打,还有你们不敢杀的人吗?”

  这个是有典故的,先帝在世时,司礼监太监真就把首辅打了。

  刘安讪讪一笑,“世子此去北地,定是有人与你说了什么?但咱家以性命担保,宁夏卫一战,蒙古全线进攻,镇国公孤立无援,大同真无力策应,不是见死不救。”

  “若有一句谎话,我必杀你。”

  “咱家哪敢诓骗世子,您武功盖世,杀死咱家还不是碾死蚂蚁一样简单。”

  “蒙古怎知我母亲在边城?”陆湛盯着刘安的脸,没放过他脸上一丝一毫的表情。

  刘安心虚,面上不显,嘿嘿一笑,“边城是宁夏卫重镇,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蒙古攻了十日才攻破,屠城定然是泄愤,并不知长公主在。”

  陆湛被他说动,松开了他,刘安正待整衣站好,却不防备他一个反手,撕开他的衣袍。

  吓得刘安蜷缩捂住胸口,“世子,您这是要……”

  没听说世子有不良嗜好啊!

  陆湛不语,拨了开他的手臂,仔细查看他胸口上的刀痕。

  虽他昨日穿了软甲,刀痕还是很深。但见惯刀伤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端倪。

  使刀之人惯用左手,身高四尺七寸。

  不是沈若。

  看过之后,陆湛转身离开。

  刘安莫名,吓得直接瘫坐在地上。

  **

  魏池从陆湛那出来也没闲着,他去了礼部。

  礼部尚书徐资是他们三人的老师,小吏认得他,见是他,忙请进来,“魏大人,这么晚了,要查什么?”

  “你且带路。”

  魏池行事坦荡,没有不可对人说之事。唯独怕老师徐资一人,万万不可让老师知道他深夜来此的目的。

  小吏笑眯眯的打开门,就退了出去。

  魏池之前在徐资书架上看过戊戌科《登科录》。大周进士《登科录》是进士中士后,礼部编订的名录,主要内容包括姓名、籍贯、治什么学,家庭状况从曾祖、祖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从事行业都有记录。

  沈若殿试时,魏池对她一见倾心,后来就查了她的履历。

  只是,这次。

  魏池看着面前的一页纸,陷入沉思。

  最上面是名字:沈若

  籍贯江苏吴江

  治《礼记》

  下面本该注明家庭状况的位置被人撕去了。

  是谁做的?

  他为什么这么做?

  是陆湛?

  旁人没这个胆子,也没必要这么做。

  陆湛不同,他与沈若毕竟有过师生情谊。

  让魏池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沈若究竟是怎样的身份,让陆湛为她做这么多?

  朝廷钦犯?

  罪犯家属?

  亦或者是隆康帝流落在外的女儿?

  魏池越想越离谱,连他自己都受不了自己。

  突然又想到四年前,沈若参加乡试,陆湛是主考,难道真是沈若利用陆湛,才得到了会试资格?

  三年前沈若与陆湛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坊间一直传言是沈若三心两意,弃了陆湛投了隆康帝。

  以这三年对沈若的了解,沈若绝不是这种攀龙附凤之人。

  莫非她真有难言之隐?

  又想起方才陆湛说的,“沈若,你要不起!”

  他凭啥要不起,他还就要了!

  就算她是朝廷钦犯,他也要娶沈若。

  徐资进来时,看见的就是这副场景。

  魏池抱着书傻笑,徐资进来一盏茶功夫,他都未瞧见。

  咳咳。

  徐资出声,魏池这才反应过来,慌忙收拾一桌子的登科录,拱手行礼,“老师,这么晚了,您怎么过来了?”

  “你也知道晚?一个人在这傻乐?”瞄了眼桌上并未说什么,让出身后,平远候家的长随露出一个笑脸,“世子,候夫人请您回去商量要事。”

  魏池一听头皮发麻,他母亲找他商量要事,多半又是看上了哪家的贵女,让他相看,他当即站到徐资身后,“回去跟侯夫人说,老师年纪大了,眼神不好,让我帮他抄书。”

  四十五岁的徐资瞪眼:我看你是皮紧了。

  徐资学富五车,深得平远候敬重,长随不敢造次只得退了出去。

  “你年岁也不小,莫让侯夫人操心,让你去相看你就看看,万一看对眼?”

  魏池嘟囔,“这辈子除了沈若,我谁都不娶。”

  “她不适合你!”

  魏池毛了,陆湛这么说,顾御这么说,连老师也这么说,直接就顶了回去,“老师怎知不适合我?”

  “你心眼少,把你卖了,还帮人家数银子!”

  魏池:……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