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吾妻娇贵>第35章

  公孙绍状似疑惑,问:“提议?广民兄说的是?”

  “便是我那义弟见微,”郭盛道,放下茶盏,变得诚恳起来,说:“以你我的关系,如意便和我的女儿差不多。若非见微实在是人才出众,我也不会开这个口。”

  公孙绍摇头,说,“还请广民兄见谅,我眼下并无此意。”

  “并无?”郭盛惊讶,又皱眉担忧,说,“端明兄是想留如意在家招赘?”

  若非如此,女子花期就那几年,怎么会无意呢?

  招赘?

  公孙绍再摇头,说,“如意突逢大变,眼下不适合谈论此事,广民兄便不要再提了。”

  招赘之人不得出仕,但凡稍有志向的人,都不会做此选择。

  这种情况下,能招上一个德学出众的几乎是不可能。他的小如意,自当有一个样样出挑的好郎君,断不可受此委屈。

  郭盛神色微动,想起了那日宴客,自家那个不争气的长子失态之事,似乎是因为公孙月说了什么。

  看他那模样,这其中因由,可得好好思量思量了。

  “我也实在是可惜,所以才在临走前再提一遍——”郭盛神色谦和,却没有如公孙绍的愿收回话题,而是继续说:“你我两家关系向来亲近,能亲上加亲,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又恰巧,我这里有见微这样一等一出众的英才,岂不是上好的缘分。”

  公孙绍微笑,没有接话。

  郭盛看着他,也没有着急再说。

  两人对视半晌,俱都安稳如山,神色间没有丝毫动摇。

  “罢了,既然端明兄不愿,那我也不好多言。只是——”郭盛话音一转,郑重了许多,说:“若端明兄有意嫁女,还请先考虑考虑我家见微。”

  他率先后退一步,公孙绍便也稍给了他一分薄面,应声说好。

  反正,只是考虑。

  不过——

  思及他当初与左渊暗中结下的盟约,公孙绍垂下眼眸。

  郭盛自以为养了只忠心耿耿的犬,可实际上,那却是只杀人不见血的狼。

  他很期待这只狼噬主的那日。

  又说了几句话,有侍卫上前敲门,打断了两人。

  “家主,三老爷请见,正在院中等着。”

  公孙绍神色淡淡,不觉惊讶,而是看向一旁的郭盛。

  郭盛面色如常,没有丝毫波动。

  两人对视一眼,郭盛笑道,说:“这个时候忽然请见,想必是有事,端明兄不必在意我。”

  公孙绍便就温和一笑,说:“告诉三老爷,我这里有客人,让他稍后再来。”

  侍卫领命,跟着退下。

  院中,收到这个回复的公孙卫脸色一变,难看起来。

  他看向书房的方向,明知想见的人就在那里,却被人拦住。他有心想要什么都不理会,直接硬闯,就见那侍卫正牢牢站在自己面前,安静看着自己。

  公孙卫狠狠的看了这侍卫一眼,冷哼一声后,衣袖一甩离开了这里。

  他本是想借公孙绍之势,和郭盛探一探郭阳和公孙苒之事,可没想到,公孙绍竟然这般不讲情面,连见都不让他见。

  这样的话……

  公孙卫的脸色一时间变得阴晴不定,脚步一缓,心中微悬。

  屋里,两人丝毫未曾受到公孙卫的影响。

  对于他们两人而言,公孙卫太过微不足道。

  闲谈半晌,郭盛又笑:“我走之后,见微会留在此地小住,就劳烦端明兄关照一下了。”

  “见微竟不跟着广民兄一道回去吗?”公孙绍不由惊讶。

  郭盛半是感叹,半是骄傲的说:“见微这些年南征北战,虽无大事,身上却有不少暗伤。漳州和暖,不似北境,借此时机,正好让他在此休养一段时间。”

  公孙绍在心中对这个答案暗自存疑,却也没有多说,笑着说好。

  郭盛就此告辞,公孙绍前去相送,待他离去后方才转身,做足了礼数。

  走出两步,公孙绍面上的笑意淡去,眼中讽意一闪。

  亲近?

  这是说他不好改弦易辙,不然只会招人忌惮,自找死路?

  公孙绍心中忆起刚刚郭盛半是亲近,却暗含提醒的话,淡笑了一下。

  若说这话的是左渊,他还会认真几分,可郭盛嘛——

  连番的胜利,已经让他失却了当初的沉稳,变得浮躁起来,以后会如何……不好说,不好说。

  至于左渊——

  公孙绍脚步微顿,决定回头和他好好谈谈。

  前方,侍卫静候,低声道“家主,庄家郎君求见,正在院中等您。”

  公孙绍眉梢一动,不急不缓的回去。

  马车咕噜噜的前行,郭盛心中思量不断,公孙家,郭家,范家,庄家,等等都在他心中盘旋。

  正在这时,马车一缓,有人想拦,侍卫上前询问后回禀道,公孙家三老爷请见。

  郭盛一口拒绝,公孙绍和这个公孙卫明显不对付,他没兴趣为了这么个无足轻重的人惹公孙绍不高兴。

  侍卫回禀过后,又回转过来递了一封信给郭盛。

  郭盛扬眉,打开了信,他倒是想看看是什么东西,竟然让公孙卫觉得可以打动他。

  谁知,展开信纸后只是看到一眼,他就又合起了信纸。

  这封信上只有一句话,以公孙家烧制琉璃之术为我女嫁妆。

  浓眉微皱,郭盛神色间有些挣扎,即心动,又难掩顾虑。

  思来想去,他还是下了马车,跟着那人去了茶楼。

  雅间门被推开,郭盛走进去,直接在公孙卫对面坐下,道:“公孙兄此言当真?”

  “自然当真,”公孙卫道,而后直言道:“我家四娘因为令郎名声已毁,不知郭家家主准备何时上门求婚?”

  他的意思很明显,想要这个东西,得让郭阳娶了公孙苒。

  郭盛恢复冷静,笑容略淡,说:“公孙兄这话我可听不懂了,何谓因为我儿毁了名声?若你要说的便是这般没头没尾的话,那便不必说了。”

  公孙卫脸色微变,他本想先声夺人,事先也预想过很多,甚至想过郭盛会拒绝,却唯独没想过,这人竟然直接否认了当初的事情。

  再仔细一想,的确,因为当时处理的及时,消息并没有传出去,至于旁观者更是没有。因此,郭盛这一否认,他竟一时哑然。

  “郭家家主这是要矢口否认?”公孙卫脸色微变,挤出了一句话,他既生气又恼怒,可到最后却都强行忍住,勉强微笑道:“若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眼下是郭盛想要他手里的东西,着急的,自然也不会是他。

  郭盛表情一缓,添了些温和,又说:“只是说说而已,公孙兄何必恼怒。只是——”他话音一转,把信纸放在公孙卫面前,毫不掩饰怀疑的问:“公孙兄这信上之言,又可作数?据我所知,公孙家所有秘方都在端明兄手中,你这……可别是说笑吧?”

  见他服软,公孙卫眼中笑意浮现,可听到后半句话后,又变得有些难看。

  “阁下不必猜疑,这秘方乃是我父亲交给我的,手下人也的确做出了东西。”公孙卫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说话也有些干硬。说完话,他再次强调道:“这样的好东西,若非为了我家四娘,我是断断不肯拿出来的。”

  父亲?公孙家前任家主?

  郭盛听到这里后,就已经对公孙卫所说的话信了七成。

  可以看出,公孙卫实在是不怎么会掩饰情绪。哪怕他已经极力微笑,想要表现出自己对郭盛的亲近,可不论是眼神,还是表情,都泄露出了他真正的情绪。

  郭盛把这一切都尽收眼底,开始在心中权衡利弊。

  若论能力和助力,公孙卫自然比不上公孙绍。可若论好处……只讲究合作的公孙绍,就比不上能拿出一个方子为女做陪嫁的公孙卫了。

  这两者一时间七上八下,可迟疑归迟疑,其实早在确定这方子的真假时,郭盛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方子他是一定要拿到手的,至于别的,再想办法。

  “说起来,这到底是小儿女之间的事,我们这些长辈也不好插手太多。”说着话,郭盛神色愈加的缓和,又道:“两个孩子两情相悦,虽然失了礼数,却也是情有可原。说到底,还是我家六郎行事太过糊涂,竟然累的四娘受了牵连。”

  他温声细语,一字一句斟酌着说。

  闻言,公孙卫的脸色顿时好看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不如初时生涩,高兴了许多。

  “若是公孙兄同意,你我现在就可定下婚约,我回漳州后就请人登门提亲。”郭盛说笑间就取下来腰间的玉佩,递给公孙卫。

  公孙卫目光立时落在玉佩上,只见玉质莹润通透,上面雕刻二龙戏珠纹。

  他不由一笑,伸手接过,口中说:“正该如此,那我就静候郭兄吉言了。”

  说着话,公孙卫将玉佩拿在手里,握的紧紧的。

  他看着郭盛,笑的愈加亲近谦和。眼神闪烁,难掩其中的得意,期待,以及兴奋。

  郭家,这可是独占六州的郭家,筹谋几个月,终于成了。

  郭盛见此,心中虽嗤笑公孙卫心性浅薄,连掩饰都做不好,可还是不可抑制的满足愉悦起来。

  对方如此,岂不是正意味着对方相信他未来会成功。

  九五之尊——

  两人四目相对,各怀心思,而后一笑。

  谈完话,两人离开茶楼,郭盛犹豫片刻,命人折返公孙家。

  这事交给别人到底不好,还得在他离开漳州之前办妥才行。

  “……公孙姑娘仙姿玉质,钟灵毓秀,我有意求娶,不知世伯以为如何?”正厅之中,庄晟爽朗的声音响起,他坐在下首看着公孙绍,面带笑容。

  在此之前,两人已经在这里寒暄了半。到最后,他到底比不过公孙绍心思深沉,稳得住,还是率先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