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吾妻娇贵>第36章

  公孙绍状似惊讶,而后眉毛微皱,拒绝道:“世侄盛赞,可我家如意自幼娇养——”

  话未说完,就被人打断。

  有仆役到门口,禀报道:“家主,郭家家主到访。”

  闻言,对面的庄晟面色一沉,很是不满。

  公孙绍眼尾一扫,心中更添一分不悦。

  为人张狂,从不收敛,情绪无法自控,这样的人……以后指不定会怎么欺负他的小如意。

  心思一转,郭盛怎么又回来了?

  公孙绍心中奇怪,再一看庄晟,竟没有要离开回避的意思。他心中顿时更添不满,沉声说,“庄贤侄稍后,我去去就来。”说话间,他站起身,俨然一副要去别处再说的意思。

  见状,庄晟唇角一压,顿觉无趣,立即就起身告辞,跟着离去了。

  竟是这般桀骜不逊——

  公孙绍心道,站起身走向门口,准备迎一迎郭盛。

  盏茶时间,郭盛从外面走进来,未语先笑,又有些轻蔑的样子,说:“庄家的家教——”

  虽是如此,却难掩他眼底的恼怒。

  公孙绍眉头一挑,按照庄晟的性格,隐约有了个猜测。

  “少年人总是桀骜,广民兄不必理会便可。”他侧身引郭盛进屋,漫声道。

  “也实在是失礼了些——”郭盛脱口而出,却又忍住。

  两人坐下,公孙绍惊奇道:“郭兄怎的去而复返了?”

  郭盛微笑,难掩迟疑,好一会儿,才开口将刚才经历的事说了出来。

  ……

  随着郭盛的话,公孙绍的脸色渐渐冷淡,又问:“所以,郭兄这是何意?”

  郭盛讪讪一笑,肉眼可见的心虚,道:“端明兄莫怪,你家三弟拿出的那个方子,莫说是我,便是范庄两家,怕是也要动心的……落在我手里,总是要更好些的。”

  公孙绍看他,不置可否。

  “与谁结亲,是郭兄的家事,我无甚可说的。”至于那琉璃方子一事,他竟是一字不提。

  郭盛心中一松,又笑:“端明兄……”他沉吟片刻,道:“这事,我也知道是我不对,这样如何,我那六郎,实在是不堪大用,以后造化如何,全看他自己,我不会多管,你看如何?”

  这就是他一路想到的办法,也是为了表态。

  说到底,是方子郭盛也想要,与公孙绍的交情他也不想丢。

  公孙绍微讶,看着郭盛,确认他话中的真假。

  最后,他才确定,对方是认真的。

  “六郎可是广民兄的嫡长子,你竟也舍得?”公孙绍脸上浮现出些许笑意,而后询问。

  见他这样,郭盛略微放下了些心,笑道:“这天下事物,有德者居之,六郎行事荒唐,配不上我郭家继承人之位,自然要换人来做。”

  公孙绍脸上笑容更胜,说:“广民兄说的是。”

  说罢,两人相视一笑,刚才有些紧绷的氛围又变得和缓起来。

  又聊了一会儿,郭盛告辞。

  看着对方离去,公孙绍轻笑一声,满是讥诮。

  拿一个本就是废子的嫡长子,来换一个方子和他的欢心,这郭盛,打的可真是一手好算盘。

  他那个弟弟还真是一如既往的蠢,为了图谋以后,拿出方子嫁女,却不知道,要嫁的人,早已经被人放弃,断绝以后的可能了。

  只是不知,那郭阳,又是怎么想的呢?

  至于那个方子——

  早在当初送出去的时候,他就没想过要保密,甚至对于公孙卫能把那个方子藏到今天才送人,他还有些惊讶。

  想来,是他那位好父亲在临终前特意叮嘱过他的吧。

  转眼间,已经十五年了……

  客院。

  “我已经去向世伯求亲了。”眼看着棋盘上黑子已颓,庄晟扔下棋子,冷不丁的说。

  范承丝毫不见惊讶,只没忍住又咳了咳,而后轻笑:“想来庄兄是被拒绝了。”

  前两日下雨变天,他又生病了。

  庄晟斜眼看他,有些嫌弃,又冷笑,说:“拒绝?不,他还没来得及,郭盛老儿就又回来了。”

  “又回来了?”范承声音一紧,去而复返,必有大事。心里想着,他看向身侧的近卫。

  近卫摇头,很是无奈。

  庄晟又嗤笑一声,说:“看他做什么,你我两家的探子早在前两日折了个干净。不得不说,这公孙家下手,可真是干脆利落。”

  说着话,他眼睛微眯,嘴角的笑意变得略微怪异,放在棋盘上的手不可抑制的捏紧,在上面留下了几个指印。

  范承微不可查的往后避了避,移开视线。

  他讨厌跟疯子说话,更讨厌跟一个不能自控的疯子说话。

  “庄兄可知,到底是因为什么,竟让公孙家大动干戈?”他看向院中那丛翠竹,轻声询问。

  庄晟看他,看他没有回视,又嗤笑一声,饶有兴趣的说:“我不知道,范兄呢?”

  范承回头看去,温和笑道,说:“我自然也是不知的。”

  见他这样,庄晟轻啧了一声,没再多说。

  “那这次,你觉得郭盛是为何回来?”庄晟又问。

  范承轻笑,说:“郭盛为何而来?”

  “为了他儿子,”庄晟讽笑,又道:“我记得你们范家也下手了吧,说起来,那个郭阳还真是蠢,他竟然真的被挑动了心思,要是我,谁敢在我面前说那些,我非得让人拖出去打死不可。”

  范承脸色纹丝未动,又笑:“还有一个人你忘了,那就是公孙四娘,还有她的父亲。”

  “公孙卫?就他?”庄晟不屑道。

  “他是不成气候,可谁让他有一个好爹呢?我的近卫告诉我,他看见公孙卫的人拦住了郭盛。”

  “你特意找人去盯公孙卫?”庄晟立即反应过来。

  范承不置可否。

  “啧,看来,这个公孙卫手里还是有好东西的——倒是可惜了。”庄晟道。

  范承神色未动,眼中也有惋惜之色一闪而过。

  自然可惜,若是他们提前知道,哪里能让这东西落入郭盛手里。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可能让郭盛松口,回来找公孙绍的,随便想想就知道不简单。

  思明院。

  暗卫退下,公孙绍若有所思。

  范庄两家嫡子相谈甚好……,不,应该不可能,只是他想多了。

  不过,大胆求证,小心印证。

  思及爱妻曾说过的话,公孙绍眼中柔色渐浓,心中开始思量。

  一地残红,因着昨日那场急雨,半树海棠花尽数被打落,枝头只余下寥寥几枝,在细雨之中颤颤巍巍的娇艳绽放。

  又有花苞半开,兜着半晌的雨丝,然后凝做雨珠滴落。

  雨打海棠,自有一番意趣。

  左渊站在廊下,凝视着那株海棠花树。

  衣袖之下,他的手指不自觉的摩挲着那只未曾送出去的雕芍药花手镯。

  ‘所以,你的赔罪,为的到底是什么呢?’

  左渊心中想着那日公孙月轻笑着问他的话,他当时不解其意,只觉得自己已经说出了理由,可现在想想,至于找到了答案。赔罪为的不是他说的那些话,而是因为……他让小姑娘不高兴了。

  没那么多的理由,就是因为他惹得小姑娘不高兴了而已。

  就这么简单。

  不知道下次这样说,她满意吗?左渊心道。

  还有,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她又在想什么呢?左渊心中不可抑制的想到。

  霎时间,静如深潭的心中无端荡起涟漪。

  也不知道,她知不知道郭盛的提议。看她那日的模样,应该是知道了的。

  那她……又是怎么想的呢?左渊最后想到。

  “将军,家主回府了。”李风的脚步声打断了左渊的思绪。

  “走吧。”左渊说,转身往正院走去。

  他今日早早就来了这里,在郭盛去了公孙府的时候也没有离开,而是候在这里。

  这些年,因着当初郭盛对他有赏识之恩,所以,左渊对郭盛一直都十分礼敬,鲜少失礼。

  书房中,左渊和郭盛密谈了许久,等到将用晚膳时才出来。而后谢绝了郭盛的挽留,告辞离去。

  “将军,我们明日?”前脚进左宅,后脚李风就有些急切的询问。

  “我们留下,”左渊直接肯定了他的想法。

  李风顿时皱起了眉,说:“您离开已有一月多,若再多留,刘将军他们怕是……”

  这刘将军正是郭盛的义兄,也是最早投奔郭盛,随他起事的那人。

  因此,即便他战功不显,也极受郭盛倚重。是定乱军中,仅此于左渊的将领之一。为何会是之一,自然是因为郭盛其他两个义兄弟也不是省油的灯。

  左渊不语,没有多说。

  相比这个,他更关心郭阳与公孙苒之事。

  若是知道了这事,也不知那小姑娘是不悦更多,还是高兴更多。

  想来,应是高兴更多的。

  她是个高傲的性子,哪怕公孙苒和郭阳背叛了她,也从未想过去为难二人。不过——

  若是知道郭阳为此付出了代价,她想来也不会介意幸灾乐祸一次的。

  左渊心中想着,嘴角笑意加深。

  “将军!”他不着急,李风可急的不行。

  定乱军以郭盛为帅,以他的四个义兄弟为将。而这其中,以左渊的名气最大,追随者崇拜者最多。这些人都分布在军中各个职位,左渊在的时候还好,无人敢动,眼下他不在了,那另三位将军怕是会下手抢走那些职位给各自手下的人,便是郭盛……

  “烈火烹油虽然热闹,却也危险,这样正好。”左渊脚步微顿,轻声说道。像是解释,又像是随口一语。

  李风琢磨了一下,惊了,跟着皱眉,说:“将军您是说?”

  左渊没再多说。

  李风在哪儿自己想的人都快糊涂了,即惊讶,又不可置信,便甫自在哪里纠结着。

  “李云,你明白将军的意思吗?”他拽过身边的同僚,压低了声音问道。

  李云扫了一眼他,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有这么笨的同伴,而后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将军眼下风头正胜,其他几位将军需联手才能和他势均力敌。这样无疑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将军后退一步,让他们自己先斗起来。”

  李风连连点头,他刚才也想到了这一点,可他想不通的是——

  “那你说,郭家家主这个档口这样提议,是……”他没把话说完,有些愤怒,却又带着期望。

  “为了将军好?”李云说。

  李风眼睛一亮,便准备点头。

  “怎么可能,”李云一声嗤笑直接打断,说:“是个聪明人都能明白,只有将军的人占据主要位置,他出战的时候才是最好的。郭家家主不会不明白这一点,可他还是做了。”

  李风的脸僵住,愣在那里不说话。

  李云没再多说,相比他这个流落到豫州的孤儿,李风却是在豫州长大的,比起他,他对郭家这个维持了豫州安稳的郭家家主要更加崇拜信服。

  眼下骤然发现对方并不是表面上的大气宽和,自然难以接受。

  翻过一页,左渊将书房外的谈论尽收耳中,眸色微动,不见丝毫惊讶。

  如今的郭盛,已经不是当初刚刚起事的他了。

  天下尚未平定,诸人心思却已经开始浮动。

  后事如何,谁又能猜到呢。

  雨下了两天,总算停了下来。

  郭盛回豫州,公孙绍亲自前去相送。

  漳州热闹,哪怕是早晨,城门处的人也不少。

  公孙月坐在不远处的茶楼里,倚着窗边看向正往城门走来的一行人。

  目光一扫,她几乎第一眼就看到了左渊。

  他就跟在郭盛身侧,微微侧首,在和郭盛说着什么。日光落在他的脸上,愈发的弱化了他之前刻意掩下的锋利棱角,再温和一笑,倒真有些陌上少年郎的翩翩公子模样了。

  公孙月眼也不眨的看着,神思倏地飘远,她忽然有些好奇左渊在战场上时的模样了。

  若再是这样温和儒雅,怕是压不住那些将士们的吧。

  左渊眼尾一扫,就看到了二楼窗边的公孙月,还不待他微笑打招呼,就见那小姑娘目光虽然落在自己身上,可却神色飘忽,明显在走神。

  ——

  他唇角笑意一闪,不由的想要揣测她在想什么。

  郭阳跟在两人身后,虽然不显,可唇角眉梢都透漏出喜意。

  昨日郭盛就已经将同意他跟公孙苒婚事此事告诉了他,整整一夜,直到现在,他都喜不自胜,难以自已。

  公孙月总算回神,正好与左渊四目相对片刻,便就见着对方转过头去,又和郭盛低声说着什么。

  她目光一顿,有些失望,而后便就顺势看向郭阳。

  眼见着对方满脸的喜色,公孙月眉头一扬,而后笑了起来。

  看这幅样子,怕是根本不知道他那个好父亲昨晚所说的话吧——

  公孙月毫不掩饰她的幸灾乐祸,满心戏谑的想着,若是郭阳知道他为了这桩婚事失去了什么,不知道他再看向公孙苒时,还会不会含情脉脉,满心欢喜。

  啧。

  公孙凌戳了公孙弘一下,示意他去看茶楼处的公孙月,兄弟两人又扫了一眼郭阳,心中好笑。

  笑的这么开心,看来他们家小如意是真的不喜欢这个郭阳。

  咚咚——

  雅间门被敲响。

  “客人,您的茶和点心。”店小二的声音响起。

  知春上去开门,捧着好几个餐盘的店小二一一进来,前去餐桌上摆好。

  等到饭菜全都摆好,一直盯着的婢女们这才略微放松下来。正在这时,人影一闪,其中一个店小二身体一拧,猛地往窗边的公孙月扑去。

  感受着脑后的劲风,公孙月心中无奈,怎么感觉自从及笄后,她总是遭到刺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