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事业当先,男主靠边[快穿]>第152章 152哑妻

  奉系此次出兵攻打苏省, 共派出六万兵力。步兵四万,炮兵五千,骑兵五千, 工兵、运输、野战医院、特务、警卫、通讯等等,合计两万人。

  直系派出的兵力和奉系相等, 合围之势明显。

  先行潜入奉系部队先锋团的红一军精锐特种兵一百人, 特种作战营两个, 救援保障部队一万人。

  与之对等, 潜入直系部队的人数人员安排,和针对奉系的安排一模一样。

  司徒赟收到总部发来的电报, 迅速清点兵力离开驻地前去增援。

  “团长,我们真的要跟红一军一起干革命啊?”副团长听说总司令直接下令让他们前去增援,惊诧之余心底隐隐生出几许佩服。

  这红一军的总司令胆子可真大。

  他们跟江宁驻军才打了一仗,时间还没过去多久, 就敢让他们作为增援部队, 前去协助精锐部队攻打奉系大军。

  奉系大军这次出兵, 理由是为了给牺牲的一万白俄军报仇。

  “父亲当初意图吞掉全省的驻军,打了一周也只攻下四处驻地, 收编兵力一万余人。”司徒赟神色从容,“红一军占领全省只用四天,收编兵力五万余人。”

  总司令不止是个军事奇才,眼界、心胸皆令人敬佩。

  他若早知晓江宁驻军中藏着这样的一位人才,绝不同父亲同流合污,平白害死盐城的许多百姓。

  “这位司令确实厉害, 不知我们有没有机会,见到他本人。”副团长压低了嗓音打听,“你知道多少?”

  他的消息要灵通一些, 毕竟是司徒大帅的亲儿子,红一军原来的司令到底是谁,他应该比自己清楚。

  “不瞒你说,我对这位红一军的总司令一无所知。不止我,外界对他的了解估计也不多,我至今没想明白父亲的先锋团是怎么丢的。”司徒赟苦笑,“上万人的先锋团,驻扎地相隔甚远,却在同一时间被偷袭。”

  这调兵遣将的水平,他不知还有谁能比得过。

  “你这么一说,我也越来越好奇总司令的身份了。”副团长脸上浮起向往的神色,“希望有天,能亲眼看到这位神秘的总司令。”

  此人所用的战术,真是又奇又快。

  “会有机会见到他的。”司徒赟禁不住笑,“若我能见到他,第一件事就他问先锋团覆灭之战,他是如何布置兵力的。”

  归降的兵力被收编,因而他们始终无法得知,负责偷袭的部队到底有多少人。

  江宁驻军对外的人数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能在同一时间干掉先锋团,又阻截援军进行伏击战,一点乱子没出。不说指挥能力,单就士兵的服从度而言,放眼全国怕是也没哪支部队能与之相比。

  这个谜团从打输了的那天开始,就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久久挥之不去。

  “行,等你问到答案也跟我说说。”副团长大笑。

  此次直奉两系同时出兵对准苏省,占领苏省恐怕只是附带的目的,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抓住红一军的总司令。

  经过将近一天的急行军,整团抵达预定位置,司令部来电:原地修整补充体力,一个小时后开战。

  司徒赟回复完毕,下令所有人原地修整检查各自的武器弹药,补充体力。

  江宁红一军作战指挥中心。

  元锦通过电台跟派出去的特种作战营,特种兵精锐、两个安全保障团、司徒赟的增援团保持联系。确定直奉两系目前均无太严密的防备后,时间一到便下令发起进攻。

  收编回来的兵力尚未受训,主战部队还是原来的江宁驻军,因而此次只是将两系军阀打怕,能占领一城算一城,暂时不扩张势力范围。

  未有受训的士兵服从性差,这种情况下小规模反抗打乱他们的布局,主力防守比较稳妥。否则会首尾难顾,给周边驻兵偷家的机会。

  杜良平日前来电,他已带着部分弟兄加入独立团,待羊城诸事安排妥当随即返回。

  这对她、对红一军来说都是天大的好消息。

  距离物流大师建立反动政府还有一年多,她要看下轨迹是否改变,改变了多少再做下一步的计划。

  从各地帮会弟兄们传回来的消息看,除物流大师常凯申外,党组织的重要人物连化名都不用。

  她想找到组织交付自己手中的兵力,将苏省当成组织的根据地,很难。

  若物流大师建立反动政府的轨迹未变,只是不在苏省建立根据地,自己带着各种储备加入组织一事可以不急,可以先安排人提前把岛给占了,让他们无处可逃。

  “特种作战营顺利完成任务,保障团与之顺利汇合,已攻入奉系大军的先锋团营地,毁掉他们的电台。”宋云策语气激动,“增援团也顺利切断敌军右路,声东击西。”

  “直系大军的先锋营地完成炸毁、毁掉电台目标,保障团左右夹击,增援团成功阻断后路。”

  “奉系大军被击散,大举撤退。”

  “直系大军被击散,大举撤退。”

  从战区传来的消息源源不断,元锦一边听,一边对着沙盘和地图调动派出的兵力机动追击,安排新的战术。

  两系大军合计十余万兵力围攻苏省一战持续半个月,以两军大将身受重伤撤兵败走,红一军占领皖、浙两省部分城池告终。

  在此战中立功的将领、将士都受到嘉奖,元锦没有出面,嘉奖令颁发由司令部警卫营负责。

  与此同时,红一军控制了苏省省政府及各地县政府,国民政府、北洋政府皆来电拉拢。

  元锦接受国民政府的恳谈请求,布置好防卫的之余,着手安排恢复民生一事。

  省内的大资本家和富商跟外军联系紧密,她答应国民政府的请求,表明投靠之意也是为了稳定人心。至于那些富商和大资本家,帮会的兄弟会盯着他们。

  但凡敢有一点动作,她决不留情。

  陶文耀领导帮会多年的才能,在恢复民生中慢慢展露出来。帮会的弟兄们虽已全部收编,大部分仍和平时一样是个寻常百姓,有战则回。

  六长老在保障后勤的途中牺牲,家人由帮会照顾。

  其余几位长老成为正规军后,在帮会多年养成的毛病一时间难以改过来,各师练兵进度参差不齐。

  元锦根据各师政委发来的电报,让陶文耀亲自致电几位长老,提醒他们军人守军规如同守帮规一般重要,如若做不到就退位让贤。

  此番敲打之后,各位长老开始收敛性子练兵,严格按照元锦的要求处理军务。

  训练特种作战营一事,元锦依旧亲力亲为,所有人员都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进入特种作战营。

  春节前,杜良平回苏,带回国民政府的恳谈人员,以及一个重大的好消息:红一军的弟兄们已严密监视飞机制造厂,人数也发展到了一千多人,正择机加入独立团。

  元锦听他说完,笑着示意他坐下来,用手语跟他说,“加入独立团的事情不急,我还要再观察观察。”

  国民政府内部局势她一无所知,此时还不是暴露红一军更多实力的时候。

  再一个,杜良平此时还没取得组织的完全信任,独立团团长的名字,跟阳间历史上那位毫无相似之处,姓氏都不同。

  这种情况下暴露他们的实力,不是明智之举。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稳定苏省发展民生,囤积更多的战需物资,给组织成员提供安全保障。

  “我听你的。”杜良平坐下喝了口茶,笑道,“我们如今是红一军,近十万的弟兄,国民政府希望我们一起讨伐两系军阀余下大将。”

  元锦抿着唇若有所思。

  讨伐直奉两系军阀红一军责无旁贷,可她好像忘了一些很重要的事。

  阳间的民国时期,每一天发生的事都是大事,百姓每一天都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记不过来。

  杜良平耐心等待片刻,见她还是不做声,禁不住问道,“元元,你是不愿意跟国民政府合作吗?”

  江宁驻军只打了两场仗,一场打完了成立红一军将帮会的弟兄全部收编,一场打跑了直奉两系的十几万大军声名鹊起。

  以她的才能,不想受国民政府差遣,也不是没有可能。

  空气安静下去。

  许久,元锦抬手敲了下脑门,飞快跟他比划手语,“杜伯伯,你加入独立团之事不要对外声张。此次回苏,独立团交给你的任务你只管去完成。回去后告诉你们团长,国民政府粤军总司令部参谋要□□。”

  这个世界出现的许多人的名字都和阳间历史对不上,唯有常凯申的名字最熟悉。

  她目前能做的也只有提醒,插手或者暗杀他根本不可能。她所记得的都是大事件发生的日期,不清楚具体细节,帮会的兄弟多是贫苦百姓,想要混进国民政府内部打探消息,不容易。

  能用的人,这会都被她安排到各师监督长老练兵,做思想宣传工作。

  “这怎么可能。”杜良平被她说的事情惊到,“常参谋长怎么会□□?”

  元锦抿着唇琢磨了一阵,冷静用手语跟他解释,“这次跟直奉两系大军交战,我们抓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从他们口中听来的,我也不敢确定是否属实。”

  杜良平在独立团时间很短,想要取得信任没那么快,他的话估计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前段时间东三省宣布独立,可见历史进程无法改变,即便没有了常凯申,也会有跟他一样的人站出来,跟组织进行对抗。

  北伐战争即将开始,□□政变恐怕也已在酝酿之中。

  她能做的唯有守住苏省,能救出来多少人算多少。

  “行,我稍后就向团长汇报。”杜良平听说是从直奉两系的人口中听来的消息,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为保险起见,我现在就去给团长发电报。”

  元锦略略颔首。

  杜良平起身去电报房,给独立团的团长发电报。

  宋云策给元锦添了些茶水,故作不解,“阿姐,你为何要骗副堂主。”

  阿姐想救人,不知道她想救的人是谁,不知是她自己的想法还是身上亡魂的想法。

  元锦抬头注视他片刻,提笔在本子上写:明天开始你和两个姐姐一起受训,两个月后北上去救一个人,务必把他救下来。他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作者,具体情况等你们受训结束我再细说。

  阳间的这段历史每天都有不同的大事发生,她能记住的只有一些比较具体,宣传比较多的事件。

  这个人一定要救。

  另外还有一件和物流大师有关的事,她插手不了国民政府的安排,但是可以提前布置救人搞点破坏。

  以前去小世界玩,她最不喜欢古代世界,现在还要再加一条:不喜欢民国。

  古代再讨厌也能凭着自己的本事,为自己挣得一丝自由。在民国,每天看着外军在祖国大地上横行霸道,看着那些带着人们走向光明的先辈,遭遇各种劫难自己却无能为力,实在是糟心。

  “是。”宋云策看完她写的内容,立即挺直脊背,眼底多了几分轻松。

  是阿姐自己的想法。

  跟着她进来的亡魂并不清楚阳间的历史,只有阿姐知道。

  ……

  国民政府派过来恳谈的人员年约30岁,斯文儒雅,谈吐幽默风趣。他带了两个警卫员过来,和各师师长的警卫员一起站在会议室外。

  元锦在外面听他跟父亲聊了十分钟左右,确定对方确实是带着诚意来的,这才抬脚入内。

  参与谈判的各师师长全部起立敬礼,场面看起来有些滑稽,看得那位恳谈人员一愣一愣的。

  “我来介绍下,这是小女元锦。她自幼患有哑疾不会说话,但耳朵听得见,能通过口型读出我们在说什么。”陶文耀笑着朝元锦招手,“元元,这是国民政府派过来的常务委员吕委员。”

  元锦客气点头,示意大家坐下。

  来跟他们恳谈合作的人,无论长相还是气质,都不是组织的重要人员。

  不过也足够表达国民政府的诚意。

  “她是……红一军的总司令?”吕玉山上下打量元锦一阵,心中暗暗称奇。

  她看起来也就13、14岁的模样,竟然统管八万兵力,把直奉两系的十几万大军打得哭爹喊娘。

  “对,她就是我们红一军的总司令。”陶文耀一脸骄傲,“我只负责充门面。”

  吕玉山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元锦,拿出来时准备好的和谈文件递过去,“这是国民政府邀请你军,加入革命队伍的正式任命书,还请总司令过目。”

  谁能想到外界传的神乎其神的苏省红一军总司令,是个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