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重生后娶了病弱皇后(GL)>第77章 公主监国,坦言

  “父皇若是累了, 去歇息便是,若是在这受了凉,可如何使得?”

  秦溯坐在一边的椅子上, 并没有过去看折子的意思。

  永乐帝让李公公上茶水点心, 看向秦溯, “寻儿怎现在才回来?父皇要被这些事烦死了。”

  “儿臣倒是听说了, 如今属实是多事之秋, 就在这当口,还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 想要添乱。”

  秦溯喝着茶, 随口提起正事来。

  “寻儿也已经听说了?当真是气死朕了,幸好还有寻儿在父皇身边,看看你那几个皇兄,一个比一个丢脸,丢尽皇家颜面。”

  永乐帝以为秦溯说的是几位皇子的事,提起给自己添乱的儿子们,永乐帝就忍不住骂上两句。

  秦溯也有些意外,她是真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有一天能成为正面例子, 以往丢尽皇家颜面的, 都是她才对。

  安抚了永乐帝两句, 秦溯提起来沈丞相的事, “父皇,儿臣还听说,最近京中有不少的流言, 说沈丞相是前朝遗孤?前朝都已经覆灭百年了, 这不是无稽之谈吗?”

  永乐帝敛起脸上的笑意,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看着秦溯, “朕倒说寻儿这般早来看父皇是所为何事,原是在这里等着呢?

  你同那沈家丫头交好,这听见沈丞相出事,便跑来跟朕要个说法?”

  “父皇你这说什么呢?倒像是儿臣不孝一般,儿臣这月余未见父皇,回来便相陪父皇用个午膳,父皇曲解儿臣意思?行,那儿臣告退。”

  秦溯站起身来就要走,永乐帝忙把人留住。

  “你这孩子,父皇随口说说,寻儿怎能当真?”

  永乐帝立马安排人去传膳,从龙案后站起来,喝秦溯一起去用膳,“其实要说这沈丞相啊,父皇也不是不怀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两人边走着,永乐帝回答了刚才秦溯的问题,说白了,就还是对此事介意,并想疏远沈家了。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要依儿臣之见,儿臣觉得,前朝覆灭,遗孤不遗孤又有什么重要的?

  沈丞相德高望重,一心为民,造福大雍,是朝廷栋梁,俗话说得好,英雄不问出处,若是父皇仅因为这几句流言便对沈大人这种朝廷重臣怀疑,岂不是寒了众臣的心?”

  秦溯对沈家的偏袒不加掩饰,是为沈家说话的意思了。

  永乐帝自然听得懂秦溯的意思,无奈地摇摇头,“寻儿啊,你这脾气直爽,又护犊子,却不知天下并非人人如此,日后你要是遇见那居心叵则之辈,可该怎么办?”

  “有父皇在,谁敢对儿臣居心叵测?”秦溯顺口接话,哄永乐帝高兴。

  “若是父皇不在了呢?谁来护着我儿啊?”

  说着说着,永乐帝竟有些惆怅起来。

  秦溯一愣,任由永乐帝像哄小孩子一样,揉了揉自己的头发,只觉得声音发哑,“父皇怎能说这些丧气话,儿臣长大了,日后儿臣护着父皇。”

  “我儿孝顺,”永乐帝和秦溯一起坐下,面上多了些愁容,“寻儿啊,父皇心中有数,人到七十古来稀,父皇都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还能护你几个十年?

  本来父皇是想交托给你二皇兄的,但是却不想你二皇兄竟出了此事,实是命运弄人。”

  “父皇托付的意思就是要将皇位传给二皇兄?”

  秦溯直白地问了出来。

  永乐帝也没避讳,“父皇本来是如此想的,你二皇兄生来聪慧,除了懒了点也没什么不好,再加上父皇现在年事已高,实在不想再多操劳,想着早早禅位,可惜,天不遂人愿。”

  秦溯听闻永乐帝竟有禅让之意,心脏紧紧一缩,似有所感,耷拉着眼皮看着永乐帝,心中的话脱口而出,“若是如此,那为什么不能是儿臣?儿臣自认不输任何一位皇兄。”

  被秦溯这个大胆的提议吓了一跳,永乐帝看着秦溯,沉默半晌,“寻儿,此事并非儿戏。”

  “儿臣从不觉得这是儿戏。”

  秦溯认真地看着永乐帝,这是她头一次这般直白地跟永乐帝说起此事。

  这也是话赶话说到这里了,秦溯只想着,反正早晚有一天永乐帝会知道的,既然如此,不如早些跟永乐帝说开了,未免以后再真的闹成一团乱。

  秦溯若是开玩笑,永乐帝还能不放在心上,但是现在看着这么认真的秦溯,他却是左右为难。

  “寻儿此是真心话?你可要知道,做一个皇帝并非你想的那般轻松,日日有看不完的折子,听不完的劝谏,左右皆是规矩,这皇宫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黄金笼子,当了皇帝,就得在这笼子中一辈子,这般生活,寻儿如何能受得?”

  永乐帝说得这是真心话,他虽然是在位几十年,但是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从未怎么开心过,他更向往的是那种醉情山水,自由自在的生活,他这一副浪漫的文人骨,却偏偏生在了帝王家。

  从小的教导和责任感让他做不出抛下天下去潇洒肆意的事来,只能将这皇宫视作囚禁他的牢笼,互相折磨,故而在他眼中,皇位能是什么好东西?

  不得不说,永乐帝的想法和秦溯,以及他那些皇子们截然相反,彼之砒-霜,吾之蜜糖,这皇位在永乐帝眼中恨不得早早甩手,但是却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为了这个位子,打得头破血流。

  秦溯明白永乐帝和自己想法的区别,正好借此机会,跟永乐帝表明自己的志向。

  “父皇不了解儿臣,父皇毕生夙愿,是寄情山水之间,如那仙人般潇洒自在,但是儿臣的毕生夙愿,是我大雍国富民强,繁荣昌盛,再创一个,如同太爷爷在世时那般的繁华盛世,如同太爷爷一般,名留青史,千古流芳。”

  永乐帝被秦溯的话说得久久不能回神,半晌才面色复杂地喘了口气,“寻儿有大志向。”

  “父皇,儿臣知晓父皇对儿臣的一片爱护之心,也知道父皇的想法,只是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父皇喜欢的生活,儿臣未必喜欢,儿臣不想瞒着父皇,儿臣心中是这般想的,便这般说了。”

  秦溯对于永乐帝的志向,并无批判,对于秦溯来说,志向并无高低之分,也幸好永乐帝不是那种沉迷皇位权势的人,要不然真让秦溯逼宫,她真做不出来。

  秦溯说完,永乐帝先在桌子旁坐下,“寻儿,先用膳吧。”

  刚才说的那些话,对于永乐帝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父女俩第一次这般沉默地用了午膳,永乐帝似乎是终于在心中下了个决定。

  “寻儿,你刚才说的话,父皇已经仔细考虑过了,其他所有事情,父皇皆能顺着你,因为父皇好歹是个皇帝,就算是你惹出一堆烂摊子,父皇也能帮你收拾了,但是这件事,父皇不能不替天下百姓考量。”

  永乐帝的话,亦在秦溯的意料之中,永乐帝虽然只有那么一点责任心,但是那也不允许他将此事当成儿戏。

  “父皇,儿臣知道。”

  永乐帝点点头,他还真怕秦溯跟他一哭二闹三上吊,到时候他真拿秦溯没办法。

  “若是寻儿真有此决心,那从今日开始,不如让寻儿代理朝纲,以一月为期,也好让父皇看看寻儿的能耐,若寻儿能令百官臣服,百姓拥戴,那父皇别无二话,若是不成,寻儿也不能闹脾气,答不答应?”

  看秦溯这般乖巧地应下,永乐帝又觉得心里化成一团水,忍不住反思自己刚才是不是拒绝得太无情了些,想了想,又好像是哄小孩子一般,给了秦溯个机会。

  秦溯瞪大眼,这对她来说当真是意外之喜,虽然永乐帝的语气很像是小时候哄她吃药后,又小心地给她塞糖吃一样。

  “父皇此话当真?”

  “君无戏言,父皇何事骗过寻儿?”

  看秦溯惊喜,永乐帝也觉得高兴,点了点秦溯的脑门,“可别高兴得太早,到时你若知道此事不易,烦得难受了,可莫要来跟父皇哭鼻子。”

  “父皇还当儿臣是个小娃娃呢?还哭鼻子。”

  秦溯笑着保证,白得的机会,她笑还来不及呢,就永乐帝还一直当她是那个心血来潮又娇滴滴的奶娃娃。

  永乐帝还真是说到做到,当天用过午膳的秦溯就被永乐帝关进了御书房,批那堆得比人高的折子,还不同于以往只是出出意见,还要直接上朱笔,直接批。

  秦溯只觉得自己写字写得两眼发直,连手都不听使唤了,比不眠不休练一天一夜的剑还累。

  不过永乐帝到底是于心不忍,坐在秦溯旁边,等秦溯有什么不懂或者拿不定主意的,便开口指点几句。

  等父女俩批完折子,已经到了后半夜,连李公公都忍不住靠着门框快睡过去了,永乐帝更是一脑袋栽在榻上起不来。

  秦溯机械地合上最后一本折子,长舒一口气,她有合适的理由怀疑,这折子可能是永乐帝攒了一个月的。

  “殿下累了吧?”

  李公公看秦溯放下笔,敲敲自己的头清醒清醒,连忙递上早就备好的茶,给秦溯捏了捏肩膀。

  “还好,”秦溯喝着茶,看了一眼榻上已经睡过去的永乐帝,“本宫无事,李公公还是先去照料父皇,莫要受凉了。”

  李公公听命,过去请永乐帝回寝宫歇息。

  迷迷瞪瞪睁开眼,永乐帝捏了捏眉心,“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已到丑时了。”

  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胳膊,永乐帝看向正在喝茶的秦溯,“寻儿都批完了?”

  “批完了,儿臣喝完茶便回宫,父皇也早些歇息。”

  秦溯回话,端着茶杯的手还有点抖。

  永乐帝被李公公扶着站起身来,“还有一事,明日寻儿早些起身,卯时还要上朝,寻儿也一同去,父皇正好说一说微服私访,还是让寻儿代理监国的事,恐怕那些大臣又要罗嗦个没完,还有得磨。”

  “什么微服私访?”

  秦溯一晚上了,还是第一次听见永乐帝说起微服私访的事,不是只是让自己代理朝纲一个月吗?怎么就成了监国了呢?

  “此事父皇刚才没说?”永乐帝明显是睡得有些迷糊,疑惑得看向李公公。

  “陛下,您刚才是跟奴才说了这么一声,准备微服私访,但是未曾跟殿下说起。”李公公在旁边提醒永乐帝。

  “原是这样,朕糊涂了,”永乐帝总算想起来了,“寻儿啊,刚才你批折子的时候,父皇想了想,许多年前父皇就说想去微服私访,但是这么多年,始终没什么机会,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父皇出去体察民情,寻儿监国,此事就这么定了。”

  秦溯扶额,就永乐帝这想一出是一出的行事作风,也是无人能及。

  既然这件事永乐帝已经定下了,秦溯也没再多说什么,应下后便跟永乐帝告退,回了正阳宫。

  回到正阳宫洗漱更衣完,秦溯躺在床上,都快睡着了的时候,慢了不知道多少拍的大脑突然反应过来,整个人直接从床上弹起来,穿上衣服风风火火往外走,把赤水等人吓了一跳。

  “殿下这是干什么去?”

  “去玄音宫。”

  秦溯头也没回地扔下一句,赤水等人赶忙跟上。

  连夜把秦邈从床上扣起来,秦溯拍拍自己的脸,快速地将今天下午发生的事跟秦邈说了一遍。

  “父皇要我监国!”

  秦溯这一句话,成功把秦邈的瞌睡虫都吓没了,“什么?!”

  事情来得太突然,就算是秦邈也有点愣,听秦溯说完前因后果之后,秦邈眼珠转了转,“是大好事,但是这太突然了,不知百官会作何反应?”

  “我也正是想到这个,所以来跟你商议,不过父皇那性子你也是知道的,说风就是雨,明日早朝,可能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秦溯摁住乱跳的太阳穴,她已经能预见到明早堪比菜市场的早朝了。

  “算了,事已至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先如此吧,反正有父皇担着。”

  秦邈思来想去半天,决定什么也不做。

  “那就这样?”

  秦溯觉得最起码得知会一下大将军府,晋国公府还有卫子康等在他们这个阵营里的人吧?明日早朝也好能有个应对。

  “就这样,”秦邈点点头,“其实知不知会明日早朝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该站在哪里的人自然知道自己该怎么站。”

  被秦邈这么一说,秦溯也放下心来,这不是小事,在这种多事之秋,也只有永乐帝才能干出让公主监国,自己出去微服私访的事来,自己倒是应该更多考虑考虑父皇会不会被百官唠叨得头疼才是。

  在秦邈这里吃了颗定心丸,秦溯回了正阳宫,倒头便睡,当真是令人羡慕的睡眠质量。

  刚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寅时秦溯便被叫了起来,毕竟要去上朝,秦溯还需得洗漱装扮。

  一身黑边正红底绣金线宫装,头上戴着九凤金冠,侧面长长的步摇流苏微晃,又有后压带着的珠串垂至发尾,极为端庄正式的装扮,无半分出错。

  “殿下,今日在大殿之上,不关百官说什么,朝臣吵什么,还请殿下多多收敛脾气,万万莫要动手。”

  赤水在秦溯的手腕上带上两个玉镯,又拿了串珠子放进秦溯手中。

  自从昨晚知道永乐帝要秦溯监国,并且会在今日早朝上提出来之后,赤水等人比谁都紧张。

  是人都知道,就文武百官那迂腐的思想,对此定然是大有意见,绝不可能顺利同意,所以争吵在所难免,争吵中涉及秦溯的话也在所难免,她们就怕秦溯在殿上一个听不下去,当场动手,那一个个老胳膊老腿的,可撑不住秦溯一脚。

  “本宫何时是那般暴躁的人?小题大做。”

  秦溯不以为意,睨了一眼赤水,完全当赤水多余操心。

  赤水笑了笑,但愿如此吧。

  “殿下,这一对玉镯是皇后娘娘今年送您的生辰礼。”

  临到秦溯进殿,赤水在旁边又提醒了一句,但愿看在玉镯的份上,今天早朝能平安无事。

  文武百官,位列两边,秦溯从中间入殿来,一步步走过极长的大殿,给永乐帝行礼。

  “公主免礼,赐坐。”

  永乐帝满意地看着端庄大方的秦溯,颇有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

  “多谢父皇。”

  秦溯坐在永乐帝下首,百官一头雾水,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只得先给秦溯见礼,秦溯颔首免礼。

  永乐帝将一切尽收眼底,满意点头,进入正题。

  “最近多事频发,有江南一事,百姓深受其难,朕心甚痛,大雍地阔民众,在天高皇帝远之处,还不知有多少个江南,多少个江南官府,这般瞒上欺下,做尽伤天害理之事,近日朕深思熟虑,深觉微服私访之重要性,朕要亲眼看看我大雍的江山,体察民情,断不能再给这等蝇营狗苟之辈可乘之机。”

  永乐帝一番话说完,百官面面相觑,陛下这是要微服私访?

  看百官一时没什么反应,永乐帝甚是满意,说出第二件事。

  “在朕微服私访之际,京中亦不可无坐镇之人,长公主德才兼备,堪当大任,在朕微服私访期间,便由长公主殿下担任监国之职。”

  若说之前永乐帝的那番话众臣还需要一点反应的时间,但是等后面这句话一出来,那就像是滚烫的油锅中滴了水,顿时炸了开来。

  “陛下,万万不可!”

  以此句为开头,往后便是一长串的大道理,永乐帝和秦溯默契地关闭了听觉,任由下面的百官吵成一团。

  秦溯的视线一一扫过去,百官吵得是厉害,但是一眼看去,三品以上说话的倒是没几个,尤其是今日刚来上朝的沈丞相,甚至在闭目养神,完全没有参与进这毫无意义的争吵。

  眼看着该说的话的人都没有反应,吵了一会的百官自动消了声。

  “启奏陛下,”众臣安静下来后,卫子康第一个站出来,“臣无异议,陛下微服私访,乃是造福万民的大好事,且长公主殿下雄才大略,江南一事便可见一斑,亦定能胜任监国之职。”

  刚才出声反对的众臣不着痕迹地看向卫子康这第一根墙头草,这个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连升数品平步青云的朝堂新秀,看来毫无疑问,是长公主的人了。

  “臣附议。”

  又一个人站出来,众人看过去,哦,武官,长公主麾下的人。

  “臣附议。”

  众人再看过去,虞大将军府的人。

  “臣附议。”

  晋国公府的人。

  “臣附议。”

  户部尚书。

  ……

  “臣附议。”

  等人都站出去得差不多了,沈丞相低着头,也站了出去,惊掉了一群人的下巴。

  这沈丞相到底是不是换了魂?以往这种破祖宗规制,不合礼制的事,沈丞相一向都是第一个反对的,但是自从上次力荐长公主殿下去江南之后,好像沈丞相就像整个换了个人一样,就像这次,竟然连长公主监国这么离谱的事都能同意。

  百官虽是觉得离谱,但是一些以沈丞相为风向标的人还是站了出来。

  现在京中四大家族,虞大将军府,沈丞相府,晋国公府三大家族已经站队长公主,就剩一个日渐式微的杨国公府,众人看着只觉得心惊,一时又有了更多官员选择了站出去。

  三品以上大员站出去了一大半,此事已成定数。

  连永乐帝都没想到这件事会这般顺利,当然,他同样也没想到,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秦溯已经拉拢了这么多人,虽然这些人应当有一部分也是老二的。

  永乐帝一时心情有些复杂,但是倒也没复杂多久,想想自己马上能脱离皇宫这个大笼子,永乐帝便觉心喜多些。

  “臣有异议,”眼看着站出去的人越来越多,吏部尚书站出来,“陛下,有诸位皇子亦能担此大任,如何也轮不到长公主殿下一介女流监国,此时传出去,莫不是要天下人耻笑?”

  始终坐在椅子上如同一个完美的吉祥物一样的秦溯听见这句话的时候,捏紧了手中的珠子,视线缓缓移到吏部尚书那瘦老头的身上,冷得几乎能冻死人。

  “启禀陛下,自古以来,臣只听闻能者居之,未曾听闻女流男流什么乱七八糟的,长公主监国,乃是民心所向,何人耻笑?莫不是尚书大人在此红口白牙,凭空造话?”

  卫子康站出来反驳。

  秦溯的视线从吏部尚书身上移开,敛着眸子,手中的珠子缓缓转动,她算是知道赤水的良苦用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