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软甜小可爱被大佬持续亲懵中>第181章 重生年代文里的渣知青20

  放了一点点自家的酱汁,将鸡肉的味道完全衬托出来。

  沈约撕了鸡肉条,他只浅尝地吃了一些,大半个鸡腿,还是进了苏缘的肚子。

  “沈知青,我听说,城里是不吃鸡肉,只喝鸡汤的,是不是?”

  苏缘纳闷道:“鸡肉是多好的东西,为什么就只喝炖鸡的水呢。”

  “因为他们觉得有营养,阿缘吃肉就好了。”

  沈约不喜欢太油腻的。

  鸡汤,里面遍布的都是煮出来的油脂。

  沈知青没有回答他问的问题。

  苏缘只能自己给城里人的做法安了个答案。

  也许,是城里人太有钱了,所以不吃肉,只喝汤。

  “给阿缘泡一杯麦乳精喝。”

  沈约又给苏缘冲了一杯麦乳精,用的还是那个搪瓷杯。

  一个鸡腿对于长身体的苏缘来说,吃上去还没有稀饭顶饱。

  但麦乳精咕嘟咕嘟喝进去,填饱了苏缘的肚子。

  “沈知青,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好像是神仙过的生活。”

  苏缘喝了一口麦乳精,感受着嘴里的甜味,笑出了声。

  “以后会更好的。”

  沈约给苏缘递了一块桃酥饼,还有一种果脯,酸酸甜甜的,供销社的时新货。

  沈约会带苏缘去外面看看,走走。

  去他向往的城里。

  不像原来那样,连怎么去找他都不会。

  “沈知青,我好想知道京市是怎么样的,你们那是不是不用种地,什么都不做就有钱拿吗?还是人人都是工厂里的工人?”

  工人这个词汇相当于是一个铁饭碗。

  十里八乡的,如果谁家的儿子去当工人了,那可是一个说出去都光耀门楣的事。

  苏缘的三哥就是工人,接替了丈人的工作。

  听爹娘说,三哥可过上好日子了,以后都不愁吃喝。

  苏缘也想当工人。

  现在的工人要不就是从父母亲人的手里接过来。

  要不就是哪里的工厂企业缺少工人时,会从公社里推荐,只不过,名额少到几乎没有。

  就算是零星有个一两个,也被那些有关系的人得去了。

  毕竟,工人可是个吃香的位置,几百块钱想买个工人名额的都不在少数。

  “京市啊......”

  沈约的目光悠远起来,记忆蒙上了一层灰雾,只有拥有苏缘的画面片段才鲜活起来。

  “京市有挺多好玩的地方,到时候带缘缘去看看就知道了。”

  “我也能去京市吗?”

  苏缘歪着脑袋,

  “可是我是乡下人。”

  “为什么不能去,可以去的。”沈约轻声道。

  苏缘知道自己大概是去不了京市的。

  毕竟能去京市的都是文化人,他只是个小村子里长大的,连镇子都没去过几回,怎么能够去京市呢。

  但听到沈知青这么说,他还是高兴。

  就仿佛沈知青要把他带到京市去似的。

  “沈知青,我跟你说,我家里那个讨厌的苏秀秀快要嫁人了!”

  以前苏缘只觉得这个侄女,不招待见。

  最近,苏缘觉得苏秀秀愈发奇怪。

  有时还会用那种奇奇怪怪的目光看他。

  可能是怜悯,也可能是那种看不起的高傲。

  她一个不受宠的丑八怪,怎么能用这种眼光看他!

  苏缘每次看见苏秀秀都很无语,他认为苏秀秀可能是嫁人想疯了,想的脑子都不太好了。

  苏秀秀这时候在干什么呢?

  她正在跟冯浩的妹妹冯音音一起在镇上逛街。

  因为她以为两家之间的亲事差不多能够敲定。

  那么和未来的小姑子打好关系也是苏秀秀心里重要的一步。

  同时还有探口风的意思。

  明明上次冯母见到她,脸上表露的都很满意,说着也要结亲了,怎么冯家还没有托媒人上来。

  一天婚事敲不定,苏秀秀的心里就不踏实。

  “音音,你给我个话儿,浩哥不是说也对我挺满意的吗?怎么这么久了,还没有让媒人上门呀?”

  冯音音被苏秀秀的直白给震惊到了。

  她眼神闪烁,调笑道:“秀秀,你就这么想嫁给我哥啊?”

  “嗯,我是真喜欢浩哥。”

  苏秀秀有了前世的记忆,思想更加开放,说出这些话,心里没有半点的不好意思。

  “那我会去帮你问问的。”冯音音答应道。

  实则,暗中不屑地撇撇嘴。

  其实她知道为什么她妈没有去托媒人去苏家定上这门亲事。

  只是,她有些不想告诉苏秀秀。

  冯母虽然想给冯浩找个村里的姑娘,最好是憨厚老实一点,能帮忙照顾冯家。

  但冯浩这次请了个长假回家探亲,跟他说了不少部队中的趣事。

  冯母的心思不禁开始摇摆。

  特别是镇上的一个姑娘,看上了冯浩,还托人来跟冯母见了一面。

  那个姑娘,父母亲都在纺织厂当工人,而且只有一个女儿。

  冯母生了一儿一女,儿女成双。

  她虽然稍微也有些乡下人的重男轻女,但儿子在军队,一直是女儿陪着自己。

  都是自己的手心肉,对于冯音音,她也是心疼的。

  这下,冯母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如果浩子真的娶了镇上的小姐,等女方的父母亲老了,要接替工人的工作,女方小姐只有一个人,冯浩在部队当兵,那必然有一个闲置的名额。

  冯母有八成的概率,再添上一点钱,能把这个名额给冯音音要过来。

  因为冯家的冯浩当兵,每月有军队的津贴,冯家过得还算不错。

  不乏有村里未婚青年来给冯音音说亲事的。

  但冯母并不想把冯音音嫁到村里。

  嫁到镇上,有了城市户口,可以凭户口本和粮油供应证领取粮票。

  如果有了工人的工作,她的女儿成了工人,应该就能嫁到城里去,过上吃商品粮的生活。

  所以,冯母倒是有些纠结。

  一个是没有什么助力的乡下媳妇,能帮家里做事,胜在老实。

  一个是镇上的小姐,嫁过来后,女方那边也说了,是要跟冯浩随军去的。

  女方父母直接挑明了不会留在乡下。

  这意味着给冯浩娶了个媳妇,家里还是自己和音音两人忙活着。

  可,说不准,音音以后也当工人了呢。

  冯母探了探过来说媒的人口风,知道这事,八准能成!

  冯音音从冯母的心中知道自己能去做工人,吃上商品粮,让其他姐妹羡慕后。

  苏秀秀在她心里,便从她还算看得过去的嫂子,变成了招人厌的嫂子。

  冯音音一直蛊惑着冯母,就和苏家直接说亲事不结了,他们有更好的对象了。

  作为受益者,冯音音恨不得立马和苏家说开,然后让哥娶了镇上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