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凛冬已至【完结】>第23章

  确实有一些人会因为这样那样的私人恩怨而秉持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态度忍气吞声数十年,直到最后奋起直上杀掉自己最厌恶的那个人。但王亚婷在案发之前根本就没有遭遇过什么值得注意的突发事件,唯一的疑点,是约她七号八号见面的编辑小甜,以及她的现男友韦文胜。

  在国外得罪人,不说外国人有没有那么个闲情逸致非要等王亚婷回国二十年才再动手,单是签证这一点警方就很容易留意到近期出入机场的可疑人员,从可实践性来说成本很高又不实用,在那个年代里国外的人要是有谁讨厌作为留学生的王亚婷,一把枪就能在他们本地解决,何必留到今天?

  更大的可能是王亚婷不习惯使用电话。

  “不习惯用电话?”顾城愣了愣。

  “从王亚婷的日常使用习惯来看,她与人联系更多是通过微信或者QQ之类的社交软件,两张手机卡中一张手机卡是与家人共同使用的主副卡,流量费用不需要她出,她只要每个月定时为自己的另一个号码缴纳五十块钱的套餐费,看得出来她没有在电话里找人的习惯。”

  顾城:“倒也是,如果我不当警察,估计一年到头也不会产生这么多通讯费用。”

  秦晏手指轻轻搓了搓文件袋上的细绳,继续说。

  “而且现在的软件越做越发达,几乎一个软件就涵盖了一个人日常的大部分需求,几年或十几年前流行的短信和电话在年轻人群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如果不是急事,大部分人都选择使用社交软件联系,要么文字,要么语音或者视频,比电话更方便。”

  王亚婷不习惯用电话与人联系。

  工作或者是写作,需要同人交流的时候,都在社交软件上解决。

  陈染是个例外,她在王亚婷出事的当天中午与王亚婷有一场长达四十分钟的通话,这倒是有点奇怪。

  .

  顾城抿抿唇,觉得秦晏说得也有道理。

  他刚想说自己想多了,秦晏却看向他:“不过敢想挺好的,刑警就是要思维活跃才能成事。”

  搞得顾城只能一边笑着一边搪塞回去。

  .

  刚才的思路行不通,顾城又把眼光放在王亚婷回国后的社会关系上。

  “之前找韦文胜来的时候,他的说辞是自己虽然觉得被王亚婷看不起,但是愿意为了王亚婷的钱而去讨好她,看得出来是一个爱钱又小心眼的男人,”顾城说,“他一来就把什么话都说了,又因为学历不高而误以为是自己从网络上学来的巫蛊小术法害死了王亚婷,看上去不像是个有手段的凶手。”

  秦晏颔首,看着眼前的调查报告:“韦文胜也确实没有作案时间,他自称自己在六号当天晚上随王亚婷一起看过店铺之后就离开了新区一带,新区的监控也确实佐证了他的辩词。至于他是否的确在滨江路的青年旅社住过三天,事后是否的确去往万阳KTV找到工作,这一点还需要打个问号。”

  如果事实确实如同韦文胜在接受调查的时候说的那样既没有作案时间也没有作案动机,那么基本就能够排除韦文胜的作案嫌疑了。

  “但他要洗清嫌疑的话,还得保证他在青年旅店落脚的那几天内没有到过案发现场附近,没有在案发现场逗留,也没有离开过他的活动范围。”顾城道。

  “这个找到旅店前台的管理人员应该能问清楚,再不济还有监控,”秦晏说,“除此之外,我还很好奇另外两个点——那个编辑小甜为什么一定要把见面时间定在七号八号这两天,与王亚婷一样作为天间文学网签约作者的陈染又为什么会在七号当天上午突然给王亚婷打去电话,通话时间长达四十分钟。”

  陈染和王亚婷的关系算得上很好。

  王亚婷的微博有三千多个粉丝,平时发的内容不是对自己作品的宣传就是对自己家植物的赞美,底下的评论都是“早安”、“晚安”,看来都是营销号或者人机,平时在公开的社交平台上也不会主动跟别人互动。

  陈染的微博粉丝也不多,博文日常发的都是游戏,估计是个资深游戏迷,一千来个粉丝里真正活跃的只有那几个互关好友,其他的经过技术大队甄别也鉴定出来都是营销号给她塞的假粉丝、僵尸号。

  王亚婷私底下倒是跟陈染保持着非常频繁的联系。

  而王亚婷的好友列表里的其他签约作者根本就没有这个互动的机会,要么是加了之后说句你好就再无下文,要么是加了之后一句话也不说,因此陈染看上去就像个例外,也难怪警方会这么快注意到陈染这个人。

  二人之间的聊天内容也很杂,有时候是互相拍午饭,有时候是一起追剧,有时候互相吹捧两句对方的小说,看起来亲密无间,实际上都是伸手不打笑脸人。

  说难听点就是商业互吹,尬聊。

  “这么说来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我们想象中这么好,起码不能算是好朋友的程度,”顾城一想,“也就跟普通同事差不多吧。”

  秦晏笑笑:“我想她们之间之所以能那么快聊上,一半是陈染也签约了天间文学网,另一半原因可能是陈染也和王亚婷一样,都是粤东本地人,投缘吧。”

  不然不至于加了好友就熟悉得那么快,再者两个人年龄差距太大,王亚婷已经四十五岁,而陈染还在读大二,两个人的写作风格和写作题材也完全不一致,要不是因为都是老乡,估计也聊不开。

  .

  秦晏看一眼窗外,确认外面的雨小了点之后便扶着桌子绕到办公桌后面的皮椅旁,给需要签字的文件签好字之后拿过黑色羊绒大衣拍了几下,穿上。

  顾城看着他穿衣服的动作,喉结动了动:“穿衣服干什么,现在的气温也不至于在室内穿这么多。”

  “我出去一趟。”秦晏一边说一边扣上大衣的扣子。

  很少有人穿大衣还规规矩矩地把每一粒牛角扣都老实扣好,也就秦晏经常这么做,修长干燥的手指带着薄薄的茧和难以忽视的丑陋伤疤,一直把扣子扣到了最后一粒。

  顾城忍不住一笑:“您很怕冷。”

  秦晏看着他,无奈地摇摇头:“着凉了,请假,然后呢?又好几天不见人,在家里躺着,方便耽误工作是吧。”

  “真敬业。”

  “还有个原因,”秦晏走过去拍了拍顾城肩膀,正经道,“在这个位置上,要清正廉洁,做好表率,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

  顾城愣了一会儿,秦晏倒是笑得挺自在。

  顾城:“您给我上政治课呢。”

  “我说认真的,”秦晏看着他,笑一下,边走边拧开办公室的门,“现在八点,不晚,我去滨江路看看。”

  “我也要去。”顾城赶紧跟上。

  chapter13

  滨江路因为靠近江边而得名,天气好的时候经常会见到一大批一大批从家中出门透气散步的中老年人,他们有的会遛狗,有的会一边刷着手机一边缓慢行走,有的会穿上轻薄的衬衫在人行道的石子路上带着孩子们一起小跑。

  但是现在却变得萧条而毫无人气。

  雨天很少有人会选择在晚饭后散步。小雨淅淅沥沥地落,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是一个一个的小水坑,反射着幽暗的路灯光,偶尔从远方某户人家传来的几声狗吠伴随着脚踩上水坑的微小动静,显得万分寂寥。

  “青年旅店开了得有二十几年了,”秦晏撑着伞,下意识往顾城头上倾,雨水顺着风从伞的一边滑落下来,滴在自己脖子里,“三十年也有可能。之前有个同行从外地过来办案,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机关招待所条件太好了,他不敢去,怕被人诟病,所以就在青年旅店歇了几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