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窃取神位【完结】>第38章 元素关联

  喧嚣的白昼随着日落一同下坠, 科梅罗静默在夜色之中,空荡的街道上,脚印尽由晚风扫去。

  唐诘有时会想, 到底是怎样严苛的法律,才能让天性自由的人类安分地每天一到夜晚就自发地禁足在家。

  又或者,这个世界的人,对自由的追逐并不比原世界来得向往?

  墨绿鳞甲的龙卫兵熟视无睹将他放入王宫的图书馆,烛火以门边为起点逐排点燃, 守藏女官随意地翻阅着一本褐黄色封皮的簿册, 点头示意后,又垂下头去。

  空气安详而静谧,烛火摇曳不定。

  唐诘走上前,轻轻敲了敲桌面。女官抬起头,语气平淡:“请问需要什么帮助?”

  这些由奥利维亚的蜕鳞演化的龙类生物,大多都是这副呆板的模样。

  在王宫里的官员尚且还有基础的沟通功能,但是在街道上的巡逻兵, 却是连正常的沟通都十分困难。

  “我想要一本自然女神诞生时期有关生态环境变化的书。”

  唐诘习以为常地吩咐道。

  并不是他有意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说话,而是他们只能听懂最基础的指令。

  女官沉默着将自己手中的书递给他。

  “就是这本?”

  唐诘不由愣在了原地, 但是面对他的困惑,她只是空洞地投来注视,没有任何反应。

  他只能把书本从她手里接过,对方又重新从柜台旁堆积成小山的书堆里抽出了一本书开始翻阅。

  那是龙岛每天需要收录的新书。

  唐诘往图书馆深处走去, 坐在了靠墙的长桌边,烛台上的火焰逐渐熄灭,最后只留下了附近唯一的一盏, 明亮得惊异。

  书皮仿佛是某种动物的皮肤制作的,带给指腹滑腻的油性触感, 封皮上用古菲尼斯语书写着标题《天体的诞生》。

  他摩挲着纸张的边角,思绪缓慢地起伏。

  这看上去像是城邦纪时期的赫拉克勒学者编纂的书籍。

  其实也是意料之内,毕竟,纸张这种书写媒介,在这个世界是在城邦纪的时候,作为一种炼金产品出现的。

  在此之前更漫长的时代里,文字多是书写在魔兽的甲骨、皮革或是石头和树皮上,通常作为占卜、祭祀或是记录历史用。

  但这依然让他感到太早了,书籍、纸张以及文字,仿佛没有经历口口相传的时代,直接就跨越进了文明的篝火之中。

  就像是——玻璃。

  心不自觉地漏跳一拍,他感到自己仿佛察觉了什么,但又如此轻易地,无形的线索风一般溜走了。

  于是,唐诘拉扯着思绪从久远的年代回到现在,指尖抚摸着封面上侵蚀的痕迹,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从书名来看,应该是本常识科普类型的书籍,页码在一百以内,非常轻薄。

  他翻开扉页,誊写的墨迹尚未干透,稍嫌湿润,但已不至于在纸张上晕开。

  “蒙昧纪以前,世界是一片黑暗,直到太阳出现,我们开始褪去覆盖体表的皮毛、直立行走,我们能够使用更多工具,同时,也没有放弃自身作为魔兽的天赋。”

  抄写员还原了作者那潦草的字迹,没有任何遗漏地,展现出对方不经意间的颤抖所表明的兴奋之情。

  更令唐诘惊讶的,反而是作者从一开始就称呼自己为魔兽。

  为什么?

  他并不纠结这个问题的答案,继续向下。

  “我们学会了计算时间,我们学会了测量地貌,但是,这一切全都有赖于天空,确切地说,天空上唯一的光源,那轮沉默的太阳。”

  似乎是位光明神的狂热拥簇者。

  但那时候相比起将神进行人格化的现在,似乎更接近于原始崇拜。

  作者接下来介绍了一位勇士,有可能是听说,也或许是亲眼所见。

  “曾有学者试图飞向它,去探究它的秘密,很快,他浑身着火,掉到了海里。

  非常遗憾,我们没能得到他提供的第一手情报,也无法得知他究竟是死于高温还是死于海水。”

  这一段文字里冰冷直白揭示了作者对于同类毫无共情心理,反而执着于研究资料。

  但他的语气依旧轻快,相较于学者,更像是个年轻的探险家或别的什么,缺乏敬畏、充满活力,并且洋溢着好奇心。

  唐诘甚至怀疑,这只魔兽飞向天空的决定,是否有作者的亲手推动。

  他注意到了一个更关键的地方,一个几乎每本城邦纪遗留的残稿都会体现出的特点。

  ——人类和魔兽之间没有界限。

  作者再次列出了一串更古老的资料作为数据参考,但上述大部分的文献皆已遗失。

  “蒙昧纪最早的两百年里,很快出现了能够在大地上点燃火焰的学者,光明和高温不再是秘密。

  但是,我们仍未知晓,那轮赤金色的天体,究竟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天空上,而又为什么,在短短数百年,蒙昧无知的魔兽,几乎全部进化出了智慧。”

  魔兽和人类在当时大概是同一种生物。

  “在掌握温度的测量后,我们的身体恒定了最适合的体温,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

  在海底,那连太阳也无法触及的地方,同样具备高温。”

  这一段写得反而比较平静,哪怕是“惊人”一词,都工整得像是个讽刺。

  “我们必须推翻之前的论证,重新考虑:‘究竟是因为太阳而出现了温度,还是因为温度而出现了太阳?’”

  这一段话似乎有点奇怪……不,从前边开始谈论太阳和温度的关系的时候,就变得很奇怪了。

  “当我们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它的时候,它再次告诉我们,我们所知道的永远少于我们想要知道的,我们困在无知的堡垒中,堡垒之外是黑暗笼罩的、接近无限的荒原。”

  他用一种赞叹而喜悦的口吻描述着自身的无知,以及由于无知带来的兴奋,言辞犹如火焰在洁白的纸张上跳动,明亮得晃眼。

  “我们”。

  唐诘注意到对方不断重复这个词,像是在对他的读者强调——自己和他们属于同一个集体。

  他后颈的皮肤在这种猜想中蔓延开层层的麻痒。

  作者用一长串华丽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于失败的沮丧,紧接着又展现了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兴奋之情,以启示般的口吻总结到:

  “我们要去征服那轮光明,用光明赐予我们的东西。”

  没有下一页了。

  唐诘盯着文字后大段的空白,手腕轻微地颤抖,为了他的最后一句话。

  没有神。

  全篇文章里,没有一个词与神有关。

  但是——征服光明?

  他舔了下干燥的嘴唇,缓解着自己不甚平静的思绪。

  自从来到异世界后,他就对一个问题极为困惑,而今天特意寻找古老的文献,同样也是抱着解开这个问题的想法。

  当然,他并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只是打算进行一次尝试。

  ——神到底是什么?

  原本他打算把这个问题抛开,毕竟它看上去实在太深奥了,令人望而生畏。

  但是在解读奥利维亚施展的法术时,一些在同类型的魔法中不断重复的操作,像是飞蛾绕着台灯的振翅声,勾动着他的思绪。

  唐诘取出日记本和钢笔,开始拆解昨天奥利维亚使用过的空间法术。

  她的起手式总是一个刮破般的动作,像是把指甲作为刀刃,迸射出魔力,然后半空中就会裂开缝隙。

  “用牙齿、毒液、犄角,都可以施展,但是指甲更加安全快捷,当我只是纯粹想要‘打开’。”

  她的用词很是微妙,唐诘几乎立刻就联想到了自己那张屡次被对方引爆的魔文纸。

  当初在塔里,他担心魔文失控,还仿照传送阵,特意往上面再叠加了一层在字义里正好与“开”相对应的“关”,告诉阿纳托利等到使用的时候,需要把上面一层纸揭开。

  直到前一阵子做完测试,意识到日记本实质上并不是“连接着自己的记忆”,而是它本来就是自己记忆和认知功能的器官在外的显形,才发现,哪怕省下后一步,魔文纸同样能够发挥作用。

  刹那间,感觉废了大半个月实验失去了意义。

  日记本的功能很显然是随着自己的认知在逐渐变化,当时自己认为魔文会提前爆炸,它居然就爆炸了。

  唐诘感到自己的三件随身套装使用方法似乎都十分唯心,但是遗憾的是,他自己是个缺乏想象力的人,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下,很难凭空想出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功能。

  他的思考方式依赖于联想能力。

  当初钢笔变形成长矛,很大程度上,也许是受到了和凯瑟琳谈话中,“刺穿”一词的影响。

  但是哪怕想象再丰富,可是他能够做到的事依旧是有限度的。

  比如,他能够把钢笔变成刻刀、长矛、船锚,但是不能把它变成橡皮擦、涂改液甚至电脑键盘。

  无论他怎么意志强烈地下达指令,它们的变形有个早已固定好的边界,而这个边界和奥利维亚施展魔法时的前摇十分相似。

  她在使用空间魔法的时候必须用指甲“刮破”,而使用精神魔法的时候必须用“毒液”影响嗅觉。

  这点和凯瑟琳正好相反,那个人只需要声音就能影响人的精神,只需要视线就能改造人的意识,但在进行空间转移的时候,只能用魔文。

  在医院见过不少巫师后,他意识到,魔法的领域和这个世界的神明关联极为紧密。

  精神系的魔法受到光明神的影响,自然系的魔法受到生命女神的影响,技巧性的力量属于光明神,强横的体质属于自然女神。

  巫师和炼金师的能力几乎是本能地在向他们的源头靠拢,所以才会呈现出趋于相同的特性。

  但是,空间系的能力呢?

  它既不属于自然女神,也不属于光明神,但它确实存在,哪怕数量极少,同时,在自己和奥利维亚的施法上,确实表现出了同样的特性,哪怕他们当时对彼此甚至毫无了解。

  他有想过自己的黑袍和日记本是否也具备空间属性,但是因为难以关联,暂时放弃了考虑。

  空间魔法在他俩手里表现出了如出一辙的破坏性,更叫人怀疑的是,他们选择的施法媒介都是“锐器”。

  龙的指甲、金属的笔尖。

  惊人的一致。

  唐诘仍然深陷在沉思中,思绪仿佛与外界断开了连接。

  直到一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而另一只手轻巧地夺过了写满文字的日记本。

  月光在不知不觉中越出阴云的禁锢,烛火将熄未熄,而他丝毫没有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