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布卢瓦城来的漂亮朋友【完结】>第174章 《政教分离法》

  前任总理儒勒·弗朗索瓦·卡米耶·费里出身于孚日山区的一个小商人家族,这个地区的居民素来不以幽默风趣著称,通常情况下,他们都像构筑这些山脉的花岗岩一样冷峻而坚硬。费里先生作为这些人当中的一员继承了这种严肃又阴郁的气质,而他在法学院接触的那些启蒙思想也让他树立了对于“进步”的坚定信仰。

  吕西安坐在办公桌后面翻阅手中的文件,同时用余光打量着对面这个曾经担任过两任总理的人物。儒勒·费里有着光秃秃的大脑门,脑门下面是一张长脸和犹太人式的大鼻子——奇怪的是阿尔方斯身为犹太人却没有这样的鼻子——两颊分别留着一把长长的髯须,这两把形状怪异的胡须以八字形朝着两侧延展,让他看上去像是一只海象。

  这样的形象并不算讨喜,但吕西安丝毫不敢因此就轻看对方:费里在四年前刚刚结束自己的第二个总理任期,两任加起来,费里先生一共在总理的位子上坐了三年多,这样的长寿内阁在第三共和国并不算长的历史当中十分罕见。

  前年年底,当时的总统儒勒·格雷维因为“勋章丑闻”辞职时,费里也曾经参与过总统职位的争夺,但由于缺乏激进派的支持不得不退出,转而支持萨迪·卡诺成为总统。他一贯是布朗热将军的反对者,同时作为现任总统的政治盟友,能量依旧不容小觑——据说总统正在考虑推举他成为参议院的议长。这样一位政界的元老,吕西安不得不小心应付。

  “看得出来,您对这间办公室做了一点小小的修改。”费里先生突然打破了沉默,“那幅画是真的吗?”他指了指壁炉上那幅布歇画的风景画。

  “那是我从家里运来的。”虽说是文化部,可部里库房当中的那些艺术品都是些毫无档次的假货,吕西安不得不用一些自己收藏的真画来提升一下这个办公室的品味。

  “真是有派头,当年我在这里办公的时候可没心思做什么布置。”

  “啊,我忘记了,这里也曾经是您的办公室。”吕西安将手里的文件放在桌面上,文件自动合上了,“您当年做总理的时候,自己兼任了文化,教育与宗教部长的职务。”作为孔多塞的忠实信徒,费里把教育改革当作了他毕生的追求,在他的整个总理任期里,他都将“建立一个没有上帝,没有国王的社会”作为自己施政的第一要务,为此他甚至以总理身份亲自来文教部门办公。

  “那时候我们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费里先生的语气里带上了一点淡淡的怀念,“这间办公室里堆满了文件,我就在文件堆里接待各种客人……那时候部里的职员们也有不少理想主义者,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每天和我一样工作十几个小时,只为了完成一点有意义的改革——这样的人我看现在这座楼里可不多了。”

  “我想每一任部长都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吕西安皮笑肉不笑地回答,他用手轻轻抚平那份文件封面上的褶皱——那封面上用简洁的字体印着黑色的大标题:《政教分离法》。

  “当然了,您如今是部长了。”费里先生刻意的将“部长”这个词念得很重。

  他不喜欢我,吕西安心想——这是理所应当的。儒勒·费里三十多年前就是坚定的共和派,在刚刚过去的布朗热风波当中也一直坚定的站在布朗热将军的对立面,他怎么可能对吕西安这样的投机者有一点好感呢?若不是这位老先生一直以来对教育改革都有着超人的热情,他恐怕今天绝不会登吕西安·巴罗瓦的门。

  “我看您已经读完了我的改革草案,那么我想要听听您的看法。”

  “您不觉得这样的法案……有些太过大胆了吗?”吕西安试探地问道,他重新翻开文件,找到自己刚才用红色铅笔划线的几个地方,“您打算关闭全国所有的四千五百座教会学校,将所有学生纳入公立学校;将义务教育的年限从6到13岁延长至18岁;禁止任何宗教团体在法国进行教育活动;不允许修士在所有教育机构里任职——甚至包括大学!”

  “我们要用书本和利剑维护共和国,教士们应当成为共和国手握教鞭的骑士。”费里先生抬起头,冷冰冰地看着吕西安,“一旦所有的法国青年都能够接受免费的世俗化义务教育,那么等这样的新一代人成长起来之后,我们就永远不必担心陈腐的旧势力会卷土重来了。”

  “那不允许修士从事教育的话,神学院该怎样办学呢?”

  “共和国里需要神学院吗?如果有人想要学习神学,他们就去罗马好了,我相信梵蒂冈会有很多好的神学教师。”费里耸了耸肩膀,“但不能在这里,不能在法兰西共和国的小学,中学或是大学里。”

  “请允许我提醒您一下,站在您和您朋友的自由主义立场上,国家对教育界这样的干涉也算得上是暴政了——尤其是干涉大学,这是从未有过的行为。”吕西安几乎可以预料到这样一份法律将引发怎样的剧烈反弹了。

  “也许是吧,但为了共和国的利益,这种事情总是要有人做的。”

  可我不想做那个人啊,吕西安心想。他推动这个改革纯粹是为了给自己增添些声望,巩固一下自己“共和派”的新形象,他可从没想过真的要做成什么事情——他只是想让选民们觉得他在做事罢了。

  “您考虑过这些政策的成本吗?”他换了一个角度,“这会给我们的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我估算过了,”费里打断了他的质疑,“按照今年的预算总额来计算的话,我们需要把教育经费占财政总预算的比例提升到百分之五——您不需要查了,如今是百分之三。”

  吕西安有些尴尬地收回打算去翻文件的右手,“您知道如今的财政赤字……”

  “相比各个部门的浪费以及各级官员和政客中饱私囊,私相授受的金额,这实在是一笔很小的支出了。”费里先生毫不客气,“举个例子,您的朋友阿尔方斯·伊伦伯格只要从他的利润里拿出一小部分,就能够给全法国的小学生提供免费的午餐——而这件事情我在国民议会推动了好几年也没有进展。”

  “我不是财政部长。”

  “那您为什么要替他操心呢?无论他从什么地方弄来钱,只要这些钱能够用来投资教育就好。法兰西已经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里落后了,我们的政府必须像其他国家一样重视现代的科学和文化——就像德国一样!我一直在对所有人说,德国人的小学教师才是他们打赢1870年战争的最大功臣,法兰西并不是失败在色当的战场上,而是失败在小学的课堂上。”

  “我不否认您说的有些道理,”吕西安将手里的文件接着朝后翻,“可是您的这份法案里的很多东西,和教育完全扯不上关系——比方说这些:宗教为私人领域的个人活动,教会同样受到民法约束;共和国保护信仰自由;政府接管全部教会财产,神父和主教不再享受政府对公务人员的津贴——”

  “我不觉得用共和国的资金给共和国的敌人发津贴是个好主意。”

  “还有这一条——国家和教会彼此独立,一方不得影响或资助另一方——您知道议会里有多少议员是收到过教会的竞选捐款的!”

  “不然您以为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条呢?”费里反问道。

  “还有这个:所有宗教社团——如修道会只有经国民议会批准方可存在。”吕西安将法案扔回桌面上,“先生,我看出来了,您是要废除《1801年教务专约》,对天主教会进行彻底清算哪。”

  “当天主教会几百年前建立宗教裁判所迫害异端时,可曾想过这样一天呢?”费里冷笑一声,“部长阁下,在来之前,我对您进行了一点研究,我觉得您并不是什么虔诚的信徒,您唯一信仰的神就是您自己——”他抬了抬手示意吕西安不要反驳,“——对您的这种态度,我表示很欣赏:信仰自己而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神明,这说明您既聪明,又有必要的自信,我喜欢和您这样的人打交道。”

  “您刚才说我是要清算天主教会——您说的一点也没错。”费里先生咳嗽了一声,“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天主教会一直是共和国不共戴天的敌人。这些好斗的神父们积极参与政治斗争,在刚刚过去的布朗热事件里就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对于这个您应当比我更加熟悉才对。”

  “您是在质疑我对共和国的忠诚吗?”吕西安防卫性地问道。

  “我相信只要有利可图,您对共和国就是忠诚的。”费里先生用嘲弄的语气回答,“不过还是让我们回到原本的话题来吧——在那些危及到共和国生存的不幸事件里,天主教会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而他们现在把法袍套在身上,难道就能够逃避惩罚吗?”他用拳头捶了一下桌子,“政府必须抑制天主教会的势力,使得他们无法对共和国造成危害!这就是这份法案将要达成的目标!”

  “您把目光放在教育上——这很对,我们必须解除教会对于教育的影响。”费里的语气平静了些,“在我担任总理之前,四分之三的法国学生都是接受教会的教育长大的,天主教会试图把这些孩子培养成共和国的反对者,培养成世俗生活方式的敌人,在他们的学校里学生们学到的是神学,是圣徒那些真假难辨的事迹,而德国的孩子们在学习数学和物理——”

  “我也是在这样的学校里长大的。”吕西安试图打断对方,但费里完全不理会他。

  “——是我扭转了这样的局面!那时候法国有七万座教会主办的学校,如今只剩下四千五百座啦,等到这份法案通过,这个数字会降到零!”他眼里冒着光,整张脸都因为喜悦而变红了。

  “您作为法兰西现代教育之父的地位不容置疑。”吕西安连忙恭维道。

  “但那只是第一步而已,”费里的声音突然又变得冷酷,“我们必须和教会干预政治的行为进行斗争,对他们加以控制。我们不能允许那些猖狂的共和国反对者以宗教信仰为工具,躲在经书后面对我们发动猖狂的进攻。”

  “我承认您的想法不无道理,但这样激进的法案在议会里怎能通过呢?”吕西安摇头,“我尊重您的理想,但您也得考虑一下实际的政治情况啊。”

  “如果您愿意推动这份法案,那么我和我的朋友们会全力支持您的。”

  吕西安感到自己的脑袋有些抽痛,“国民议会总共有584个议员,您和您那些温和共和派的朋友只有八十个左右——哪怕加上应当会投票支持您的激进左派,总共也就有一百二三十个人赞成——要拿到多数需要293票,这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在国民议会里有两百多个中间派的机会主义者,只要您能够从这些人当中争取到一百五十个赞成票,这个法案就能够通过。”费里淡淡地笑了笑,“我对议会里的形势很熟悉——毕竟我也是做过总理的人,我知道一份法案有没有通过的希望。”

  吕西安终于无计可施了,他叹了一口气,摊开双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恐怕我不能推进您的这份法案了。”他不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冒触怒教会的风险,毕竟他不会在这个位置上长呆下去,他也不像费里一样对这个领域有着超乎常人的热情。

  “那么您要把改革的蓝图束之高阁吗?”费里并没有如吕西安所预料的那样暴跳如雷,这反倒让吕西安有些不安——他究竟打得是什么主意?

  “我觉得改革的时机现在还不太成熟。”吕西安最终决定用官方的套话回应,“我觉得等到时机成熟时,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继续进行一些深入的,有建设性的讨论——”

  “我年轻的朋友,”费里打断了吕西安,“让我来给您上一课吧:在政治上想要退缩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像打仗一样——最困难的是组织撤退,就连拿破仑那样的伟人,从俄国撤退也变成了灾难。在政治上,您想要退却,可不是把您说过的话吃回去就够了的。”

  “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在这座城市里没有秘密——您准备进行教育改革,这不是什么秘密了。

  您今天又在办公室里接待了我,于是大家都会觉得改革已经在筹备当中了。这时候,您要告诉所有人,一切不过是谣传,什么也没有发生?”费里哈哈大笑,“这未免有些一厢情愿了吧?您开启了潘多拉的盒子,那么您就得做出点成绩,否则您就要丢脸——这就是政治上的第一定律:绝不要在考虑清楚之前做任何事。”

  “如果您不和我合作的话,那么我就公然宣布,您的所谓‘共和派’立场不过是障眼法罢了。”他站起身来,“您是一个投机分子,坐在部长的职位上想的并不是造福法兰西,而是给自己积攒政绩,等到世界博览会结束之后高升——别反驳,您知道我猜的是对的。我现在已经不是总理,但是在舆论上还有些影响力,尤其是对共和派而言,我的话还有一些分量。您现在已经得罪了右派,如今要是再得罪共和派,那么您就可以考虑退出政界,专心和伊伦伯格先生一起做银行生意了。”

  “我等您的答复,”费里先生提起自己的公文包,走到衣帽架前拿起自己的帽子戴在头上,“但别让我等太久。”

  等他消失在门背后之后,吕西安在原地愣了两秒钟,方才按响了电铃。

  另一扇门打开了,这扇门通向隔壁的一间小办公室,夏尔·杜布瓦从里面走了出来,他身穿一件深蓝色礼服,胸前佩戴着第四级的荣誉团军官勋位的玫瑰形花饰,那花饰大得出奇,挂在领结下面看起来就像是喉咙下面长了一个瘊子。

  他朝吕西安微微躬了躬身,其动作既不失恭敬又不显得谄媚。

  “您都听见啦?”吕西安指了指面前费里刚刚坐过的椅子,示意夏尔坐下。

  夏尔在部长大人对面落座,前任记者的脸上摆出了一副政治家的正经面孔——他和吕西安同时上任,到现在还不满一个月,但看上去已经像是在官僚机器里打磨了十年,“我看这位先生不是那么容易打发的。”

  “我当然知道他不好打发,”吕西安不耐烦地哼了一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拿他——”他又拿起放在桌上的那份文件,“——还有他的这份法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