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仙侠武侠>枪气素霓生>第351章 秘密出宫干大事

张崇义的话音落幕后,杨千钟久久没有接茬,空荡荡的御书房里,静的就连心跳的声音都像是晴天霹雳。

杨千钟感觉自己的心脏差点跳出了胸腔。

“那陛下的意思是,密令武关方面截杀郦家?”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如何向皇后娘娘交代,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天下百姓肯定会痛骂陛下不念亲情,不讲孝道,民间舆论将对我大燕国大大不利。”

“特别是最近分科取士招徕的数百名寒门士子,他们最看重忠孝节义,说不定都会挂印弃官而去。”

“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了幽冀青三州故地作为倚靠,要是再失去关中地区的民心,到时候就是空中楼阁,随时会步大旗的覆辙。”

“陛下,您要三思呀。杀一个郦元乐不难,难得是如何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

张崇义背对着杨千钟,静静地摩挲着冷冰冰的剑刃,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

“我明白你的意思,现在我们的处境并不乐观,不能横生枝节,免得扰乱军心民心。”

“行吧,既然你这样说,那就先不杀他,传诏给李元艺,准许郦元乐一家老小进京。”

“不过郦家的三千亲兵暂时不要随行,只准他带两百亲兵入关,其他兵马必须留在武关之外。”

“至于理由嘛,就说去年廉斩带兵来抢永安城时,曾经在蓝田附近烧杀抢掠,掠走了不少妙龄少女,关中地区的百姓对荆州兵恨之入骨。”

“对,就这样说,反正如果郦元乐坚持要把所有人马带过来,就不准他过关,你去拟招吧。”

杨千钟见张崇义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冷静地就像是一尊泥塑雕像。

明知道他这话说的言不由衷,可还是猜不到他究竟意欲何为,略微迟疑片刻,就转身走出御书房,回到中书省拟招去了。

等到杨千钟走远后,张崇义才将鱼肠剑挂在身上,眼眸中的杀气比刚才更浓。

他让青桐拿来一套紧身便服,把大内侍卫、御林军统领寇登和副统领张擒虎叫进书房,郑重其事地吩咐道:“我去陇山的时候伤了元气,身体不太舒服,要潜心休养半个月。”

“这段时间不准任何人来御书房打扰我,哪怕是后宫的诸位娘娘,也不准靠近书房,违令者杀无赦。”

“倘若朝臣有事奏报,你们就跟他们说,凡事请三位宰辅大人酌情处理。”

“御书房的太监宫女暂时都去其他宫殿当差,不要留在这里吵我,每天只要安排一名太监送些馒头清水,放在门口即可。”

寇登和张擒虎连忙躬身领命,自去安排御林军将御书房团团围住。

张崇义吩咐完这一切,就将书房大门砰的一声关闭,随后换上紧身便服,推开最右边的一排书架,迎面只见一堵光滑的石墙。

他顺着墙角,从下往上数到第六块青砖,重重用力摁了一下。

那块青砖发出轻微的咔咔声,向里凹陷进去,跟着啪的一下,弹出一个拳头大小的金色圆环。

张崇义屏住呼吸,握住圆环往左拧一圈,再使劲摁进去,往右拧一圈,便听到石墙响起一阵沉闷的轧轧声,几块青砖向外翻转,露出一道窄小的石门。

皇宫大内许多房间都有暗室和密道,便于皇帝危急时刻逃生,这条密道就是太监刘豫告诉张崇义的。

张崇义以前认为这些玩意儿毫无用处,否则大旗皇帝李虎贲也不至于被人挟持走,今日方知自己错得离谱,这条密道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他钻进密道后,顺势将石门推回去,从身上掏出火折,放在唇边轻轻一吹,那火折便燃了起来,又从旁边的角落里拿起一根蜡烛,点燃蜡烛,一直往里走。

这条密道其实是贴着御书房的外围墙壁,应该是跟御书房同一时间修建的,可见皇宫修建之初,那些贵人就给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也不知道当初修建这些密道的贵人有没有机会用得上。

密道很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顶部留下了一些通风孔,有些朝向外面的长廊,有些朝向里面的房间,每个通风孔都会冒出一些凉风,所以密道里的空气非常新鲜。

张崇义顺着密道小心翼翼的前进,走了里许左右,就到了密道的尽头,那就是浣衣局。

据刘豫所述,密道的出口就在浣衣局的茅厕后面,既然是逃命专用,当然顾不上什么体面了,出口设的越隐秘越好,越是无人注意越好。

张崇义来到密道出口处,贴着墙壁静静倾听外面的动静。

一开始还能听到一些太监宫女聊天的声音,等了片刻后,总算是悄无声息了。

他才借着微弱的烛光,找到门环,按照前面的法子,先是往左一拧,用力摁下,再往右一拧,只听到墙壁向外裂开一条缝。

明亮的阳光从缝隙间照进来,有些刺眼,臭烘烘的粪便味道随风飘进来,有些作呕。张崇义吹灭蜡烛,捂住鼻子,贴着门缝闪出去,好在四周无人。

他算准了这是御林军换防的时间,轻飘飘地闪到大门侧面,看到右边有许多宫女正在浣洗衣服,急忙往左掠去,贴着墙角一路向西,就到了宫墙之下,然后纵身一跃,轻轻巧巧就出了皇宫。

离宫之后,他快步往南门而去,用伪造的户牒出了南门。

他的目的地就是上洛。

上洛与武关一北一南,构成了一套体系完整的防御阵线,是关中抵御南方敌寇的屏障。

整条防线都由中军大将军李元艺节制,李元艺的大本营射在武关隘口北边的丹凤镇。

上洛的守将乃是一名幽州骑将,姓郭,名抚珍,现为四品武卫将军,早年曾是尚修竹的部将。

张崇义日夜兼程赶路,一路上翻山越岭,尽量避开重兵把守的隘口,花了两天一夜的功夫到达上洛城。

上洛是座山城,处于群山环绕之中,依山傍水,风景极为秀丽,蜿蜒的洛水静静流过。

因是物资匮乏的山城,且处于兵家必争之地,人口并不算多。

张崇义从店家那里打听到了武卫将军郭抚珍府邸的位置后,抬头看了一下天色。

瞧着黄昏将至,就在街边吃了一碗馄饨,挨到万家灯火亮起,才借着夜色摸进了郭抚珍的府邸。

这座府邸的格局算不上气派,府里的府兵人口房屋都不算多,张崇义很快就找到了郭抚珍的书房。

他避开巡逻府兵,蹑手蹑脚摸到书房门口,透过门缝隐隐看见面如冠玉、身穿灰衣的郭抚珍。

郭抚珍是个年近三旬的武将,长得像个秀才,偶尔也读点兵书,对书籍却没有太多的热情,因此书房里的书籍都摆放的乱七八糟。

他虽在书房,却没有看书,而是坐在椅子上,默默擦拭着那柄光芒流转的佩刀。

他擦得非常认真,就像是给美人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