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秦皇后裔>第90章 族长

数日后,婚嫁的礼节还在进行中,这一切自然是来氏张罗一番,也已经定好了日子,就在月末。

而此时!

江夏安陆县黄家,已经聚集数万人,黄权、黄奎、黄射皆列其中,就连黄盖的族人都远道而来,黄忠自然也来了,只是站在末尾位置,黄琬位列首位,黄承彦次之,众人齐拜祖先。

然后黄家八名长老一齐将黄氏祖祠上面的那根用红布包裹住的长梁抬了下来。

众人再次齐拜。

大族更换族长是大事,黄氏有规定,每次更换族长必须修缮祖祠,以保万年。

这根长梁拿下来,就要替换新梁,由新家主带头引领,以示领导能力。

这一次更换族长,足足持续了三日。

今日是最后一天,设晚宴,摆十里流席。

不少黄氏长老、族人大多数是淳朴百姓,也不因族长是州牧,就不敢说他。

“族长,此后定要让我安陆黄氏一脉一直延续下去,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多考虑。”

“不许陷我族于灭族境地,你可知道。”

“遇到事情也不要怕,我们都是你的后盾。”

“贤侄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族长,以后全族命运皆系你一人之手,无论什么时候,家族利益都排在第一位。”

黄江拱手,“一定一定,各位叔伯,当饮此杯。”

在他们心中,黄江也仅是族长,而不是什么州牧。

回来的路上,父子二人同乘一辆马车,黄琬看着黄江问:“如今怎又知进退了?之前我曾劝你,不急不急,你看看你,差点死了。”

“儿知错了!”

“那接下来,汝欲何为啊,是迎回天下,还是自立为王?”黄琬说的很直白。

黄江替汉之心从未消失,但也从未向人提及过。

此时在外面驾马车的乃是祝猛,自己最信任的伙伴,亲卫营护卫在左右,自然无所顾忌,只见黄江缓缓说出几个字,“儿要代汉。”

黄琬尽管见多识广,心中有准备,也被吓了一大跳,手中的酒壶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指着黄江怒骂,“竖子,岂敢胡言乱语,你敢陷我黄家于不忠。”

“父亲,如今你可看到了,天下荼毒,百姓居无定所,唯有荆州还算一片乐土,所辖人口占大汉三成有余,甲士十余万,为何不可。”

这里面自然有吹牛的成为,人口至多四分之一,覆甲率不到三成,当然指着是优质猛钢甲。郡县兵穿的则是普通甲,覆甲率达到四成左右,比现在一般的诸侯军都要强上不少,至于战力嘛,肯定是不如的。

郡县兵当然可以全员覆甲,不是黄江不愿,实则财政紧张,也没有这个必要性。别的诸侯指望郡县兵,他黄江并不指望,意图精兵收天下。

所谓精兵,可并未日夜训练,身穿精甲,便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还需经历战争的洗礼。

“就非要走到这一步吗?”见黄江眼神坚定,黄琬知道不可阻挡,语气缓和了几分。

“苍天已死,黄家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我黄氏一族上承天命,下保百姓,又有何不可?”

“天子虽年幼,但也睿智,汉室未必没有希望。”

“父亲,汉室气数已尽,非人力所能挽救,非儿不愿,如今的朝廷已将儿列入乱臣贼子,荆州一地皆是反民,如之奈何。”

古人都信天命之说,听黄江这么一说,也不能反驳。

大汉后期,经常天生异象,各种怪事层出不穷,天灾人祸更是此起彼伏,由不得你不信天命之说。

“但你务必答应我,大汉全境,还有一郡不宁,你不可称帝。”

“我答应你!” 这些自然是后话,离一统山河,还差之甚远。

“还有一事,天子不可杀。”

黄江再次点头。

他本以为黄琬是个忠于汉室的老顽固,谁曾想竟如此轻易便说服了。

黄琬再说,“你是你,我是我,哪怕有一日,你真的成为了天子,我的墓碑上依旧要写着汉臣二字。”

黄江也明白他的意思,就是不希望黄江在他死后给他追封皇帝。

历史上的黄琬明年就死于长安了,蔡邕也离死亡不远了,蔡琰也要开始她的流浪异族之旅了。

黄江虽有收服天下之志,但任重道远,如果只是打人口战,只需再耗上几十年,其他诸侯将无一人是他对手。

但此时群英辈出,莫小看天下英豪。

黄江见气氛尴尬,随口说道:“两位兄长久居家中,我想任命长兄黄奎入军中,任司马,二兄黄权,治理一县,不知父亲意下如何?”

黄琬点了点头,“汝舅父来敏有意进入襄阳学院,你安排一下,还有汝岳父蔡公,虽有大才,但不适合久居官场,亦可将其选入襄阳学院,编撰注史。”

黄江自然是十分乐意。

蔡邕乃是自己人,由他编写史书,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至于来敏,自来荆州后,那张嘴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放入襄阳学院去教育下弟子,还是不错的。

......

次日,黄江任命黄奎为司马,在赵云的中军无当营任职,黄权为宛城县令,蔡邕为襄阳学院副校长。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八月。

这日,荆州牧黄江大婚,荆州大赦,之前因谋反罪被抓的所有人皆不列为谋反罪,转为聚众闹事罪,此次全部放出,迁移至零陵的十余万人,允许北归。其余人等,皆赦免,十恶之罪不赦。

此日,襄阳城中,张灯结彩,贺词漫天。

黄江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文武百官皆在其后,前往蔡府迎亲。

此时一名女子则站在一座楼阁中,远看迎亲的队伍远去,此人正是来到襄阳避难的万年公主刘稚。

“乱臣贼子!”刘稚痛骂一声,手中的酒壶一口饮尽。

曾有人建议,让她嫁给黄江,以此来驱逐董卓,迎献帝刘协东归,但被她严厉拒绝了,她就是她,汉室就是汉室。

且她对黄江的情感,十分复杂,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此时的蔡家,也是十分忙碌,蔡家二女蔡玥也已和蒯家定亲,嫁给蒯良之子蒯钧,虽她自己多有不愿,也无可奈何。

黄江亲自牵着那纤纤玉手,缓步而行,将其引入马车之中。

蔡琰此时也是感慨万千,紧紧握住黄江的手,一步一步踏在木制台阶上,然后走入马车之上。

随后众人在蔡家的欢送下,百姓夹道欢迎,张灯结彩,护卫守在一旁,维护秩序,跟随的童男童女,拿着花篮向路边分食糖果(这自然是出自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