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凌云志>第225章 拿钱自救

徐啸听说了狱中的熊廷弼想见自己,他也就顺势决定去与他见上一面。

翌日一早,徐啸带上王老汉决定去狱中见上一见熊廷弼。

徐啸他们来到监狱说明情况后,狱里的官员吩咐了一名手下人,带着徐王二人就来到了关押着熊廷弼的牢房。

此刻的熊廷弼坐在牢里,面向牢房的内侧,不知道一个在想些什么,徐啸他们已走到关他的牢房门边,他也未曾发现。

徐啸站在牢房边向领路来的人摆了摆手,那人离去后,徐啸向牢里的熊廷弼叫了一声:“熊将军,徐某过来了。”

听到叫他的声音,熊廷弼站起身来,从阴暗处走到牢房门边,靠近徐啸所站的地方。

这时熊廷弼终于看清了叫他名子的徐啸,以及和徐啸站在一处的王老汉。

这时的徐啸也终于看清了牢里的熊廷弼。

熊廷弼眼中的徐啸可以说是意气风发,令他好不羡慕,他轻声向徐啸道了一声:“徐先生,我们已好久不见了。”

徐啸看到熊廷弼的话后,心中不禁一紧,他没想到昔日的大将军,曾经的边关统帅,居然变成了一个头发凌乱,衣着不整,眼中充满悲凉怨气的犯人。

是的,此刻的徐啸从熊廷弼的眼中看到的就是悲凉和怨气。

悲凉,大概是因为他没想到自己这次被召回京后会有这样的对待;怨气,大概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很冤枉委屈,认为自己并没有错,不应该被关押在这里。

然而虽未在此身边,熟悉前世这段历史的徐啸却是很清楚熊廷弼获罪的前因后果的。

在徐啸看来,熊廷弼这次的边关之事上,整个战事中虽无过错,但在王化贞战败后找到他时,他不应该意气用事的把部队又后撤了一大段,主动的让出了一大片的土地和城池给了后金那边。

明明可以让兵士们就此防守,他却主动退让,不为边关民众国家考虑,却为一私之怨而丢失国土,忘却军人之责,关押起来已是轻了,即便立即杀之也不为过。

徐啸心中虽如此认为,但他此时却并没有说出来和表现出他内心的想法。

此刻的徐啸内心里其实还是有点矛盾的,若认辽东的罪过,徐啸认为熊廷弼应该λ狱甚至应该对治死罪,可是此人的确还是有些为将的能力的。

若为了大明未来命运的考虑,徐啸又希望熊廷弼能够活下来,运用他惯于防守的本领,保大明边关一份安宁。

略着思考后,徐啸终于拿定了主意,他向熊廷弼道:“熊将军,我想……”

徐啸刚一开口,话还未说完,熊廷弼就很急切的向他道:“徐先生,我知道你足智多谋,就请你多想想办法,把熊某救出这牢外去。”

大概是熊廷弼看到徐啸刚才的思索,以为他有了什么其他的想法,所以这才急切的求了起来。

见此情景,徐啸已认定此人还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心只想着自己如何能摆脱这牢狱之灾。

此人果然如前世的历史书本上所讲,虽有些守城能力,但也自以为是,不能认识和改正错误。

如此,徐啸已认定即便熊廷弼被放了出来,也不可以再加以大用了,否则就有可能重蹈今日之事的覆辙。

想到这,徐啸虽还有心救他,但已不怎么看重他了。

徐啸向熊廷弼道:“熊将军,若徐某有办法救你出来了,你未来将有何想法?”

熊廷弼毫不犹豫的向徐啸道:“若熊某此次能侥幸脱罪出狱,必不忘先生大恩,定能厚报。”

徐啸道:“徐某也不要你什么厚报,只希望你若能在徐某的周旋之下得以脱罪出狱,定要用你之长守大明之边关,保一方之百姓。”

熊廷弼爽快后答应道:“若能脱罪出去,定保大明边关安宁,百姓安居,不忘对先生此时的承诺。”

“好,那你听我的话做就行了。”见熊廷弼答应下来,徐啸也就为熊廷弼考虑起来。

徐啸清楚的记得,熊廷弼最后的结局是贿赂魏忠贤时,文银未兑现,导致魏公公怀恨,最后被此想法借皇帝之手杀死,首级还被传至北地边境示众。

不过历史上的熊廷弼结局虽惨,但他拯救自己的做法似乎并没有错,至少前一部分并未有错,后一部分也是因为自己未兑现承诺才最终酿得个身首二分的结局。

想到此处,也希望能救下这位明朝末朝的能臣,于是徐啸决定就用历史上的方法来救一救这个熊廷弼。

当然了,为了不重蹈覆辙,徐啸决定把那后一部分给改上一改,让熊廷弼对魏公公兑现了承诺,看这结局如何,是否会有所改变?

徐啸便对狱中的熊廷弼道:“熊将军,你也做了不少年的将官了,家中是否有所积蓄?”

听到徐啸问是这个,熊廷弼的心里顿时就对徐啸反感起来,他认为徐啸是在借他落魄之时,向他索要钱财。

于是熊廷弼顿时犹豫起来,徐啸见熊廷弼这一犹豫,知道他可能有点想歪了,于是徐啸直言道:“熊将军,实不相瞒,今日能救你的方法,只有多花些银子求人帮忙一途可行。”

熊廷弼见是为了救自己的命才要花的钱,心里便舒服了些,他很小心的问徐啸道:“徐先生,若依你之法,熊某需要拿出多少钱财加以打点?”

徐啸想到历史上在此事上让魏公公动心的数字,便道:“需四万两以上的白银。”

“四万两……”熊廷弼听到此数便感到一阵心疼。

他这些年为官,承蒙皇上赏识,以及在边关上所立战功的封赏所得,积聚起来的钱财也不过四万两左右,若全部都拿出来,自己这些年岂不白忙活了一场。

徐啸看到熊廷弼的脸色有些难看,便道:“你若能拿出四万两白银,我想这也就差不多了。四万两不但有可以保你一命,还有可能让你保住官职,难道这你都舍不得吗?”

熊廷弼见徐啸有些生气了,想了想,还是同意了徐啸的想法,决定拿出四万两白银来保命。

没办法,现在对熊廷弼来说是非常时期。他做边关将军时,虽有不少人排斥他,但也有不少人巴结他。

然而现在他入狱了,曾经排斥他的人对他不屑一顾;曾经巴结他的人也不见踪影。

若再得不到徐啸的帮助,他就真的没有办法脱罪,从狱中走出来了。

想到这熊廷弼便问徐啸:“徐先生,熊某若拿出四万两白银来,当交与何人?”

熊廷弼知道,徐啸虽帮此想出了行贿脱罪的办法,但这四万两白银决不是要交于徐啸之手,因为徐啸没有帮他脱罪的能力。

徐啸也不瞒他道:熊将军,你所出之银当然不是交由我来运作,而是另有其人。你现在只管准备银两,待我帮你联上那人你自会知道的。

熊廷弼闻言,便道:“好,那我就听徐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