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凌云志>第226章 见帝师

答应了熊廷弼欲帮此想法脱罪后,徐啸就欲离开。

徐啸和王老汉走到门口,正要拐弯离开之时,熊廷弼在牢中又大声的向他们喊道:“徐先生千万不要忘了答应熊某的事?”

徐啸高声回道:“知道,你也不要忘了答应徐某之事。”

从大牢这边离开后,徐啸想了想,最后决定不再待帝师孙承宗召见,他自己欲主动去见这位帝师。

徐啸虽是被帝师孙承宗借皇帝旨意召回京城,但什么时候召见他,却并不是徐啸说了算。

但这时徐啸想尽快的救出熊廷弼,所以他就想主动的先一步来见见孙承宗这位帝师了。

于是徐啸回到住处,连忙写下拜帖让人送至帝师府上。

拜帖送至帝师孙承宗府上后,只过了一日,孙帝师就主动的召见了徐啸。

徐啸得到孙承宗召见,连忙前来,二人一见上,还没等徐啸开口,孙承宗就先问徐啸道:“徐啸,可知本官请求皇上下旨召你回京是为何事吗?”

徐啸直言道:“下官不知?”

孙承宗又问:“那你急着要见本官又是为何?”

徐啸一听孙承宗如此问话,就知道这位帝师大概以为自己已知道了此次被回京的原因,所以这才急切主动的要来见他。

孙帝师这样的判断,让徐啸感到有点委屈,徐啸心道:我虽是由后世穿越而来,但并不是你孙帝师胆里的蛔虫,怎能明白你的想法?

不过此刻见孙承宗问起自己为何急着要见他时,徐啸还是如实的回答了他,徐啸直言道:“孙大人,下官急于要见你,是因为一个人而来?”

“何人?”

徐啸道:“前辽东边关统帅熊廷弼。”

孙承宗道:“你认识此人?”

徐啸道:“徐某在辽东时曾在熊大人手下做事。”

孙承宗一听来了兴趣,他向徐啸笑道:“如此正好,不日本官就将前往辽东处理一些事务,不如此刻你就把有关辽东地区以及熊廷弼这个人的情况说于本官听上一听。”

徐啸见孙承宗对这事感兴趣,也不藏着掖着,就把一些有关辽东和熊廷弼个人的事与孙承宗说了一些。

这其中徐啸把熊廷弼在辽东所总结和做出的守城经验重点与孙承宗讲了一讲。

孙承宗对徐啸所讲的话很有兴趣,同时对此所提及到的熊廷弼也有了兴趣,对此人也了解了不少。

二人谈了一会儿话后,孙承宗也答应了徐啸有机会一定会在皇上面前帮熊廷弼说情,帮此脱罪,让他再为大明边关的安危尽一份力。

另外孙承宗也让徐啸三日后与此一道去辽东一趟。徐啸自然答应。

原来孙帝师此时已被皇上授于辽东临时经略一职,全权处理辽东之事。

辽东这几年因为各种原因很是不得安宁,皇上也很头疼,不得不把他的老师拉出来处理此事。

当然了,皇上的眼力也不算差,孙帝师也的确是有着这样的能力的。

从孙帝师那里回来,徐啸对救出熊廷弼一事又多了几分把握,于是他就派王老汉去狱中通知熊廷弼尽快通知家人筹好钱财好救他出来。

徐啸通知熊廷弼筹钱,当然不是为了送给帝师孙承宗。

孙承宗乃是一代奇人,此人文武都十分了得,并且也十分珍惜自己的羽毛,他当然不会为了一些钱财而救熊廷弼。

他欲救出熊廷弼,帮此脱罪,完全是对徐啸的信任,看在徐啸对熊廷弼能力的认同上和他对徐啸的认同上,才有了这方面的意思的。

徐啸让熊廷弼筹好钱,他是要把这些钱送与另外一个人。

另外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此时的大太监魏忠贤。

魏忠贤,大明最受宠的最后一个大太监,此时正把握着朝政。

没办法,因为皇上明熹宗爱木匠活甚过皇位,再加上不太识字,与文武百官过于疏远,久而久之就让大太监魏忠贤钻了空子独揽了朝政。

孙承宗虽为帝师,但皇上早已成人,他也不能常陪左右,于是魏公公就成了皇上最为贴心的人,对皇上明熹宗也是照顾有加。

事实上魏公公也从未想过要让皇上朱由校操心。

你干你的木匠活,其他的由我来。魏公公这么想的,也这么做了,于是大明朝廷便成了魏公公的天下了,大多文武官员都要看魏公公的脸色行事了。

徐啸也是出于魏公公的势力,在得到帝师孙承宗的首肯后,这才又想办法从魏公公这里再为熊廷弼说些好话,好把他救出来。

魏忠贤这个大太监,徐啸当然是不愿意亲自去相救的,就算是自己的事他也不去那样去做,况且救熊廷弼本就不是自己的事。

在这件事上,徐啸只是出于重生穿越之此,明了此历史之事,不想大明衰败得太快,他想帮一帮大明,做一点事,看能不能改变些什么。

从古至今,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朝代中,有那么一些事和人,让人可敬可佩,但他们的结局却并非都如人意。

明朝也是一样,而徐啸就是想在这段明末的历史中做些什么,让一些可敬的人和事,多一些精彩少一些遗憾。

徐啸终就只是一个重生穿越而来的普通人,对历史上臭名昭着的明末大太监魏忠贤早有所闻,自然不肖与之为伍,当然也就更不想与之多加接触。

但现在因为熊廷弼的事,徐啸又不得求到权势通天的魏忠贤,徐啸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叫做汪文言的人。

汪文言这个人很神奇,他是在地方上受贿事发,为避祸而逃至京城的。

汪文言来到京城后,先是花重金为自己在国子监谋了一份差事,之后便运用此等身份游走于各个党派间。

汪文言与大明朝堂上的东林党有来往,同时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一派也并关系不错。

汪文言虽游走于多党派之间,但为人还是很正直的,为此徐啸这才想让汪文言与魏忠贤通个气,好把熊廷弼给脱罪放出来。

当然这事一旦处理起来,不免就要给魏忠贤一些好处和甜头费。

徐啸让人找来汪文言,问他若救下熊廷弼需要多少钱财加以打理。

汪文言坦然道:“以汪某对魏公公的了解,至少得四万两白银才能解决此事。”

徐啸一听,和自己所了解的一样,也就并没有感到什么奇怪。

然而汪文言所说出的四万两白银之数,却把陪在徐啸接待汪文言的王老汉惊得不轻,他没想到这位汪先生一出囗就是四万白银之数,并且连眼都不眨一下,更让人不可思议的事,他所说的白银数目与徐先生让熊廷弼一家所等的数目一模一样。

“徐先生真是神人也!”王老汉在心中对徐啸瞬间又多敬佩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