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大宛第一女宰辅【完结】>第35章 此心何寄(十二)

  “光顾着说我的事了,你呢?我还记得当年在京郊长亭外,你和我说过,你平生所愿,是踏遍山川湖海,集药典于大成,为何现在……”

  陆秋白不知道该如何问下去,是问她为何放弃,还是问她是否被逼迫?

  姜林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缓缓斟了杯茶,递到她的手边:“家中想为我寻一门亲事。”

  陆秋白垂下眼眸:“那你如今有心仪的人吗?或者有合适的成婚对象吗?”

  姜林看她一眼:“没有。”

  “那你是如何想,是……愿意的吗?”

  姜林轻笑一声:“我虽不愿,但也无法彻底违逆母亲的意思。”

  陆秋白握着茶盏的手微微攥起,半晌才艰难开口道:“那……你是如何打算的?”

  姜林没有正面回答她这个问题,反而问道:“那你呢?我听闻京中素来有榜下捉婿的传闻,你现在少年英才,前途无量,想必不少人踏破门槛也要给你介绍亲家吧?”

  “这对你来说,是否——也是困扰?”

  陆秋白准备放下茶盏的手微微一顿,似乎感受到姜林的言外之意,抬起头看着她的眼睛回答道:“没错。”

  “你愿意,与我缔结婚约吗?”

  “我孑然一身,家中无人,但是可以给你最大的自由,你可以继续你想做的任何事。”

  “我亦不想你陷入泥沼,困于闺阁,你该是那云间鹤,不该做只笼中雀,我想这样或许可以护你之后自在无忧。”

  姜林看着眼前翩翩“少年郎”对她真挚道。

  她几乎不敢看她的眼睛,视线微微偏移道:“这算是交易吗?”

  陆秋白呼吸一滞:“你可以当作是一桩交易,恰好现在你需要这份自由,我需要这份伪装,如果将来某一天,你觅得良人想要离去,随时可以与我结束这桩交易,或是我的身份暴露,我也会备好和离书,确保你不会受我牵连。”

  姜林这才将视线移回来:“好,成交。”

  陆秋白没想到她答应得这般爽快,一时间没有准备,有些尴尬道:“口头之约毕竟单薄,只是今日我未携带纸笔,来日我定将契约书递上。”

  姜林没有回她,反而起身进屋,取了纸笔出来。

  陆秋白抬头看着她,顺势将纸笔接过,一篇契约书洋洋洒洒,挥笔而就。

  其上字迹清晰端正,上书契约双方之责,譬如约定之期内,陆秋白愿一一履行“为夫”之责,配合另一方婚后一切世俗意义上的亲戚活动云云。

  姜林将写好的契约书拿起细细查看,用肯定的语气道:“这上面只写了你将为我负的责任,却丝毫未提我需要对你负的任何责任。”

  陆秋白的心思似乎已经飘到别处去:“你愿意答应为我掩护,本身已经冒了极大的风险,我又怎敢厚脸皮要求你再做任何事?”

  姜林似乎不太满意,继续在纸上添加上几个条目,保证她也会在约定期限内对对方负起世俗意义上的“为妻”之责,这才在最后落下自己的名字,摁上指印。

  两个截然不同的笔迹各自占据着纸张上的半壁江山,一片清隽稳重,似雪上松,一片笔锋不羁,如云间鹤。

  姜林将纸上的墨痕吹干些许,又将它递回:“我加了一些条目,你再看看吧。”

  陆秋白心中略有些讶异地看着她新加的部分,不明白她的用意。

  姜林状做正式地解释道:“既然是互利互惠的交易,自然是双方各取所需,又各自未对方提供帮助,没有单方面付出的道理。”

  陆秋白心情复杂地在最后也落下自己的名字与指印,又誊好一份,双方各自保存。

  “那么接下来,我们谈谈提亲之事吧。”姜林又温过一壶茶,慢悠悠道。

  陆秋白尚不曾仔细了解过这些事,并不知晓其中门道,于是只好洗耳恭听。

  姜林自怀中取出几张地契和银票,推到陆秋白面前。

  “这是何意?”

  姜林不由得笑了一声:“婚嫁之事,所需耗费的银两可不是小数目,你孤身一人,可有足够的银两?”

  陆秋白确实不知这一茬,经她这番点破,一时间感到窘迫不已,自己真是什么准备也没做就敢直接上门提这样的事,虽然只是短暂性的“交易”,但这几乎等于是让姜林负担了大部分的钱财与责任,如何不令她羞愧。

  姜林看破她的羞愧,补充道:“你不必感到愧疚,这些就当是我借给你的,今后你有饷银再慢慢归还便是。”

  而后又细细说了些提亲的流程之类的,方才略微放下心来。

  二人约定好上门提亲的日子,姜林会在这日之前先与母亲说好,以免她不答应,也好保证提亲的顺利。

  陆秋白将东西一一收好,告辞离去。

  姜林给她的银票之中不仅包含着聘金以及准备提亲所需物件、聘请媒婆的银钱,还包含着购置一处小宅的钱。

  照姜林的说法就是,总不可能在她现在暂居的地方办这一场婚宴,她的母亲若是知道了肯定是不依的,做戏也得做全套。

  不过走完议亲的整个流程本身就需要大半年之久,倒也不必过于着急。

  眼下第一步是先找个媒婆,在约定好的时间上姜家去纳采问名。

  媒婆一职在众多行业之中属于下九流,若是一个寻常人家需要媒婆,通常托家中的亲戚或是邻里便可寻来,不算什么难事。

  但现在陆秋白孤身一人,既无亲朋也无友邻,一时间还真没有什么头绪,茫茫都城,一时间她竟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只悔恨当初那么多媒人媒婆踏破门槛,她一个人的联系方式也没留下。

  况且这个说媒人的身份可轻可重,若是太过普通,恐怕姜林的父母不会轻易答应。

  若是能有一位身份相对重要,能够在她们心中有一定份量的人帮她做这个媒人,想必会事半功倍。

  之后的琐事再去托给专门的媒婆,这样一来应当更为稳妥。

  陆秋白思来想去,忽然想起自己自中举以来还不曾好好拜会座师一番,按理来说大家之后同在官场,宦海沉浮,总要照顾一些人情世故,不似之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先顾好考试本身即可。

  虽说她打算走的是直臣能吏的路子,最需要抓住的就是帝心,只有这样她将来才有与潜在的敌人对抗的资本。

  但于小事处同前辈以及同科们相处良好,也不失是个有利无害之事。

  于是陆秋白转道就去街巷的各类铺子挑选上门需要准备的礼品去了。

  另一而姜林则在白日坐诊结束之后回到家中,向母亲禀明此事。

  作者有话要说:

  为什么我写着写着有一种富婆包养小白脸的错觉(不是)(顶锅盖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