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大宛第一女宰辅【完结】>第37章 此心何寄(十四)

  陆秋白回忆一番,记得这个大夫应该是姓孙。

  只是苦主情绪激动,丝毫不给她们接近患者的机会,直呼庸医害人,不敢再让她们继续祸害自己的孩儿。

  情势一时僵持,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人都站在苦主的立场上,指责医馆的不作为。

  陆秋白见医馆中人束手无策,也为她们感到着急,正想上前疏散围观的人群的时候,忽然见到不远处走来一道熟悉的身影。

  姜林正从外面采药回来,裙摆上还带着些许晨起染朝露的痕迹,眉目淡然,衣衫素净,背上背着采药的背篓,只是站在那里,就有一种让人莫名安心的力量。

  就连人群都自动为她让开一条道路。

  姜林已经大致听到这里发生了何事,径直就走上前来,声音冷静地说道:“我是大夫,如果你有需要,可以让我看看你孩子的病情,也许有办法。”

  闹事的苦主哭声戛然而止,片刻后似乎是反应过来,又继续哭道:“我孩儿已经这样了,你能有什么办法,我苦命的娃啊!”

  姜林没说自己也是悬济堂的人,医馆中几人都识趣地暂时没有上前来打招呼。

  围观的人里面尚有好些个曾经受过悬济堂诊治的街坊邻里,都知晓姜林的名声,纷纷劝道:“这是个好大夫,你让她看看,说不定你孩子还有得治呢?”

  苦主依旧不依不饶,被劝得烦了,甚至还道:“你们都是一伙的!合起伙来欺负我们势单力薄,穷困潦倒,这天底下还有没有公道良心啊!”

  方才还有心偏向她们的围观群众顿时感到晦气:“我们还不都是为你着急,不识好人心!”

  苦主似乎没有料到她这番话反而让舆论倒了个边,开始指责起她的不是,于是转而向姜林精准攻击道:“谁知道你是不是和她们一伙的!”

  姜林态度平和,看着她的眼睛说道:“那你站在这里,是想如何?是索要财物赔偿,还是想要你的孩子恢复健康?”

  苦主并不正面回答她的问题,而是道:“苍天呐!我的孩儿被庸医害成这样,我只求一个公道,这样害人的医馆,凭什么还在这里行欺诈之事!苍天无眼呐!”

  姜林听这人说话颠三倒四,诉求也不清晰,甚至并不为她口中的孩子的病情着急,不求钱财,不求解决问题,似乎只是为了在医馆闹事而已。

  于是更加冷静理智几分,条理分明地问道:“既然你不求财也不求为你孩子治病,何以在此久闹不去?若是这家医馆真如你所说害你孩子性命,大可上官府去告,想必天子脚下,定会有人给你一个公道。”

  周围的人也都附和不已,人群中传出不少认同的声音。

  “是啊。”

  “找官府来解决。”

  苦主听到“官府”二字似乎有些慌,神色明显紧张起来,不由分说就嚷道:“官府和你们都是一伙的!你们相互勾结,官官相护!这皇城底下哪还有王法!”

  眼看得她又开始闹将起来,不管不顾地胡言乱语,街道另一侧忽然传来几声喝:“让开!都快让开!”

  “是何人在此诽谤朝廷!”

  人群十分自觉地让开一条道,让这些官差顺利到达闹事中心。

  “刚才诽谤朝廷的,是不是你!”

  那苦主似乎没有料到官差居然会在这个时候赶到,忽然紧闭嘴唇,一声也不吭,连连摇头,一副受到十足惊吓的懦弱模样。

  但围观的许多人都清晰地听到她方才所言,并没有替她瞒下的义务,纷纷道:“是她!”

  “我听到了。”

  “我也听到了,是她说的。”

  官差见有这么多人指证,当下也立即将人从地上拉起来,不由分说就要把人带走。

  那方才还在哭闹不止的苦主顿时静若鹌鹑,被吓得连连后退,一直摇头,又不敢反抗。

  官差可不顾她现在如何表现,只道:“那就请你跟我们走一趟吧。”

  而后一左一右将人钳住,准备带回府衙。

  那苦主扭过头,神情极其哀婉,一声声唤着:“我的孩儿,我的孩儿!”

  一声比一声凄厉,围观者无不为此惨状动容,不由得心软几分,只道这也是个苦命的人。

  原地只留下痴傻的半大孩子在一旁懵懂无知地玩着地上的蚂蚁,浑然不觉周围发生何事,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都散了吧!”

  “散了吧,散了吧。”

  医馆的人将围在门口的人群驱散,街道再次恢复正常的秩序,门口也终于能够正常进出,不少等不及的患者急匆匆地冲进医馆。

  姜林却并不着急,只是示意大家各自先去忙自己的事,这里就交给她来解决。

  她将装满新鲜药草的背篓交给药童拿进去进行加工处理,而后走到那孩子的面前,蹲下身子,出言示意她将手腕伸出来:“姐姐见你好像生病了,把手腕伸过来,让姐姐看看你可以吗?”

  那孩子虽然看起来幼稚懵懂,但好像听懂了姜林的话,十分乖巧地将两只手腕都伸到她的面前。

  姜林对她安抚似地笑笑,轻柔地把上她的脉搏。

  似乎是为了确认她的诊断,或是为了保险起见,姜林将她的两只手腕都把过一番,但是面上并未显露出任何特别的情绪。

  那个孩子神色好奇地盯着姜林左右查看,片晌才问道:“姐姐,我生了什么病?”

  姜林温和一笑:“是小病,姐姐给你开一些药,喝了就好了。”

  说着将她引入内堂,亲自配了些对症的药,交给后堂的药童去熬制。

  陆秋白跟着她们走进医馆,趁着姜林去抓药的空档,柔声询问那孩子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歪着脑袋,半晌后才摇摇头,不知是没听懂还是不知道的意思。

  陆秋白又继续问道:“你家住哪里?”

  那孩子还是摇头,低着头玩起自己的手指,数息之后才接道:“没有家。”

  陆秋白将她掉在眼睛上的头发别到耳后,继续问道:“那方才那个婶子是你的亲生母亲吗?”

  小孩歪着头,睁着一双眼睛看着她,似乎不明白她这句话的意思。

  这时姜林配好药走回来,陆秋白没有再继续追问。

  “你在问她些什么?”姜林随口道。

  陆秋白站起身,也摇摇头:“没什么。”

  那孩子眼睛在两人之间打转,仿佛是明白谁对她更有善意,溜下凳子就抓住姜林的衣角,躲到她的身后去。

  陆秋白将小孩的反应尽收眼底,抬头看着姜林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道:“我们谈谈?”

  姜林也正有话要和她说,二人走到后堂没什么人的角落,浓郁的药香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带着令人心安的味道。

  陆秋白率先汇报了自己这边的进展:“三日后李阁老会代我去姜家说媒。”

  姜林点点头表示知道:“我已经和我娘亲打好招呼,到时候应该也不会有所为难。”

  简短地交换过信息之后,二人之间再次静默无言。

  陆秋白眼睛好像不知道该看哪里,好半天才问道:“那个孩子你打算如何安置?”

  姜林看了看远处低着头看脚的孩子,只道:“她这个病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根治的,唯有细心调理,一年之后或许会有转机。”

  陆秋白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可是且不论白日里那个人是不是她的生身母亲,但就目前来看,她们的情况或许支撑不起这样的损耗。”

  姜林垂下眼眸:“你说得没错。”

  陆秋白看向她的脸庞:“那你是打算将她留下吗?”

  姜林不置可否:“左右不过让后厨多添一双碗筷,我这医馆还养得起。”

  陆秋白笑了:“这只是多添一双碗筷的事情吗?”

  姜林偏过头,不再回她。

  陆秋白看向堂中几个忙碌的药童,其中正有那个前日里她来找姜林时碰到的那个小女孩,她们大都身量未足,一副稚子模样,但做起事来干脆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她们都是你这些年来陆陆续续收养的孩子吗?”

  姜林没料到她会这么问,含糊道:“不全是。”

  “不全是?”

  姜林解释道:“她们之中有的是我曾经接手过的产妇生下后被家人舍弃的,有的被裹在襁褓中被放在医馆门口,有的是我游历时遇到的乞儿,有的是自己跑来医馆,说要干活养活自己的,所以我说,不全是。”

  陆秋白一时惊讶得不知该说什么好,但转念一想,这个解释又似乎早在她的意料之中。

  “可是天下穷苦之人如此多,难道你能一一救治收留吗?”

  姜林这时格外地平静:“我遇到一个,便能救一个是一个。”

  陆秋白还想再说什么,姜林却将话题转到她的身上:“难道你不是这样吗?如果你不曾怀有这份悲悯之心,当年为何要救顺娘?”

  旧日的瘀伤被猝不及防揭起,陆秋白陡然呼吸一滞。

  转而有些哀伤道:“不,我不曾救下她,是你救了她。”

  姜林忽然无情道:“当年如果不是你调转马头,一定要去那里看看,我是不会特意过去的。”

  陆秋白一下不明白了:“你刚刚还说,只要你遇到,能救一个是一个。”

  姜林并不否认:“没错,但那仅限于需要医术救治的情况,譬如今日,她就在我的医馆门口,恰好病重难愈,恰好唯有我可以救她。”

  “你刚刚不也说,天下穷苦困顿之人如此多,难道我要一一拯救吗?我是人,不是神。”

  作者有话要说:

  先码这么多吧(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