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 因着陆秋成课业太紧,两人没有回乡祭奠。

  只是花银子在城郊的白云寺给家中长辈竖了几块功德碑,对着石碑烧了香。

  五月端午之后就是春试, 大晋的学子们两年才能参加一次。

  寒窗苦读多年, 为的就是这一刻,陆秋成每日念书念的晕头转向,连吃饭的时候都卷不离手。

  要说春试之所以叫做春试, 乃是因为考试的时间在每年春天四月初。

  但大晋每年四月初都阴雨连绵,气候也寒冷潮湿。因着天气的缘故, 每次春试都有考生们在考场上病倒。

  前朝皇帝体恤考生, 就将考试时间移到了端午节后入夏的时候, 并博得了考生们的夸赞。

  因此后面这春试的时间就固定到了初夏, 但名字却没变,仍叫春试。

  林晓寒怕陆秋成熬坏了眼睛, 在家里做了许多琉璃灯, 晚上点上, 房中灯火通明,看起书来不费眼睛。

  不过科考的时候, 一连三日都要住在考场, 到时候条件艰苦, 多有不便, 许多东西还要提前准备起来才是。

  林晓寒把庄子的事情交给唐适打理,又派了陆瑶去协助他。让小周氏把家里管着, 自己则专心给陆秋成准备考试用品。

  林晓寒的哥哥也是考过的, 虽然没有得到功名, 但科考的过场原身记忆里也有一些。除此以外,麓山书院外面的店铺已经开始兜售起了进考场需要的物品。

  这些店铺常年做这些书生们的生意, 最是知道考场中需要什么。

  林晓寒亲自去打听了一通,将各种物品撵着最好最贵的全买了下来。还有一些被褥吃食之类的,是店铺里不出售的,就由他自己准备。

  考试的时间很快就到了,端午的时候,麓山书院到是提前三天放了假,给考生们准备进考场的时间。

  陆秋成的东西林晓寒早就收拾好了,他此刻闲在家里。林晓寒就把需要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给他看。

  “这是笔墨砚台,一样多备了些,万一遇到意外,还可以拿出替换。考场的稿纸有统一发的,我就没有准备。每年春试都有夹带舞弊的,尽量不要用外面的纸,免得又生出事端。”

  “这边是被褥和厚些的衣物。现在虽说已是初夏,但夜里降温,还是冷的,带些铺盖的也好应对。”

  “现在天气热了,吃得那些谨慎一些,还是不要带些熟食。我就给你准备了一些干粮、袜底酥、干果之类经放的点心。你辛苦几日,出来以后我们吃炙羊肉庆祝!”

  林晓寒在一旁仔仔细细的讲着,陆秋成听到这里就笑着点点头道:“我一个庄户家出身的,哪有这么讲究?之前考秀才的时候,我就带了几个馒头,吃到最后馒头没了,饿了半天肚子。这次辛苦你了,物什备的真齐!瞧着是什么也不会缺了!”

  “加油啊!”林晓寒对着陆秋成眨眨眼:“你苦熬了几个月,日日读书,快要赶上庙里的和尚了。一次考成得了,我可不想再陪着你过一次守寡的日子!”

  陆秋成这些时日一心念书,连同林晓寒云雨的时间都没有,早就憋得慌了。猛地听林晓寒说得这般大胆、面上顿时胀的通红。支支吾吾的道:“我有信心,此次必定能中。等回来……等回来我再伺候你!”

  “谁伺候谁啊?”林晓寒闻言笑弯了眼睛,把其他准备的东西收进了书篓里。

  此时气氛极好,但毕竟不是分心的时候。因此他也压下心绪,好让陆秋成把精力再集中到考试之中。

  考试当天,陆秋成不到寅时便起了床。林晓寒难得也起了个早床,两人吃了一顿热的之后,带上准备好的书篓就一起坐车去了考场。

  林晓寒平日里疲懒,不到日上三竿是不起床的,但今日是陆秋成重要的日子,自己这个做夫郎的,还在家呼呼大睡也不好,于是便陪着他一起来了,也好在考场外帮他打打气。

  府城的考场就在知府衙门旁一处空旷的园子之中。此时早早便有官兵把守,将门口的长街封了路,只允许考生出入。

  门口的路上已经聚了不少人在排队,各家马车停靠在一旁。

  陆家的马车也找了个地方停下,陆秋成从车上下来,背上书篓。林晓寒也跟了下来,给他整理了下衣装,又嘱咐道:“身体第一,晚上记得加衣服,可别在考场上病了。”

  “好!”陆秋成点点头,有些不舍的握住林晓寒的手。

  林晓寒今日起的太早,一脸困倦之色,瞧着有些疲惫。

  但一想到对方是为了自己才早起,陆秋成就觉得他这模样可爱的紧。若不是街上的人多,恨不能当街亲他一口。

  此时远处有麓山书院的同窗看到了陆秋成,便开口叫他名字。

  还调侃他道:“陆兄!早就听说你是个痴情种子,怎得都要进考场了,还舍不得与自家夫郎分别?”

  陆秋成见不好再磨蹭,就只得与林晓寒分别,拿了书院提前发的信函去门口排队。

  站在队伍里时,他回头看见林晓寒还站在原处,便摆摆手让他快些回去,林晓寒这才上车离开。

  李枫此时也到了,他远远目送着林晓寒上车走远了,才跑到陆秋成的身后说道:“陆夫郎今日亲自相送,我看到他后竟心神不宁,满脑子都是《藏龙寻仙》里的段落了。”

  陆秋成瞥他一眼,有些无奈的说道:“早说了考前就不要再看话本子,你却偏要看,如今果然被分了心。到时候若是没有考好,可别怪到晓寒头上。”

  “我自是不敢怪罪细雨斜风先生的!”李枫连忙说道。

  不过他到底是有些郁闷,《藏龙寻仙》的剧情如此精彩,整个书院的书生大多偷偷在追。

  陆秋成每日就在林晓寒枕边,竟然能忍着一点不看,天天背些四书五经!

  若是换成自己,怕是要日日催着把后面的剧情都看完。

  两人排了一会儿队后,便被放进了园中。

  园子门口还有许多官兵,按顺序登记考生姓名,搜查是否夹带,再让他们抽签进入考场。

  快要轮到陆秋成他们的时候,前面几个考生的地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几个官兵上前一把将那考生架住,便听那考生惊道:“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大人明鉴!这小抄真不是我的啊!”

  那几个官兵哪里听他多说,扒下他的衣物,又发现了几处夹带,便捂了嘴巴将人拖了下去。

  那考生已经有三十出头,是地方县城里上来科考的秀才,已经考了好多次,却仍没有中过。

  陆秋成见那官兵将几个卷的极细的布条递给从京中来的考官,考官打开,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只有针尖大小。

  那考官把没收之物放在桌上,接着便一脸肃然的对着之后的考生们说道:“大晋朝律,科考中有夹带作弊者,打三十大板,终身剥夺考试资格,褫夺之前的功名!”

  众考生们闻言一个哆嗦,心中顿时紧张起来。更有神色鬼祟者,当场就被抓了出来,果然又搜查出其他夹带。

  这一番动静之后,方才还交头接耳排着队的考生们已是鸦雀无声。

  那考官这才又重新回到位置,让剩下的考生们一个个上来登记检查,官兵们搜查物品时也更加细致了,连亵衣、鞋底也没有放过。

  好在陆秋成前面几个人都是麓山书院的同窗,倒是没有再出夹带之事。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有些刻了字的文具和用品也被没收了。

  到了陆秋成的时候,他东西虽多,但都是林晓寒精挑细选过的,全部翻过一遍后,竟找不出一处不当。

  那考官看在眼中,点点头,让他抽了个签便放进去了。

  陆秋成拿着一个丙字十五号房的牌子,被一个官兵带到考试的地方。

  才发现这丙字号房正好在考场的东侧,是个风口。

  白天倒还凉快,就是需要用镇纸压着试卷。但到了夜里,怕是烛火都容易被吹灭。就考场来说,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好地方。

  他旁边也有两个早到的考生,正唉声叹气的坐在里面,显然是因为抽到了不太好的房间,心态已经坏了。

  不过这抽签一事,看的是一个运道。陆秋成倒是十分淡定,觉得既已抽中了这号码,多想些其他的也无用。

  他将书篓放下打开,先拿出备好的雄黄艾草等防蚊虫的药包,将它们在考场的空间里撒了一圈。

  又拿了一条抹布,将考试用的桌子板凳都擦拭了一遍。整理干净以后,才将带来的被褥铺在了板凳上面。

  接着陆秋成又拿出一卷白色门帘,在墙上钉了两个钉子后挂上,将门洞挡住。

  这门帘也是林晓寒特地为他定制的,是纯白的粗布制成,很有些份量,风是吹不动的。

  当时林晓寒说带着这个晚上防风用,陆秋成还觉得过于夸张,如今看来,应当是很能派上用场。

  陆秋成又收拾了一下,把文具在桌上放好后。便将门帘打开卷好,等待着考官过来发放考卷。

  大约到了卯时三刻,所有考生都已经全部到位。

  便有一个陆秋成没有见过的考官带着两个官兵来发放考卷,他便是丙字区的考官了。

  大晋朝的科考已十分完善了。三日考试类目繁多,全面考察考生们的水平。

  第一日是最基础的明法、明算和明字。

  明法是考察考生们对大晋律法的掌握情况,会从各项法典之中出十道法条,让考生默写。

  全对则为甲等、对八条则为乙等,低于八条者便算作不过了。

  这一项考得还是考生们平日里记背的基本功。大多数考生都早已将法条背的滚瓜烂熟,没什么难度。

  而明算则要难些,因前朝曾经废过,后面才重新纳入考核之中。专业教授者也少,考生们多不重视,算数都不怎么好。

  因此考试时出十题,答对六题者便算作乙等通过,答对八题者则算作甲等。

  除了最后两题,其他考题都十分基础,大多数考生都还是能通过考核的。

  明字考校的是四书五经里的书本内容,就更加简单了。

  考生们寒窗苦读读的就是这些,只需根据考题默写下此段落上下内容便可,基本属于送分的。

  但明字这门考试很注重考生的字迹,字迹不洁、涂涂画画者会扣除等地。

  这就是考校的考生们的基本功,毕竟字迹这种东西,靠的都是平日里的苦练,临时抱佛脚也是抱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