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穿成男二后被女主掰弯了(GL)>第161章 番外4婚礼

  连衣醒来时, 外面天色将暗,天边云彩被烧的绮丽,无端让人心情松快起来。

  疲累地睡着前, 是舒清晚搂着她哄睡, 为她擦掉眼尾的湿润, 还替她们两人掖了被子,现在醒来却不见舒清晚的踪影。

  不过她身上的里衣已经换了干净的, 新的衣服也整整齐齐地放在一旁,显然舒清晚没离开太久。

  连衣穿戴整齐出来,站在门口对着夕阳,轻松地伸了个懒腰, 目光所及之处却没有看到舒清晚的身影。

  她叫了两声“晚晚”, 没得到回应, 便出了西厢房寻找, 结果绕了一圈,前院和客厅都没人, 又往偏的地方找,终于在厨房里找到书蜓和张嬷嬷。

  张嬷嬷听到脚步声回头,脸上堆起慈爱的笑:“小姐起来啦, 可是饿了吗?”

  连衣还没回答, 张嬷嬷又自顾自地说:“灶上有热着的燕窝粥,老奴给您端来吧。”

  想到两个小时前被张嬷嬷撞到的那一幕,连衣有点羞臊的无措:“好, 谢谢嬷嬷, 晚晚呢, 她怎么......怎么不在?”

  书蜓为张嬷嬷掀开锅盖,回道:“主子同左首领出门了, 说是可能晚点才会回来。”

  “主子出门前交代了,说您中午吃的不多,让奴婢给您炖上燕窝粥,等您醒来了吃,这会已经好了,正温着呢。”

  连衣看着她们两人一人端着粥一人掀着锅盖,她一时也不知道要继续说什么,好半天才憋了个“哦”字。

  张嬷嬷的双手在身上的围裙上擦了擦,端起托盘:“那老奴帮您端到前厅去,您到那里吃可好?”

  不知是不是舒清晚又跟张嬷嬷说了什么,连衣觉得张嬷嬷同她说话比以前更是和蔼亲和,好似把她当个瓷娃娃,生怕说话重点她会碎了似的。

  “不用不用。”连衣拘谨地赶忙摆手,“外面也没人,我要不在这里跟你们一起吧,你就给我拿个凳子,我就坐这里吃,还可以跟你们说说话。”

  张嬷嬷微急道:“这怎么行,这里又脏又乱的。”

  连衣瞧见旁边有个小凳子,就一屁股坐了下去:“没事没事,就这里就可以了,真的。”

  张嬷嬷见拗不过,便让书蜓搬来干净的凳子和小桌子,自己又认真地擦了一遍才让连衣坐下。

  张嬷嬷端了燕窝粥后,又给连衣加了两勺蜂蜜:“我家小姐说,您爱吃甜,让老奴给您放两勺蜂蜜。”

  “两勺够吗?”

  连衣搅了搅,尝了一口,竟觉得味道刚刚好。

  想到舒清晚竟然能把她的口味捏的这么精准,连衣心里又甜又羞:“不用不用,这样可以了,味道刚好的。”

  张嬷嬷拿着蜂蜜罐子,笑地欣慰又慈爱:“阮小姐真真是住在我们小姐心里,老奴前头说,阮小姐既是喜甜,那就多加一勺也无妨。”

  “小姐却说,两勺刚好,多了您会觉得腻,便不爱吃了,没想到竟说的准了。”

  被张嬷嬷当面这么说,连衣羞的脸上都扑起了热意,她连忙埋头吃粥,强行解释:“我们就是......一起吃饭久了,就熟悉了。”

  张嬷嬷知道连衣脸皮薄,没敢再往下说:“是是是,就是一起久了,就熟悉了。”

  张嬷嬷这话怎么说的跟她回答的不一样,她明明说的是“一起吃饭久了”,不是“一起久了”啊。

  连衣脸上更烫了,却不敢解释,她怕越解释越乱,反倒变成欲盖弥彰,纠结一会,决定转移话题:“嬷嬷,咱们家里,除了我们今天来的三个,还有你们以外,可还有别人?”

  她可不想下次跟舒清晚腻腻歪歪的时候,又跑出个人来吓她一跳。

  张嬷嬷摘着豆角:“没啦,就我们几个。”

  “我家小姐说,怕外人在您会觉得不自在,所以到现在也没买下人,说是以后若人手不够,再考虑添加。”

  张嬷嬷真是三句不离她和舒清晚。

  连衣轻咳一下缓解臊意:“那你们是什么时候来的,怎么刚巧在这里?”

  张嬷嬷慈祥道:“我们也是前几日来的,不是刚巧,是小姐通知我们来这里的,之前我们在彩云镇那边的宅子里,后来不知怎的,小姐又让我们来这里了。”

  书蜓也笑着跟着插话:“我们原本以为主子是叫我们来这里整理院子的,谁知来的时候,里里外外已经收拾整齐了,想来主子是怕我们收拾的慢,小姐来时住不上。”

  张嬷嬷不知道舒清晚为什么叫她们来这里,连衣却是知道的。

  因为来这里是她的临时起意。

  原本她们是要先往彩云镇那边去,但后来她在路上听人说这里有一处风景不错,她就拉着舒清晚临时改道过来了。

  那时舒清晚一句拒绝的话都没说,没想到为了配合她,又让人来收拾这里的宅院。

  还为了让她自在些,没买新的下人,私底下又把张嬷嬷她们从那处宅院叫到这里来陪她。

  现在想来,舒清晚问她这里怎么样的时候,她若回答的是这里不好,不在这里待,舒清晚估计又会让张嬷嬷她们跑另外一处宅院,只为选一个她喜欢的地方。

  若那地方舒清晚没买房子,算来只要她说喜欢,不日那地方的一处房契就能爬进舒清晚的匣子。

  舒清晚怎么会对她如此的好,甚至只为迁顾她的一点小情绪,就私底下做了那么多。

  而她却只来了个人,真的是只来了个人,却什么都没为舒清晚做。

  连衣默默吃完了燕窝粥,端着碗走到张嬷嬷面前:“嬷嬷,我也该做点让晚晚开心的事情了,你能帮我吗?”

  *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点缀着夜色,暖化了路上行人的心。

  舒清晚戴着帷帽,和蒙面首领从远处而来,靠近后一拉缰绳,将马停在了宅院门口。

  她透过帷帽看到外面一片红澄澄的光,以为自己看错,撩起帷帽一看,那光确实是从她家宅院的门口而来。

  她翻身下了马,将手中的缰绳递给同样发懵的蒙面首领,然后脱了帷帽,抬头去看那下午还是挂着简单照明灯笼,现在却变成大红喜庆灯笼的地方。

  舒清晚看了一会,没明白地上前去敲门,没敲两下,那门就被人从里面打开。

  来开门的是书蜓,书蜓已换了一身粉色的衣服,腰间绑着一条大红色喜带,满面喜色,瞧见她发愣地站着,欢喜地福身道:“恭喜主子,奴婢给您道喜了。”

  舒清晚更懵了:“恭喜什么?”

  书蜓没正面回答:“您进来就知道了,张嬷嬷等着您呢。”

  舒清晚愣愣地抬脚往里走,进了院子,目光渐渐就被满院的奇异风景吸引。

  她的目光所及之处全是张灯结彩,喜庆程度比过年有过之而无不及,整个院子被烘托地喜乐非凡,她隐约似乎还瞧见那墙面上贴着大红色的什么字体。

  但她还未靠近细瞧,就被张嬷嬷截住,然后被拽往东厢房。

  这会她终于知道书蜓恭喜她什么,因为张嬷嬷刚拉她到东厢房外面,她就看见东厢房的门窗上全部贴有大红色的“囍”字。

  进了房间,张嬷嬷更是迫不及待地让她脱衣服,然后给她穿上了新郎应穿的大红色喜服。

  她心中隐隐也生出了些激动,但却不敢相信,可她开口询问张嬷嬷,张嬷嬷却不愿回答,只催促她动作快点,莫错过吉时。

  又说她心里的疑惑皆可留着,回房后去问连衣。

  在张嬷嬷的帮助下,舒清晚从里到外的衣物全都换上了大红色的,梳头发时,张嬷嬷问舒清晚想梳女式发髻还是男士妆发。

  舒清晚犹豫过后,还是选择了男士妆发。

  虽说她十分希望自己能以女子的装扮迎娶连衣,但她也知道在世俗的目光里,只有男子才有资格迎娶女子,她心里也怕连衣看到她的女子装扮后心生别扭,从而破坏了今日这难得的好心情。

  男子的妆发远比女子的简单,张嬷嬷的巧手不过翻覆几下,舒清晚的头发就束的整整齐齐。

  舒清晚到前厅的时候,前厅里只有蒙面首领一人站着,他此时也在腰间绑上大红喜带,显然已经知道这府里今晚要发生的喜事。

  他瞧见舒清晚被张嬷嬷带出来,脸露喜色地拱手一礼:“恭喜主子,得偿所愿。”

  真切感受到这是她和连衣缔结一生的婚礼,舒清晚反而有些拘谨起来,她红了耳尖,抿唇应了一声“感谢”。

  她的心跳随着张嬷嬷点起的炮竹,略略快了些,在另一侧的廊下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后,愈加热烈起来。

  舒清晚数着心跳等了一会,才见书蜓扶着一个穿着新娘大红色喜服,头上盖着红盖头的人走近。

  那人身段婀娜,体态端庄,纤腰被绑成盈盈一握,步伐轻缓而来,手里甚至还拿着一个大红色苹果,那模样与平时活泼的连衣大相径庭。

  若不是舒清晚出于这二十几年来对张嬷嬷的信任,她简直都要怀疑那盖头下的人,早已被偷龙转凤。

  但那新娘走近后,舒清晚便知道那人就是连衣,因为连衣很快就亲自证实了那盖头下的人就是她自己。

  连衣款步姗姗地跨进前厅时,虽然有书蜓提醒前面有门槛,但连衣还是被绊了一下,踉跄了下差点摔倒,手里的苹果一下摔出了好远。

  “哎呀,我的苹果!”连衣惊叫了声,下意识就要挣脱书蜓的手,掀开盖头去捡苹果。

  还好书蜓眼疾手快,马上拉住了快要失态的连衣,按住连衣的手:“小姐,现在盖头还不能掀,盖头要等主子为您掀才可以。”

  连衣扭头看向书蜓的方向,忍住掀盖头的冲动,有些焦急:“那我的苹果怎么办?”

  “张嬷嬷说了,那个苹果不能离开我的手的。”

  书蜓正想让连衣站着,她自己去捡,就见舒清晚已经捡起那个象征着吉祥平安的苹果,向连衣走来,柔声道:“连儿,苹果我已经捡到了,别急。”

  她说着在连衣面前站定,然后拉过连衣的手,将苹果端端正正地再摆在连衣的手心里。

  连衣听到舒清晚的声音,欣喜道:“晚晚,你这么快就出来啦,我还以为......”

  她话说到一半,突然就戛然而止:“不对不对!晚晚你快回去!你快站过去!张嬷嬷说了,没进洞房掀盖头之前,两个新人是不能见面也不能说话的,这样不吉利,你不要跟我说话!”

  舒清晚有些忍俊不禁,轻笑着宠溺道:“好。”

  连衣急了:“哎呀,你还说!”

  “你别跟我说话了,接下来都不要跟我说话,听到没有!”

  舒清晚听话地没再出声,顺从地回到原来站着的位置,目光温柔地看着连衣。

  连衣则拉了拉自己的衣服,又调了调盖头,最后抱好苹果站好姿势,同书蜓道:“那我们继续了哈。”

  书蜓也被连衣认真的模样逗笑,应道:“好的小姐。”

  书蜓话音落罢,连衣就端庄地迈起小碎步,与刚才判若两人,但没走几步就打回原形,因为她迈的步子太小,又要保持身子不动,不小心崴了下脚。

  还好书蜓及时拉住了她,又帮她保持了下身形。

  书蜓大概看不下去了,劝道:“我的小姐,您就走大步点吧,就按照您平时走路的样子就行。”

  “那怎么行!”连衣抓了抓裙子,又站好姿势,“张嬷嬷说了,这样走的慢点,才会好看,以后的日子才会长长久久。”

  “端庄你懂不懂!我现在是待嫁的大家闺秀,要端庄!”

  书蜓笑着安慰道:“好,您是大家闺秀,您最是端庄啦,那我们走吧,姑爷该等急了。”

  舒清晚被书蜓这句“姑爷”羞了耳畔,但她没有掩饰,还是坚定地望向连衣,耐心地等着连衣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她这边走来,将她们未来的每一天都踩的踏踏实实。

  两人终于对着外面站定,书蜓拿来大红喜绸,让舒清晚和连衣两人各牵一端。

  随着新的鞭炮声响起,书蜓喊出“吉时已到”,她们便听着“一拜天地”四个字,不约而同地朝着外面开阔的天空,虔诚地弯腰鞠躬,拜下她们真正结为夫妻的第一拜。

  两人拜完,书蜓扶着连衣转身朝里,原本想喊出第二拜,但舒清晚看着那空落落只放着一捧拂烟城故土的椅子,突然制止了书蜓。

  舒清晚看向她旁边一直欣慰地看着她们的张嬷嬷道:“嬷嬷,您坐椅子上吧。”

  “母亲不在了以后,一直都是您在照顾我,对我来说,您就是我最亲的人,理应受我一拜。”

  那椅子上放的一捧故土,是她们从拂烟城城区离开的那一日,连衣在城区外的路边上,用手亲自捧进袋子里的沙土。

  连衣说,她们不知道还有没有回来的一日,若是将来去了很远的地方,身边带着点故土,要是思乡,也有点东西能聊以慰藉。

  舒清晚觉得连衣说的有理,便也同意连衣扫上一小袋的沙土带着。

  下午张嬷嬷和连衣准备拜堂的东西,连衣就说要张嬷嬷坐在高堂之位,但张嬷嬷硬是不肯,连衣思来想去,就想起她带出来的一捧故土。

  故土便是家乡,此时刚好能代替父母,受她和舒清晚一拜。

  如此那捧沙土就成了高堂,被端正摆在唯一一张椅子上。

  下午的张嬷嬷不肯坐这把高堂的椅子,现在又怎么会肯,慌忙拒绝:“这万万使不得!使不得啊小姐,老奴是奴婢之身,怎能受您和阮小姐一拜?”

  “你们都是贵家的小姐,是万万的人上之人,阮小姐更是阮家的掌上嫡女,阮家的少东家,怎能拜老奴这样一个肮脏卑贱之人。”

  连衣听到张嬷嬷这样自贬身价,心里也不是滋味:“谁说你是肮脏卑贱之人,谁敢这么说,我和晚晚第一个不饶他。”

  “在我心里,张嬷嬷你不比任何人低贱,晚晚说你受的起,你就受得起。”

  张嬷嬷还要拒绝,被舒清晚拉着硬按在了椅子上,她还想站起,看到舒清晚真诚的眼神,最后还是妥协,拘谨地抱着那一捧的沙土坐下了。

  书蜓看到张嬷嬷坐下,心里也十分触动,她笑着喊出了第二声:“二拜高堂!”

  连衣和舒清晚顺着“高堂”两个字的余音,端正地弯腰鞠躬,朝着从小抚养舒清晚的张嬷嬷,以及她们两人的故土,送上见证彼此缔结的一拜。

  张嬷嬷欣慰地看着两人整齐的动作,眼眶禁不住泛了红,蓄出了感动的泪。

  她抬起衣袖擦了擦眼睛,笑着伸手去扶两个新人:“好好好,起来吧起来吧,往后你们呀要恩恩爱爱,相互扶持,一辈子和和美美的。”

  连衣依着张嬷嬷虚扶的手臂抬起身来,听到张嬷嬷的话,也心头酸软,眼眶微湿。

  她终于还是嫁给了舒清晚,秉承着自己的心,抛开世俗与羁绊,和这个爱她敬她的舒清晚纠缠一辈子。

  从此以后,她的生命便揉碎了和舒清晚参合在一起,心里眼里是她,清晨暮色是她,四季冷暖时回首,依旧还是她。

  书蜓喊下最后一句“夫妻对拜”时,舒清晚迟于连衣拜下。

  她看着连衣站好姿势,手上牵着仿佛连在她心上的那一端喜绸,踩着“对拜”两个字,毫不犹豫地低头弯腰,她的心里就蓦地一阵暖热。

  她终于娶到了阮连衣。

  她卑微地捏着心底那丝隐秘的欲望,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走到连衣的身边,终于用思念与渴慕将连衣缠绕包裹,永远地占为己有。

  这个人终于从此以后都是她的了。

  她再也不用只遥遥相望而不敢靠近,靠近时又怕只是一场梦,睁眼就会化为乌有。

  这段两人互牵的喜绸仿佛能让她永远和连衣连在一起,只要她抓着这一端,就再也不怕找不到她的连衣。

  从此以后她要和连衣缠绕在一起,永远长在一起,看着她笑,看着她自由地翱翔和欢喜,岁岁年年,暮暮又朝朝。

  “礼成!”书蜓喊下落章的一句,从此将她们定义为彼此的另一半。

  最后书蜓又道:“送入洞房!”

  礼节完毕,拜完三拜的两人被其他三人簇拥着往西厢房而去。

  进了西厢房舒清晚才看到,那房间里除了红色,已经几乎没有其他颜色的东西。

  几乎所有能换上红色的东西都换了红色,能照上红色绸布的地方也都盖好,下午她刚刚和连衣共赴云雨的床铺,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也都变成红通通一片。

  看着这张床铺,舒清晚只要想到连衣会躺在这片红色之间,眼尾湿红,脖颈仰成一个好看的弧度,她的心就涨的满满当当,悸动难忍。

  但她掩饰地很好,并未流露地太过明显,张嬷嬷很快引着她和连衣坐到床铺上,完成最后一道礼仪。

  书蜓端来一个铺着红布的银盘子,拿起红丝缠着的剪刀道:“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

  “有请两位新人剪下一缕头发,缔结连理。”

  书蜓念完内容,就掀开盖头一角,然后取下一缕连衣的头发,剪后放在银盘子上。

  张嬷嬷也松了舒清晚一点头发,然后拿过剪刀剪下,也放到银盘子上。

  随后书蜓将两缕头发拿起,相互绾结缠绕起来,最后放进一个红色的小香囊里,结好袋口,放在两人的枕头底下。

  放完后,书蜓欣喜地福身一礼:“恭喜小姐,恭喜姑爷。”

  张嬷嬷也跟着福身施礼:“恭喜小姐,恭喜夫人。”

  蒙面首领自然没有落下,他也拱手一拜:“恭喜主子,恭喜夫人。”

  舒清晚被这三人“恭喜”地脸上扑起了热意,还好房间整个都是红色的,又有喜烛印着,倒也看不出来什么。

  她假装镇定道:“多谢各位。”

  蒙面首领笑道:“主子今日不喝两杯吗?毕竟是大喜的日子。”

  瞧着之前参加过的婚礼,新郎似乎都是在外面陪着宾客饮酒,舒清晚也就应了声“嗯”,然后同连衣道:“连儿,我出去喝两杯酒,很快就来。”

  见前头那三人已经出了厢房,舒清晚伸手抬起连衣的脸颊,隔着红盖头吻了连衣的嘴唇,微红耳尖:“娘子,我很快回来。”

  连衣的脸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吻以及“娘子”两个字熏热了起来,但秉着张嬷嬷说的“掀盖头之前不能说话”的原则,只羞涩地偏了下脑袋,没有回答舒清晚。

  舒清晚被连衣羞涩的小动作撩拨了心尖,再次隔着盖头吻了下连衣的额头:“那我走了,等我。”

  连衣脸上更烫了,羞臊地点了点头,听着舒清晚离开的脚步声,继续端庄地坐在床上。

  --------------------

  作者有话要说:

  注: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来自南北朝诗人庾信,名为-题结线袋子诗。最后一句,原文为:千年长命花。

  感谢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