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浮生寻物坊【完结】>第37章 失画(5)

  交画之日,莫千禾先去了莫瑛房中看了她的三幅画。原本他还没什么信心,但是看完后他知道,这五千两十拿九稳。

  莫瑛精进的画艺大出他意料之外,三幅美人图,第一幅亭中抚琴,画中薛书懿端坐在琴架前,双手抚过琴弦,神情怡然自得。莫瑛用了大量的色彩和繁复的笔墨描摹薛书懿,细致到头发丝、衣袖口的花纹等细节也极为逼真,仿佛真人近在咫尺,在告诉你她此刻抚琴的心情很是愉悦。

  等笔墨落到她周身的景物时,她又转用近实远虚的笔法简单勾勒。但细看之下,又并非仅仅是几笔带过,池中冒头的红鲤鱼,亭檐上栖息的双金雀都为亭中琴声吸引而来。

  莫千禾画画讲究人景和谐,莫瑛的这幅乍一看,弹琴的薛书懿比之周遭景致似乎有些抢眼,但多看几眼,莫千禾的目光已无法从画中之人身上移开,而且看久了,似乎真有琴音缭绕耳边之感。

  第二幅阁中赏月,莫千禾画的是一轮银盘,莫瑛画的却是一轮将满未满之月,薛书懿着一身素衣溶于淡淡银辉中,清丽出尘,画中的她仿佛下凡的仙子,正思念着广寒宫。

  莫瑛说:“常言道月满则亏,长乐未央。”

  这幅画的画风与第一幅截然不同,莫千禾还没来得及看第三幅画,薛家下人就来了。

  众人各自将画交给薛家下人,管家对他们说:“这些银两是各位画师这几日的辛苦费,请收下。你们可以先回去,等老爷选出最好的三幅画,三天后,银两会送到各位府上。”

  薛家这样做给众人留足了体面,三天后没有收到银两的人自然知道怎么回事。

  莫千禾接过银袋子,比上次的定金还多,心情大好,“阿瑛,我们可以换个地方住,那个地方又小又乱。”

  “爹,你做主就好……”莫瑛靠着薛家门口的石狮子打着哈欠,“我只想找个地方再睡上十几个时辰,薛家真是不道义,这么早赶人离开。”

  “这几天你是不是都没怎么睡?昨晚还回来那么晚。”

  “嗯,赶着最后一天画完,这几天我就睡了四五个时辰,实在太困了,啊……”莫瑛忍不住又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宋圭上前说:“你们想找房子吗?我认识一个靠谱的牙人正好要放租,不如介绍给你们。”

  莫千禾说:“那可太好了,多谢宋公子。”

  “大家认识这么久,莫兄,你叫我宋圭就行。”

  “好,那就我不与你客气了,如果你现在有空,不如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行,没问题。”

  莫瑛说:“爹,我好困呐,我先回去了。”

  宋圭看她离去,笑着对莫千禾说:“莫小公子真是不拘小节,真性情。”

  “小孩子什么也不懂,你不要见笑。”

  莫瑛一头倒在床上,闭上眼就睡了两天一夜。再睁眼时,已经是第二日傍晚,外头的夕阳斜斜照进逼仄昏暗的屋子。

  莫千禾在外敲门:“阿瑛,你醒了吗?”

  “醒了,爹,你等会儿,我马上出来。”莫瑛简单梳洗一番后,打开门。

  莫千禾端来饭菜,招呼她:“吃饭了,你睡了整整两天,饿坏了吧,快坐下吃点。”

  桌上摆满了红烧鹅、狮子头、叫化鸡等大菜,闻着香味莫瑛的肚子开始“咕咕”叫,“爹,这些……都是你做的?不可能吧。”

  “当然不是,你爹我的厨艺你还不清楚?这些都是我从最大的那间酒楼买回来的,快趁热吃。”

  莫瑛已经动筷,急急扒了一口饭,她真是饿坏了,扯了一根大鸡腿就塞进嘴里,吃得满嘴都是油。

  “你慢点吃,注意下吃相。”莫千禾提醒她,作为一个姑娘,她的吃相实在不敢恭维。

  “爹,你也吃。昨天看好房子了吗?我们什么时候搬?”

  “多亏宋圭介绍,遇到城西一间正在放租的房子,三间房还有个小院子,环境不错,还很安静,价格也算公道。”

  “那就好,等薛家五千两银子送过来我们就搬。”

  “你这么有信心,那五千两一定是我们得?”

  “当然。”感觉肚子里实实在在装了不少菜,莫瑛拿过帕子胡乱擦了嘴巴和双手,舀了碗汤尝了口:“爹,这汤好鲜,你也尝尝。”

  想起莫瑛的画,看着她没有一点女儿家该有的斯文,莫千禾叹道:“阿瑛,你要是个男孩该多好。”

  “什么?”莫瑛喝汤的声音有些大,没听清他说什么。

  “没什么,你快吃吧。”

  第三天,薛家下人送来一张银票,莫千禾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确认那是一张五千两的银票。

  莫瑛高兴地跳起来,“爹,五千两,真的是五千两,太好了!果然薛家看中的三幅画都是我们的。”

  莫千禾也很激动,小心翼翼收起银票,生怕弄坏,“你对外千万不能说我们得了五千两,要是有人问起,就说我们只得了五百两。”

  “这是为什么?”莫瑛不理解。

  “树大招风,我们来这里不久,人生地不熟,少招惹些是非,不然以后只怕在笾洲过不了什么安稳日子。”

  “知道了。”莫瑛不以为意。

  莫千禾父女俩的身外之物不多,除了几身衣服和一些画画常用之物,再无其他,因此搬到新家非常简单。

  到新家第二天,宋圭就带着他夫人和孩子上门道贺。

  “真是不好意思,家里还没收拾好,你们随意坐,”莫千禾搬了几把椅子,又让莫瑛煮了壶茶招呼。

  宋圭的儿子刚满两岁,满院子乱跑,宋夫人追在他后面喊:“小心,慢点。”

  宋圭今日也不是只为了来给莫千禾贺乔迁之喜,聊了没几句,他就问:“莫兄,你别怪我多嘴,我想问下薛家的人去找过你吗?”

  “啊……找过,我画艺不精,薛家只看中了一幅。”

  “莫兄你太谦虚了,看中一幅已经胜过我很多,今后我还要多向莫兄请教请教。”

  “不敢不敢,大家切磋切磋。”

  送走宋圭一家后,莫千禾把莫瑛叫到身边坐下,“阿瑛,过来陪爹坐坐。”

  莫瑛拿了条毯子盖在他身上说:“爹,晚上风凉,当心着凉。”

  “阿瑛,爹对不起你。”

  莫瑛不明白,“爹,怎么突然这么说?”

  “这些年爹带着你到处跑,吃了不少苦,还让你一直扮成男子,不能像普通姑娘家那样擦胭脂水粉,穿好看衣裳,委屈你了。”

  “爹,我从来不觉得跟着你吃苦,扮成男子很好啊,我不觉得是委屈。”

  “明天开始,你就恢复女儿身吧。”

  莫瑛立刻拒绝:“我不要。”

  “为什么?”

  “爹,你别管了,我现在不能做回女儿家。而且你绝对不能告诉任何人我是女儿家,听到没?”莫瑛一直很有主见,有时面对老爹的不听话偶尔也会语气强硬。

  “但你总要嫁人,不能一直像个男孩一样。”

  “爹,嫁人还早着,你就别操心了。”

  “你都十六了,嫁人是早晚的事,你老跟着我到处跑也不行。我觉得笾洲不错,不如我们就留下吧。”

  “老爹,你要喜欢这里,我们留下来当然没问题。但你要是考虑我嫁人而留下来,那真没必要。”

  “但是……”

  “好了好了,不要说了,很晚了,你看星星都出来了,早点睡吧。”莫瑛指着天上的繁星说道,“我也先睡了。”临走前又郑重嘱咐莫千禾一句:“千万不能说。”

  有了这五千两,莫千禾父女两的生活暂时宽松了许多,不用每天出去卖画。天气好的时候,莫瑛就在天井练习画画,天气不好,她就撑把伞出门,在街上溜达。

  有一日,濛濛春雨中,莫瑛撑了把伞出现在浮生寻物坊外,我招呼她:“进来看看吗?”

  她爽朗答道:“好啊,”随后将油纸伞收起,竖在角落。

  “随便看看,”我泡了壶茶给她,“喝点热茶暖一暖。”

  她接过茶扫了眼店内,说:“你这店名挺有意思的,寻物坊……是帮人找东西吗?”

  “是的,不管你丢了什么我都能帮你找到,你有什么想找的吗?”

  她摇摇头:“没有,”她指着店里货架上摆放的物品,问:“这些是什么?”

  “这些都是我找回来后,主人又不要的。”

  “你摆在这里是打算卖出去?别人的心头好会有人买吗?”

  “很少,但偶尔也会有那么一两个合眼缘的。”

  莫瑛拿起一支笔打量,“这支笔……”

  “这是很久以前一位画师留在这里,这笔有点特别,可以用来画山画水,画房屋,但不能画人,画动物,画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为什么?”

  “你买回去试下便知。”

  她有些犹疑。

  “你试完如果不想要可以随时还给我。”

  “好,那我便试试,多少钱?”

  “不用,送你。这笔是别人的心头好,但对我来说不值什么钱,不如送给有缘人。”

  “那就谢谢了,对了,我叫莫瑛,不知如何称呼姐姐?”

  “大家都叫我秦婆婆。”

  “秦婆婆?”

  “嗯。”

  莫瑛把笔横在眼前,笔杆看不出是什么所制,有些微的不平整,通体墨黑中带了一点点红,笔头尖齐,滑软。她拿着笔蘸了些墨,随意在纸上画了两笔,没什么特别。

  不能画有生命的东西……

  画了会怎么样呢?

  “阿瑛,我回来了,”莫千禾从外面买菜回来,他手里提着一条活鱼。

  莫瑛放下笔,接过他手里的活鱼放进桶里,又从天井里打了些水倒进去,那条鱼碰到水立马张着腮一呼一吸,在桶里摆了摆尾,活蹦乱跳起来。

  自打决定在笾洲安稳过日子后,莫千禾就开始学习下厨做饭,总不能天天去酒楼里吃。他本想让莫瑛也学着点,但她笨手笨脚,等她学会,父女俩只怕要饿死了。

  莫瑛对着桶里的鱼发了会呆,好似想到了什么,她立刻拿出纸,用新买的笔蘸了些墨,在宣纸上寥寥几笔将木桶里的鱼勾画出来,栩栩如生。

  画完之后她等了会,画没事,鱼也没什么事。

  她暗暗嘀咕:“秦婆婆莫不是骗我的吧,”可是仔细想想又不对,“骗我什么呢?这支笔我又没给她钱。”

  莫千禾见她蹲在木桶边,对着一条鱼嘀嘀咕咕,就喊她:“阿瑛,你对着那条鱼干嘛呢?那条鱼是咱们的晚饭。”

  “没什么,”莫瑛随手将那幅画放回屋子,“爹,我想出去继续卖画。”

  “好啊,这阵子咱们也歇够了,总不能指望这银子养我们父女俩一辈子。我想过了,不如我们开间画铺如何?”

  “听爹的。”

  晚上,莫千禾杀了鱼,做了红烧鱼头叫莫瑛出来吃饭,叫半天她也没答应,他过去屋子一看,她正拿着一张宣纸发愣。

  那宣纸上只有一个木桶,木桶里水波荡漾,就和此刻天井旁的木桶一样,水里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