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PICU-第二季【完结番外】>第52章 老朋友

  周末过后,六附院内部流传了一条虚实难辨的传闻,说是儿科近来可能会有巨大变动。

  这个消息从心内科传出,有人见到周六上午,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梁一成和穆之南、杨朔以及程春和一家一起喝早茶。拐弯抹角传到最后,就是穆之南和杨朔想要跳槽去儿童医院,把程春和也一并带走。

  没过多久,穆之南收到齐院长发来的一条喝茶邀请,叹了口气。

  刚进门,还没等院长开口,他便先说:“老师,传闻不靠谱,没有的事儿。”

  齐院长神经外科出身,虽然不是他的导师,本科阶段的基础课也是教过他的,穆之南先喊老师,把距离拉近了一截:“梁一成确实约我们喝茶,主要是请杨朔过去会诊,我只是作陪,程春和那天带着老婆孩子去吃午饭,真的是碰巧遇到,才坐在了一张桌子上,之后杨朔还带他儿子出去玩攀岩,除了开头那个会诊,一直没聊过公事。”

  齐院长笑着拍他的肩膀:“我喊你来不是兴师问罪的,至于那些闲话我也不信。白礼郃过来之后,我一直没机会和你坐下来好好谈谈,其实从刘肃做儿外科主任那会儿,我就想跟你聊一聊,想知道你的想法。”

  “老师,科主任不是我追求的,说实话,我现在考虑的,是要不要继续做医生。”

  院长的内心显然因这句话震动了,倒茶的手轻轻一抖,穆之南双手接过,又补了一句:“不过还在犹豫。”

  “因为什么?有具体原因吗?”

  “没出什么事,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身心都疲倦得要命。”

  “唉。”齐院长叹了口气,“我倒希望你说一个客观问题,这样我们解决了就好了。”

  这天下午,杨朔从儿童医院回来,已到了临近下班的时候,他也没上楼,直接去了值班室,没想到穆之南已经换好了衣服在等他。

  “哟,今儿这么早?”

  “嗯,第一次等着打卡。”

  “院长找你说什么了?”

  “我跟他说了我想走的事,他没同意也没不同意,只说给我时间考虑,如果请假也会批。”

  “院长也知道硬留是留不住你的吧。”

  “他对我已经很客气了。你呢,你那边怎样?”

  “会诊倒没什么,但我在门诊遇到一个老熟人,你猜是谁?”

  “这哪儿能猜出来。”

  “娄可。”

  “啊?又去看病了?这次是真的假的?”

  “不是身体不好,是挂了学习障碍门诊,排队的时候遇到我,还跟他爸爸聊了几句。”

  “他为什么要去看这个?”

  “今年刚上小学,他爸爸说孩子没办法适应,上课坐不住,老师反映他就像听不明白指令一样。在家也是,思维涣散,搞不清他是不是听得懂,也没有要完成作业的意识,家里几个大人都很头疼,才去看那个门诊。你都不知道那号是要抢的,几分钟就没了。”

  “娄可以前经常住院,请假看病又休息的,实际上都没怎么好好上过幼儿园。”

  “说起幼儿园,你说咱们给长期住院的小朋友准备一个单独的小空间,作为他们的幼儿园怎么样?”杨朔问。

  穆之南睁大了眼:“会不会太过理想化?”

  “哎你也太保守了,老齐都比你看得开。”

  这个建议,杨朔在上周跟齐院长提过一嘴,原本以为和几年前的临终关怀病房一样,院长又会说他天马行空不切实际,没想到他居然说可以考虑,医院正在筹划一个儿童保健中心,设计了一个单独的活动区域,可以用来做幼儿园。

  穆之南说:“我还是觉得有点悬,幼儿园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不知道值不值得。”

  “不做就永远都不知道值不值得,就像浅山一样。”

  杨朔这句话说得决然,有一股强韧的劲儿,是了,这就是他爱的人。穆之南点头,说下班了,回家吧。

  傍晚,整个城市都归心似箭,临近整点,连电台主播的声音和语速都透着一股“要下班了赶紧把这段口播糊弄过去”的意味。

  杨朔关了声音,在车流中挤进一条相对不那么堵的道,问:“难得下班早,出去吃点好吃的吧,想吃川菜么?有一家每天都排队的一直没机会尝尝。”

  穆之南摇头:“口味太重了,有点油腻。”

  “日本菜?”

  “不想吃生的。”

  “那上次你说好吃的那家海鲜馆子?”

  “吃海鲜太麻烦,我手都抬不起来了不想剥壳。”

  “那简单吃点儿,买点菜回家做?”

  “你有一次,做过一种蒸饺,里面有豆腐的,做起来麻烦么?”

  “嗐!想吃那个早说啊,很简单,楼下超市买块豆腐就能做。”

  “那要不要顺路买点饺子皮?”

  “哪能买饺子皮,蒸饺要用烫面。唉你不懂,别管了交给我。”

  杨朔在厨房铺开一个流水线式的作业台,他动作很快,看得出是长时间一个人在国外生活锻炼出来的。烧水、和面、调馅,等馅准备完,面也醒好了,直接开始包。包饺子的间隙,他回头看了一眼,恰好客厅沙发上的穆之南也在看他,却是一副眼神怔怔,表情怅惘的样子,看得让人心里一紧。

  他手上加快了速度,等蒸锅的水开,饺子上锅,再蒸好装盘端出厨房,距离他们进家门,还没到一小时。

  “这么快?”

  “是啊,厉害吧。”杨朔见他拿起筷子就要吃,忙说,“小心烫。”

  “嗯,是有点。”穆之南吃了一口,“有虾?”

  “对啊,刚才买菜的时候买了点活的,你不是都看见了?”

  “哦,是么。没在意,很好吃。”

  他低头继续吃饭,丝毫没察觉到杨朔看他的眼神越来越心疼。

  “穆之南,别犹豫了,尽快跟院长提吧,别管我以后要在哪,你先把离职申请提交了好么?”

  “为什么?”

  “你这些天不上班的时候都恍恍惚惚的,刚才看我的眼神只剩下迷茫,都没有爱意了。”

  “我没有——”

  “听我说,早点提,别想太多,你心理压力太大了。”

  “我可能,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其实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对吧?”他苦笑。

  “不,你在小儿外科很重要,但重要不过你内心的安宁和平静。”杨朔凑过去挨着他,眼睛几乎贴在他脸上,打趣道,“你知道么,我爱人以前任何时候都从容自若,现在他看起来好压抑啊,他两条眉毛以前舒展着可漂亮了,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拧着,弯弯曲曲的,像两条虫,不好看了都。”

  穆之南低头说“好”,再抬起头的时候,脸上果然有了些笑意:“我以为你不想让我走。”

  “我只是想赖着你一起上下班而已,开一台车比较环保。”

  “那给你买一辆纯电的……”

  “车不重要,是不是和你一起上下班也不重要。”杨朔握住他的手,轻轻揉搓他的食指,手指侧面的小凹陷,是他做过无数台手术留下的痕迹,似乎盛着这些年他付出的心力,“你快不快乐比较重要,你和我,我们的人生更加重要。”

  封存一些热爱和珍视的东西,当下的不舍只是一瞬,重压之后突然的轻松感很让人畅快。穆之南这两天心情不错,一起在办公室吃午饭也不沉默了。

  他问杨朔:“所以这家医院以后真的要有一个小小的幼儿园了?”

  “对啊,顺利得过分,感觉老齐突然就open-minded了。”

  白礼郃笑道:“还是跟不上院长的思维模式吧,保健中心是婴幼儿体检的,明白了吗?还不懂?唉,这么说吧,一个人,从是个受精卵开始,妈妈就到咱们妇科了,12周转到产科,出生之后自然就会在这里进行每月或者每半年一次的体检,查出异常情况就送来儿科,这就是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这是要把小朋友锁定在咱们医院的意思啊,啧啧啧老齐这商业素养,可以啊!”

  穆之南撞了一下杨朔:“别瞎说。”

  “所以小杨主任,你这个建议是锦上添花的,院长当然答应得很爽快。”白礼郃说。

  杨亚桐也参与进来:“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长时间住院的小朋友很孤独的,给他们一个交朋友和自由活动的场所,对病情会有不少好处。”

  “对!这就是我的初衷,我希望这是个分享美好的地方,至少咱们不是冷冰冰地给人治好病就算了,小朋友要是能有机会在这里学会表达爱感受爱传播爱,那就更好了。”

  “哎,小杨这个调调就特别像美国长大的。”

  穆之南说:“白主任,美国也是有些可取之处的,别歧视人家。”

  杨朔朝他一扬眉毛:“当然了,你们知道么,在人类各个文化和时代倡导的道德和品格中,humanity和justice是很重要的两条,仁慈和公正是在个人和群体间的互动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儿童期更加重要。小朋友们和友伴之间的相处,对他们的性格养成有相互促进的正面影响。”

  穆之南想了想:“照你这么说,我觉得儿童心理门诊也有必要。”

  白礼郃说:“会有,已经在和心理科沟通了。”

  心理学这个话题打开了杨亚桐的学术开关。

  “我那天翻到了几篇文章,其中一个说的是童年期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纵向发展关系,说友谊质量的积极效应在于它所提供的情感安全、亲密和陪伴等因素能够促进个体的情感发展,具体表现在儿童孤独感的减轻,就是小杨主任说的,和友伴相处的重要性。还有一篇是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就像咱们住院患儿的家长,没有哪个大人是轻松的,无助和焦虑的情绪对亲子互动会产生消极影响,因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人体内重要的稳定和应激调节系统,与压力情境下的应激反应密切相关,过大的压力会导致HPA轴的功能失调,带来一系列身心……”

  杨亚桐还没说完,看着周围投来的异样眼光,声音渐渐弱了下来:“呃……就是,反正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挺……重要来着。”

  “杨同学,”穆之南说,“你表达意见就表达意见,居然还能把文献背出来?”

  “我……记得。”

  杨朔笑道:“老实交代你是不是个AI。”

  “小杨主任,过目不忘可能就是说我的,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完就记得了,而且会一直记得,你现在把我内外妇儿所有教科书都烧了,我都还记得。”

  白礼郃笑笑:“了不起!但这种话以后不要说了,尤其是不要在实习生面前,会有人嫉妒你的。”

  杨亚桐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脸上浮现出一抹苦笑:“呵,没人会嫉妒我,这并不是好事,什么都忘不掉,是一种诅咒。”

  保健中心组建的过程中,有一天,人事科的邮箱里收到一封求职信。来自一个住院很久之后去世患儿的妈妈:

  “有很长时间,我没办法看到有关六附院的消息,因为两年前的冬天最冷的时候,我的女儿离开了我。她在7年的生命中,只度过了健康快乐的两年半,之后频繁出入医院,由于免疫力低下,她没办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也没办法去上幼儿园,小儿内科的医生护士们都对我们很好,但我们的努力还是没能留住她。

  在她长时间住院的时候,除了担心她的病情,我也会想很多,想她没上过幼儿园,以后上小学能不能顺利融入集体,想她因为眼睛不好没看过动画片,会不会和同学们聊不到一起去,想我们只顾得上给她治病,忽略了她的启蒙教育,会不会成绩很差……而这些,在那年冬天就突然全都不用再担忧了。

  我甚至有时候会在匆忙赶路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什么,停下脚步,就站在路边看天、看树、看河流、看行人,因为再也不用急着去医院了。

  经历过人世间最痛的悲伤,我想,此生再也不会开心起来了,但那天,我随手点开公众号,发现了这个招聘信息,突然心里涌上了一层微光,有个小小的声音,叫了一声妈妈。

  写了好多无关的话,对不起。

  附上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我很希望能参与幼儿园的工作,我对照顾小朋友以及照顾病人都很有经验,最关键的是,我想要尽力帮助像我女儿一样长期住院的小朋友,以及他们的家长。这条路很艰难,人总是需要在即将倒下的时候有人搀扶一把的,即使只是一张薄毯,也能在寒冬里增加一些温暖。”